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防不勝防(防不勝防)  拼音:fáng bù shēng fáng
難以防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七回:「這種小人,真是防不勝防?!?/div>
《漢語大詞典》:疾味
指可以致病的美食。比喻邪惡的品質和行為。國語·楚語下:“吾聞國家將敗,必用姦人,而嗜其疾味,其子之謂乎。” 韋昭 注:“嗜,貪也。疾味為己生疾害。喻好不善也?!?/div>
《漢語大詞典》:邯鄲匍匐(邯鄲匍匐)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 壽陵 餘子之學行於 邯鄲 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yè)?!焙笠蛞浴昂愘橘搿北扔髅つ啃Х乱灾率プ约涸瓉淼拈L處。 金 元好問 《劉君用可庵》詩之二:“著腳繩橋已足憂, 邯鄲 匍匐更堪羞?!眳⒁姟?邯鄲學步 ”。
《國語辭典》:邯鄲學步(邯鄲學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相傳戰(zhàn)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后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镀缏窡簟返谝弧鹨换兀骸负悓W步,失其故步?!挂沧鳌笇W步邯鄲」。
分類:模仿不成
《漢語大詞典》:唇焦口燥(脣焦口燥)
猶口干舌燥。形容費盡口舌。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脣焦口燥:口唇干燥。形容費盡口舌以致疲倦。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脣,一本作“ 唇 ”。參見“ 口燥唇乾 ”。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費盡口舌。漢。無名氏〈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挂沧鳌缚谇嘣铩?。
《國語辭典》:囚首垢面  拼音:qiú shǒu gòu miàn
頭發(fā)散亂,滿臉污垢,像囚犯一樣。形容儀容不整、骯臟的樣子。如:「遠遠來了個囚首垢面的老乞丐,行人見了紛紛走避?!挂沧鳌盖羰讍拭妗?。
《國語辭典》:囚首喪面(囚首喪面)  拼音:qiú shǒu sāng miàn
喪面,如居喪一樣不洗臉。囚首喪面形容人儀容不整、骯臟的樣子。宋。蘇洵 辨奸論:「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也作「囚首垢面」。
分類:囚犯居喪
《國語辭典》:十室九空  拼音:shí shì jiǔ kōng
十戶住家,有九家空無人居。形容大亂之后,人民窮困散亡的凄涼景象?!侗阕?。外篇。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固?。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殺傷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漢語大詞典》:緛戾
謂糾結絞纏以致縮短。《素問·五常政大論》:“其動緛戾拘緩,其發(fā)驚駭。” 王冰 注:“緛,縮短也;戾,了戾也。”
《漢語大詞典》:沙包肚
產婦產后進食太多,以致肚腹膨脝,永不消退,俗稱“沙包肚”。《西游記》第五三回:“ 行者 笑道:‘夯貨!少吃些!莫弄做個“沙包肚”,不像模樣。’”
《漢語大詞典》:覺臥(覺臥)
張目而睡。比喻雖處迷境,可以致悟。管子·宙合:“大揆度儀,若覺臥,若晦明……若 敖 之在 堯 也?!?尹知章 注:“言人君材質雖不慧,但大揆度儀法、有疑則問之賢。若覺而臥,若從晦而視明,可以成大也?!?/div>
分類:張目以致
《國語辭典》:滅門之禍(滅門之禍)  拼音:miè mén zhī huò
全家遭受株連以致毀滅的禍害。《周書。卷四○。列傳。王軌》:「皇太子,國之儲副,豈易攸言。事有蹉跌,便至滅門之禍。」《文明小史》第二六回:「你越讀書越?jīng)]出息,索性弄到滅門之禍了?!?/div>
《國語辭典》:魯魚亥豕(魯魚亥豕)  拼音:lǔ yú hài shǐ
魯魚,語本《抱樸子。內篇。遐覽》:「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亥豕,參見「亥豕」條。后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都t樓夢》第一二○回:「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樂得與二三同志,酒馀飯飽,雨夕燈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挂沧鳌负ヵ刽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