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章估
衡量;估價。 唐 顏師古 匡謬正俗卷七:“所云章估者,即商估也,謂度其貴賤,當其大小所堪爾?!?/div>
分類:衡量估價
《漢語大詞典》:估評(估評)
估價。 郭沫若 《整理國故的評價》:“它只是既成價值的估評,并不是新生價值的創(chuàng)造。”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jié):“縣官親到四鄉(xiāng)估評百姓家產?!?/div>
分類:估價
《國語辭典》:無貲(無貲)  拼音:wú zī
無量、無價。《北史。卷九○。藝術傳下。李脩傳》:「車馬金帛,酬賚無貲?!?/div>
《漢語大詞典》:物估
物價。 唐 韓愈 《曹成王碑》:“王始政於 溫 ,終政於 襄 ,恒平物估,賤歛貴出,民用有經?!币嘀笇ξ锲返墓纼r。 明 丘浚 大學衍義補·制國用·市糶之令:“京師和糶,多被抑配,或物估踰於價?!?/div>
《漢語大詞典》:占賣(占賣)
估價出售。《周禮·天官·大府》“幣餘之賦” 漢 鄭玄 注:“幣餘,占賣國之斥幣?!?span id="49uo9jd" class="book">《后漢書·桓帝紀》:“占賣關內侯、虎賁、羽林、緹騎營士、五大夫錢各有差?!?/div>
分類:估價出售
《漢語大詞典》:臺估(臺估)
抬高估價。 清 惲敬 《上陳笠帆按察書》:“請糴不足,繼之以臺估,臺估則米價之賤不至於上聞?!?/div>
《漢語大詞典》:抬估
抬高估價。舊唐書·憲宗紀上:“ 元和 五年都收賣鹽價錢六百九十八萬五千五百貫。校量未改法已前四倍擡估,虛錢一千七百四十六萬三千七百貫。”新五代史·周臣傳·王章:“百官俸廩,皆取供軍之餘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價,估定又增,謂之‘擡估’?!?/div>
《國語辭典》:火災保險(火災保險)  拼音:huǒ zāi bǎo xiǎn
房屋器具經估價后,常年向保險公司繳納保險費,遇有火災,由公司賠償損失。縮稱為「火險」。
《漢語大詞典》:駁估(駁估)
亦作“駮估”。 對估價持不同意見而互相辯駁。 清 林則徐 《請將煙犯財產充賞片》:“蓋州縣承領估變,例應會同委員勘造估冊,上下衙門,層層駮估,總須報部核定,方能作準?!?/div>
《漢語大詞典》:清產核資(清産核資)
“清理財產、核定資金”的省稱。對企業(yè)所有的全部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進行清點、整理和估價,并計算和核定其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