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1,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猶之
駙馬
異聞
辭氣
同科
辟地
蕩舟
坦蕩
耳順
專對
浸潤
狂狷
堅白
夭夭
韞櫝
《漢語大詞典》:猶之(猶之)
(1).猶言均之、等之。論語·堯曰:“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謂財物俱當與人?!?br />(2).仍舊。管子·形勢解:“古者 武王 ,天之所助也,故雖地小而民少,猶之為天子也。 桀 紂 ,天之所違也,故雖地大民眾,猶之困辱而死亡也。”
(3).亦作“ 猶之乎 ”。如同。 清 戴名世 《〈方逸巢先生詩〉序》:“其所為跌宕淋漓、雄渾悲壯者,猶之先生之詩也?!?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華僑的組織不健全,當然不就是大多數(shù)華僑的不興,猶之乎 美國 勞工組織的官僚化,不就是大多數(shù) 美國 工人的不興,這是要分別清楚的?!?/div>
《國語辭典》:駙馬(駙馬)  拼音:fù mǎ
職官名。掌管帝王隨從車輛馬匹。漢朝有「駙馬都尉」,而皇帝的女婿,常做這個官。以后遂專稱公主的丈夫為「駙馬」?!稘h書。卷五四。蘇建傳》:「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訟,推墮駙馬河中溺死。」《西游記》第三○回:「三駙馬特來見駕,乞為轉奏轉奏?!?/div>
《國語辭典》:異聞(異聞)  拼音:yì wén
1.別有所聞?!墩撜Z。季氏》:「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雖淵流遂往,詳略異聞。」
2.新知或奇聞。唐。司馬貞 史記索隱序:「今止探求異聞,采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從來說的書不過談些風月,述些異聞,圖個好聽?!?/div>
《國語辭典》:辭氣(辭氣)  拼音:cí qì
言辭語氣?!墩撜Z。泰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埂度龂萘x》第五回:「眾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div>
《國語辭典》:同科  拼音:tóng kē
1.同一等級。《論語。八佾》:「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漢書。卷一○。成帝紀》:「先帝劭農(nóng),薄其租稅,寵其彊力,令與孝弟同科。」
2.科舉時代應試同時及第者?!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竿跣⒘鍖W識同科,周蒙師暮年登上第。」
3.同罪。南朝陳。徐陵〈與王僧辯書〉:「孤子三危是擯,四罪同科?!埂陡;萑珪?。卷一八。刑名部。盜賊下》:「今因其捕而敢于拒之,是無畏之心矣,雖欲不與強同科得乎?」
《國語辭典》:辟地  拼音:bì dì
1.離開政治混亂的國家?!墩撜Z。憲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br />2.開辟土地。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一。六國》:「至武靈王,竟胡服騎射,辟地千里?!?/div>
《國語辭典》:辟地(闢地)  拼音:pì dì
開墾荒地。明。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卷八。農(nóng)事。開墾上》:「此辟地生財之說,雖屢廑廟議,而未睹成績也?!?/div>
《國語辭典》:蕩舟(蕩舟)  拼音:dàng zhōu
劃船。如:「昨天我和同學在碧潭蕩舟,玩得很愉快?!挂沧鳌甘幹邸?。
《國語辭典》:蕩舟(盪舟)  拼音:dàng zhōu
1.劃船。如:「我們在湖上蕩舟,欣賞青山綠水,多愜意啊!」也作「蕩舟」。
2.用手移動船只,或陸地行舟?!墩撜Z。憲問》:「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
《國語辭典》:坦蕩(坦蕩)  拼音:tǎn dàng
1.坦直曠蕩。形容人胸襟光明坦直。南朝梁。沈約 懷舊詩。傷王諶:「長史體閒任,坦蕩無外求?!挂沧鳌柑故幨帯埂?br />2.坦率放蕩。形容人率性而為?!稌x書。卷四九。阮籍傳》:「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識其父兄,徑往哭之,盡哀而還。其外坦蕩而內淳至,皆此類也?!固?。李頎〈送陳章甫〉詩:「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
3.平坦寬闊。唐。高駢 過天威徑詩:「歸路崄巇今坦蕩,一條千里直如弦?!?/div>
《國語辭典》:耳順(耳順)  拼音:ěr shùn
1.語出《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购笠远槥榱畾q的代稱。南朝梁。王琰《冥祥記。陳秀遠》:「少信奉三寶,年過耳順?!?br />2.順耳,喜歡聽。如:「這戲詞我聽著還耳順?!?/div>
分類:六十何晏
《漢語大詞典》:專對(專對)
(1).謂任使節(jié)時獨自隨機應答。《論語·子路》:“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何晏 集解:“專,猶獨也?!?span id="xv7ah6i" class="book">《漢書·王吉傳》:“光祿勛 匡衡 亦舉 駿 有專對材?!?顏師古 注:“謂見問即對,無所疑也。”明史·劉定之傳:“今宜擇內藴忠悃,外工專對,若 陸賈 、 富弼 其人者,使備正介之選,庶不失辭辱國?!?br />(2).單獨應對。后漢書·馬援傳:“ 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歲,能應接諸公,專對賓客?!?唐 元稹 《翰林學士承旨記》:“大凡大誥令、大廢置,丞相之密畫,內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專對,他人無得而參?!?/div>
《國語辭典》:浸潤(浸潤)  拼音:jìn rùn
1.沾潤、滋潤。《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懷生之物,有不浸潤于澤者,賢君恥之?!?br />2.讒言。參見「浸潤之譖」條?!稘h書。卷七六。王尊傳》:「秦聽浸潤以誅良將,魏信讒言以逐賢守。」《三國演義》第一八回:「紹聽讒惑亂,公浸潤不行,此明勝也?!?br />3.逐漸親熱、討好?!端疂G傳》第三九回:「聞知這蔡九知府是當朝蔡太師兒子,每每來浸潤他,時常過江來謁訪知府?!埂毒劳ㄑ?。卷一九。崔衙內白鷂招妖》:「當時則是取笑,誰知浸潤之間,太真與祿山為亂?!?/div>
《國語辭典》:狂狷  拼音:kuáng juàn
過于激進與過于保守的人?!墩撜Z。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弧埂侗阕?。外篇。逸民》:「昔狂狷華士,義不事上,隱于海隅,而太公誅之。吾子沉遁,不亦危乎?」
《國語辭典》:堅白(堅白)  拼音:jiān bái
1.真正堅硬、潔白的東西,是無法磨損、染黑的。語本《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贡扔髦竟?jié)堅貞,卓立不移。《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邈等傳。評曰》:「王昶開濟識度,王基學行堅白?!?br />2.一種戰(zhàn)國時名家的辯論命題。參見「堅白石論」條。
《國語辭典》:夭夭  拼音:yāo yāo
1.少壯美盛的樣子?!对娊?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
2.顏色和悅的樣子?!墩撜Z。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國語辭典》:韞櫝(韞櫝)  拼音:yùn dú
韞,收藏。櫝,匣子。韞櫝比喻懷才不用。語出《論語。子罕》:「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