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1
【介紹】:
宋紹興馀姚人,字續(xù)古,號疏寮。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歷校書郎、會稽主簿、處州守。為官貪酷,諂事韓侂胄,為人所不齒。其讀書以奧僻為博,作文以怪澀為奇。有《疏寮小集》、《剡錄》、《史略》、《子略》、《騷略》、《緯略》、《蟹略》、《硯箋》、《唐樂曲譜》、《唐科名記》等。
全宋詩高似孫,字續(xù)古,號疏寮,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清康熙《鄞縣志》卷一○),一說馀姚(今屬浙江)人(清光緒《馀姚縣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士,調(diào)會稽縣主簿。寧宗慶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為著作佐郎。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處州。晚家于越,為嵊令史安之作《剡錄》。有《疏寮小集》、《剡錄》、《子略》、《蟹略》、《騷略》、《緯略》等。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史翼》卷二九?!「咚茖O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疏寮小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集),為第一卷。以輯自《四庫全書》本《蟹略》、《百川學?!繁尽厄}略》之詩,為第二卷?!?a target='_blank'>后村詩話》、《天臺續(xù)集別編》等書所錄之詩及斷句,編為第三卷。
全宋文·卷六六四七高似孫,字續(xù)古,號疏寮,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文虎子。少有俊聲,登淳熙十一年進士,為會稽縣主簿。歷官校書郎,著作佐郎,徽州通判,后為禮部侍郎、知處州,以中大夫提舉崇禧觀。卒贈通議大夫。似孫博雅好古,著有《剡錄》、《史略》、《子略》、《緯略》、《騷略》、《疏寮集》、《文苑英華纂要》等,今多存。見《宋史翼》卷二九,《南宋館閣錄》卷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
人物簡介
簡介紹定二年(1229)任桂陽軍知軍。嘉熙元年(1237)任徽州知州。嘉熙二年(1238)2月知江州。嘉熙二年(1238)任江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52
【介紹】:
宋果州南充人,字景仁,號克齋。游仲鴻子。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累官吏部尚書,入侍經(jīng)幄。曾推原唐太宗貞觀之治效,請理宗親儒從諫、敬畏檢身、節(jié)用致愛、選廉共理。淳祐五年,累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七年,特授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十一年,轉兩官致仕。卒謚清獻。
全宋詩游似,字景仁,南充(今四川南充東北)人。寧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進士。理宗紹定四年(一二三一)為夔路轉運判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端平三年(一二三六)以禮部郎官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同上書卷九)。嘉熙四年(一二四○)以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淳祐五年(一二四五)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十一年致仕?!?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七有傳。
全宋文·卷七六八五游似(?——一二五一),字景仁,號克齋,果州南充(今四川南充)人,仲鴻子。嘉定十四年進士,歷官大理司直,升大理寺丞,遷太常丞兼權兵部郎官。遷秘書丞兼權考功郎中、直秘閣、夔路轉運判官,移潼川提點刑獄兼提舉常平。遷軍器監(jiān)、宗正少卿兼權樞密都承旨。遷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兼修國史、實錄院修撰,權工部侍郎,充四川宣撫司參軍。遷吏部尚書,入侍經(jīng)幄。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封南充縣伯,拜參知政事,四年知樞密院事。淳祐四年,提舉萬壽觀兼侍讀。五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七年特授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進爵國公。十一年轉兩官致仕,卒,特贈少師?!?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13—1275
【介紹】:
宋臺州天臺人,字師憲,號秋壑。賈涉子。少時游博無行。以蔭補嘉興司倉。姊為理宗貴妃,遂詔赴廷對,擢太常丞、軍器監(jiān),益恃寵不檢。累遷京湖安撫制置大使,旋移鎮(zhèn)兩淮。理宗寶祐二年,加同知樞密院事。四年,拜參知政事。開慶初,元兵攻鄂州,領兵出援,私向元軍稱臣納幣,還,詐稱大捷。以右丞相入朝,由是權傾中外,排斥異己。行公田、推排諸法,民多破家。度宗立,以太師平章軍國事,更濫專朝政,窮侈極欲。咸淳十年,元兵破鄂,不得已出師,旋潰敗。被革職,貶徙婺州、循州,為監(jiān)送使臣鄭虎臣所殺。
全宋詩賈似道(一二一三~一二七五),字師憲,號秋壑,天臺(今屬浙江)人。涉子。以父蔭補嘉興司倉。姐為貴妃,獲寵理宗,遷知澧州。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改湖廣總領。五年,為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路安撫使。再遷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九年,為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十年,移鎮(zhèn)兩淮。寶祐二年(一二五四),加同知樞密院事。四年,加參知政事,五年,加知樞密院事,六年,改兩淮宣撫大使。開慶元年(一二五九),進右丞相。景定元年(一二六○)授少師、二年加太傅。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除太師。三年,授平章軍國重事,賜第葛嶺,三日一朝。恭帝德祐元年,元兵破鄂州,被迫出督師,潰于魯港,謫高州團練使循州安置,途中為鄭虎臣殺,年六十三。輯有《促織經(jīng)》二卷。《宋史》卷四七四有傳?!≠Z似道詩,以輯自《促織經(jīng)》者編為第一卷,輯自他書者編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八○六四賈似道(一二一三——一二七五),字師憲,號秋壑,又號半閒老人,臺州天臺(今浙江天臺)人。賈涉子。少喜游博,不事操行,以父蔭補倉官。會其姊入宮,有寵于理宗,擢太常丞、軍器監(jiān)。淳祐元年改湖廣總領,加戶部侍郎,為沿江制置副使、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十年,以端明殿學士鎮(zhèn)兩淮。寶祐二年加同知樞密院事,進參知政事。開慶初率兵援鄂州,即軍中拜右丞相。遣使入元軍割地納幣乞和,詭以鄂州圍解上表奏聞。尋入朝,遂專大政。度宗立,除太師、平章軍國重事。買公田,行推排法,逐朝臣之異己者,肆行威福。恭宗德祐元年,元兵破鄂州,似道開都督府于臨安,率軍入淮。兵潰,單舟奔揚州,罷政奉祠。責高州團練使,循州安置。至漳州,為監(jiān)官鄭虎臣拉殺,年六十三。編有《悅生隨鈔》?!?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七四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金似孫,字叔肖,號蘭庭,蘭溪(今屬浙江)人。之焱(淳祐七年進士)子。少工舉子業(yè),文科既廢,遂一意于詩。事見《吳禮部集》卷一六《金蘭庭詩后題》。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元人,字叔肖,號蘭庭。少雋敏強記,工舉子業(yè)。為詩清新警拔,有思致,善諷切人,又傲俗寡交。好使酒,多與人忤。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九八三黃叔度,字似道,建寧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端平二年登進士第,寶祐中知興化軍。見《八閩通志》卷九及所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紹興府新昌縣(今浙江紹興新昌)人。寶祐四年(1256年)特奏名進士。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沈玄,字以潛,一作似潛,以字行,明吳縣人。宣德初征為醫(yī)士,后擢御醫(yī)。工詩好琴。有《潛齋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山東鄆城人,字大器。成化二年進士。除御史,巡按浙江。還,掌諸道章奏?;鹿偻糁敝S鐘劾馬文升,鐘不肯,被誣受杖。后再起,擢大理寺丞,累官戶部尚書。在任屢上疏言事,然事關權臣奸幸者,終格而不行。尋乞歸。
維基鐘(1440年—1511年),字大器,號獨山,山東鄆城似樓村人,祖籍河南清豐,同進士出身。成化二年(1466年)登丙戌科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巡按兩淮鹽業(yè)。汪直指使其彈劾馬文升,似鐘不從,被罰廷杖。由都御史王越舉薦,升任大理寺丞,再升右少卿。以右副都御史巡視保定等府。召為刑部右侍郎,丁憂時以官船運母柩南還,被漕運總兵官王信奏上,被逮捕下吏部。恰逢當時尹旻被驅逐,似鐘與其為同鄉(xiāng),于是被貶為曲靖府知府,后改知徽州府,再入為大理寺左少卿。弘治三年(1490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蘇州、松江等地。召為戶部侍郎,總督倉場。不久,改吏部侍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右都御史,兩年后進戶部尚書。因東廠特務舉發(fā)其子似瑞受賄之事,辭職回鄉(xiāng)。正德年間,權閹劉瑾指摘其在部期間舊事,罰米三次。正德六年(1511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山東鄆城人,字獻之。似鐘子。弘治十一年舉人。任順天府通判,遷保定府同知。性狷介凝重。父卒,廬墓三年,以孝聞。
人物簡介
維基戴繼,字淑似,山東兗州府曹州曹縣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十二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七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汪似,字克有,江西廣信府貴溪縣人,軍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六十一名,二甲第七十八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99—1588
【介紹】:
明山東福山人,字君弼。嘉靖八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擢御史。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尋進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俺答數(shù)犯大同,雖殺傷相當,而總兵官戰(zhàn)死,致被彈劾,杖一百,戍陜西靖虜衛(wèi)。隆慶初起復任刑部右侍郎,遷兵部尚書,參贊機務。以年老致仕。謚康介。(⊙》
維基郭宗皋(1499年—1588年),字君弼,號似庵,江西吉安府萬安縣人,山東登州府福山縣(今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qū))軍籍,嘉靖己丑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二甲第二十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升監(jiān)察御史。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兵變,郭宗皋上諫言世宗“惇崇寬厚,察納忠言,勿專以嚴明為治”而招致世宗大怒,下詔獄,杖四十釋放。巡按蘇、松、順天等地。升山西雁門道兵備副使,轉陜西參政,遷大理寺少卿。嘉靖二十年,蒙古入侵萬全右衛(wèi),抵達廣昌。順天巡撫朱方下獄,朝廷舉薦郭宗皋為右僉都御史、擔任順天巡撫。因聽聞蒙古騎兵四十萬欲分道入,奏調(diào)京營、山東、河南兵為援。經(jīng)考察為虛報,因此奪俸一年。改任大同巡撫,與宣府巡撫李仁易鎮(zhèn)。升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俺答汗率領三萬騎兵進攻萬全左衛(wèi),總兵官陳鳳、副總兵林椿與其在鷂兒嶺大戰(zhàn),雙方殺傷相當,郭宗皋連坐奪俸。次年俺答汗再次進犯大同,總兵官張達及林椿皆戰(zhàn)死,郭宗皋與大同巡撫陳耀連坐奪俸。給事中唐禹追論死事狀,稱全軍陣亡,此為數(shù)十年沒有的戰(zhàn)敗之績。世宗大怒,逮捕郭宗皋、陳耀,各施杖一百,陳耀被杖死,郭宗皋戍陜西靖虜衛(wèi)。隆慶元年,郭宗皋獲得起用任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右侍郎,協(xié)理戎政。不久升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給事中莊國禎彈劾其年老平庸,郭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明穆宗下詔批準。萬歷年間,仍然每年給予廩隸。萬歷十六年去世。贈太子太保,謚康介。
人物簡介
維基文衡(1497年—?年),字公孺,號似山,四川省順慶府南充縣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二甲第八十名進士。觀大理寺政,升員外,云南僉事。
人物簡介
列朝詩集似杞,字楚材,鄱陽人。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楚材,鄱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