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會元(會元)  拼音:huì yuán
1.科舉時會試考取第一名的人。《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得唐寅甚喜,許以會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如今就把一個會元,撇在地下,我也無心去拾他了?!?br />2.總要、匯要。多用于書名。如《五燈會元》。
《國語辭典》:取解  拼音:qǔ jiě
唐宋科舉制度,選送士子應(yīng)試進士第,稱為「取解」?!端问?。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初,禮部貢舉,設(shè)進士、九經(jīng)、五經(jīng)、……明經(jīng)、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禮部,春考試?!顾?。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二:「歐陽文忠公年十七,隨州取解,以落官韻而不收?!?/div>
《漢語大詞典》:試墨(試墨)
(1).猶試筆。 宋 梅堯臣 《和劉原甫十二月十日試墨》:“因君試墨偶有激,勇辭壯筆揮長刀。” 元 張可久 《湘妃怨·樂閑》曲:“吹簫按舞月當軒,載酒尋花雪滿船,題詩試墨云生硯?!眳⒁姟?試筆 ”。
(2).檢驗?zāi)馁|(zhì)量。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墨譜:“《譜》中載 汪仲淹 《墨書》述 于魯 之言曰:‘試墨如試金,當略其色澤,求其神氣。其法用紫石研,注水涓滴同磨,多少同。磨之一縷如綫,而鑑其光:紫為上,黑光次之,青又次之,白為下,黯沕無光,或有云霞氣,又下之下也?!藬?shù)語可為相墨金針?!?br />(3). 宋 代以來,參加科舉考試中者的文章的匯編,稱之為試墨。參見“ 試墨帖 ”。
(4). 明 清 科舉試卷名目之一。鄉(xiāng)試、會試時,應(yīng)試者用墨筆書寫的試卷。亦借指八股文。 明 湯顯祖 《張元長〈噓云軒文字〉序》:“今之為士者,習為試墨之文,久之,無往而非墨也。”參見“ 墨卷 ”。
《漢語大詞典》:試筆(試筆)
(1).謂練習書法。 宋 歐陽修 《試筆》詩:“試筆消長日,躭書遣百憂?!?br />(2).指練習寫文章。《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十五六歲免不得教他試筆做文?!?冰心 《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我覺得反正大家都在試筆,我為什么不把我的試作,拿出去發(fā)表呢?”
(3).動筆;開始動筆。 唐 陸龜蒙 《村夜》詩:“開瓶浮螘緑,試筆秋毫勁?!?清 顧汧 《泥金手書五大部佛經(jīng)跋》之二:“右金書《華嚴經(jīng)》全部八十一卷,試筆於壬午閏六月三日,告成於癸未臘月二十四日,距一年半有奇?!?/div>
《漢語大詞典》:試墨帖(試墨帖)
匯集科舉考試中式者文章的帖子。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中:“ 建中靖國 初,起知 兗州 ,復職,知 潁昌 ,除龍圖待制,知 成德軍 ,卒 信州 ,有試墨帖,必其時也?!?/div>
《國語辭典》:墨卷  拼音:mò juàn
科舉時代鄉(xiāng)試、會試時,應(yīng)試者用墨筆書寫的試卷?!睹魇贰>砥摺?。選舉志二》:「考試者用墨,謂之墨卷。謄錄用朱,謂之朱卷?!埂度辶滞馐贰返诙鸹兀骸缸詮哪悄甑胶贾?,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書、行書、名家的稿子,還有四書講書、五經(jīng)講書、古文選本一家里有個帳,共是九十五本?!?/div>
《漢語大詞典》:貢書(貢書)
(1).貢士的名冊。 唐 陸龜蒙 《秋賦有期因寄襲美時將主試貢士》詩:“云似無心水似閒,忽思名在貢書間?!?br />(2).稱州府呈報給禮部的參加會試的舉人名冊。 宋 文同 《文安縣君劉氏墓志銘》:“故其子 天啟 ,嘗預(yù)郡府貢書,占在高等,天人教之也?!?br />(3).寫信給對方的敬稱。《藝風堂友朋書札·鄧嘉緝六》:“嗣復貢書,未荷賜答。”
《國語辭典》:本房  拼音:běn fáng
1.自己住宿的房間。《老殘游記》第五回:「走回店去就到本房坐了一刻,看了兩頁書?!?br />2.房,指僧、道等的宗支。本房指本支?!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隨出票喚『西山觀黃妙修的本房道眾來領(lǐng)尸棺!』」
《國語辭典》:登龍門(登龍門)  拼音:dēng lóng mén
龍門位于黃河上游,其流甚急。古代傳說鯉魚登此門即化為龍。典出《太平廣記。卷四六六。龍門》。后以登龍門比喻考試及第或由微賤變?yōu)轱@貴。《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是時朝庭日亂,綱紀頹陀,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也作「跳龍門」。
《漢語大詞典》:正科
(1). 明 清 科舉制,按常規(guī)每三年舉行一次的鄉(xiāng)試、會試。鄉(xiāng)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會試逢丑、未、辰、戌年為正科,區(qū)別于臨時特設(shè)的其它??坪图有械亩骺?。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上問戶部尚書 潘世恩 :‘今科會試有重赴瓊林宴者乎?’ 世恩 對:‘有壬申進士 翁方綱 ,壬申今無正科?!?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考試上》:“此於文武正科處特設(shè)??疲钥嘉鲗W。”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考試上》:“我朝有繙譯生員、舉人、進士、翰林異試異榜,與正科諸士同賜出身?!?br />(2). 清 代府醫(yī)學官名。 清 梁章鉅 稱謂錄·醫(yī)學官:“禮部則例,凡直省醫(yī)學官,府曰正科,州曰典科,縣曰訓科。”
《漢語大詞典》:廷策
謂會試中式者,天子親自策問于朝廷。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堅忍字:“辛丑歲將廷策多士?!?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二:“﹝ 史學優(yōu) ﹞年五十,擢南省魁,后中廷策?!?/div>
《漢語大詞典》:秋貢(秋貢)
(1).秋季進貢。 唐 皮日休 《惜義鳥》:“ 商 人每秋貢,所貴復如何?”
(2). 唐 宋 時州府向朝廷薦舉會試人員的選拔考試。因于秋季舉行,故稱。 唐 喻鳧 《送友人下第歸寧》詩:“旋應(yīng)赴秋貢,詎得久承歡?!?span id="atbsacq"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二》:“舊制,秋貢春試,皆置別頭場,以待舉人之避親者?!?/div>
《國語辭典》:總裁(總裁)  拼音:zǒng cái
1.匯總裁決?!段簳?。卷四八。列傳。高允》:「然浩綜務(wù)處多,總裁而已?!埂端问贰>矶?。列傳。呂蒙正》:「蒙正至洛,多引親舊歡宴,政尚寬靜,委任僚屬,事多總裁而已。」
2.職官名。元修宋、金、遼三史,以丞相脫脫為都總裁,馀人為總裁。后來官修篇幅較大的書,例以進呈領(lǐng)銜的大臣為總裁。又明世直省主考,清會試主司皆稱為「總裁」。
3.某些政黨首領(lǐng)的名稱。銀行、財團或公司等亦設(shè)總裁,以作為領(lǐng)導階層。
《漢語大詞典》:遺卷(遺卷)
(1).謂 明 清 鄉(xiāng)試、會試,房考官先閱卷,遺漏而未及時批薦給主考或總裁的試卷。 清 吳敏樹 《太常徐先生傳》:“今年 同治 庚午,先生 孫部郎 某,自 陜 以狀來,且傳 左公 之言曰:‘吾與 吳某 ,以遺卷獲收於先生。’”
(2).指未中式者馀留的試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昔有寒士下第者,焚其遺卷,牒訴於 文昌祠 。”
《漢語大詞典》:同考
指同考官。 明 清 鄉(xiāng)試、會試中協(xié)同主考、總裁閱卷的官員。因分房閱卷,故又稱房官。 清 制,鄉(xiāng)試自 乾隆 后從本省科甲出身的州縣官中選任,會試由各部選送科甲出身、資望素著者,由皇帝簡派, 乾 嘉 以后,例用翰林院編修、檢討及進士出身之實缺京曹官。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夢兆:“庚戌會試,公與 汪伯諧 學士為主考,余為同考?!?span id="ikcfsfx" class="book">《鏡花緣》第六三回:“過了幾日,禮部尚書 卞濱 、侍郎 孟謨 與同考各官 蔣進 等,把各卷等第俱已看定,選了放榜吉期。”參閱《清文獻通考·選舉一》。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會(鄉(xiāng)會)
(1).舊時在京同鄉(xiāng)官吏及文人的集會。 宋 趙昇 朝野類要·馀記:“諸處士、大夫同鄉(xiāng)曲并同路者,共在朝及在三學,相聚作會曰鄉(xiāng)會。若同榜及第聚會,則曰同年會?!?br />(2).鄉(xiāng)試與會試的并稱。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惡世俗所奉講章及鄉(xiāng)會闈墨,禁其徒不得寓目?!?胡樸安 《〈中國文學史〉序》:“纂‘六經(jīng)’,兼收諸儒之説;開四庫,網(wǎng)羅列代之書。又復設(shè)鄉(xiāng)會之科,創(chuàng)鴻詞之舉。”
《漢語大詞典》:試貢(試貢)
科舉時期州縣選送貢士進京參加會試。元史·選舉志一:“歲終試貢,員不必備,惟取實才?!?/div>
《漢語大詞典》:府解
唐 代府州貢舉士子會試于京師稱為府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爭解元:“ 高貞公 郢 就府解后,時試官別出題目曰《沙洲獨鳥 賦 》。 郢 援筆而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