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一切佛心印
【佛學大辭典】
(印相)一切遍智印之異名。
天臺傳佛心印記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元虎溪沙門懷則述。說深明性具之圓宗,直指人心。使見性成佛者。注二卷,明傳燈注。
四種佛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法性身,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變化身四佛之心也。
佛心
【佛學大辭典】
(術語)如來之心也,覺悟之心也。觀無量壽經曰:「佛心者大慈悲是。」【又】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無住心者是佛心?!?/div>
佛心宗
【佛學大辭典】
(流派)禪宗之別名。以覺悟佛心為禪之體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發(fā)見佛性謂之成佛。宗鏡錄三曰:「達磨大師云:明佛心宗了無差誤,名之曰祖?!怪蟹邃浳逑略唬骸付U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禪之體也。(中略)惟禪與心異名同體?!?/div>
佛心印
【佛學大辭典】
(術語)眾生本具之一心,大覺之妙體也,是云佛心。此心決定不改,故云印。猶如世間之印契,以此心印為禪之體而窮明之,為達磨之禪宗,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也。故有佛心宗之名。六祖壇經曰:「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于佛經?!贡處r初則曰:「志公曰: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又】元天臺沙門懷則云:三諦圓具之一心,是佛心印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在此。
佛心印記
【佛學大辭典】
(書名)天臺所傳佛心印記之略名。
佛心天子
【佛學大辭典】
(人名)梁武帝之德號也。碧巖第一則評唱曰:「武帝嘗披袈裟,自講放光般若,(中略)人謂之佛心天子?!?/div>
諸佛心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諸佛心陀羅尼經之略名。
諸佛心印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諸佛心印陀羅尼經之略名。又諸佛心陀羅尼經之異名。
諸佛心陀羅尼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與諸佛心印陀羅尼經同。
諸佛心印陀羅尼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宋法天譯。佛在兜率天說二咒,聞者不生魔界,速證菩提。
愿作佛心
【佛學大辭典】
(術語)愿作佛之心也。往生論注下曰:「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yōu)劣,莫不皆發(fā)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案菩提心為上求下化之心。愿作佛心是上求菩提之心,度眾生心是下化眾生之心。
顯必圓通成佛心要
【佛學大辭典】
(書名)二卷。宋北遼五臺山金河寺沙門道集。本是一卷,后人分之。宣政殿學士陳覺序之云:文成一卷,理盡萬途,會四教總歸于圓宗,收五密咸入于獨部。蓋此書于顯教闡揚賢首宗四法界之理,于密教則獨明持準提神咒之種種行法,而廣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