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橘千頭
 
橘里
 
千樹橘
 
橘州
  
木奴千樹
 
千木奴
 
江陵橘
  
江頭橘
   
橘為奴
 
奴橘
 
黃柑千樹
 
江橘千頭
 
江陵種橘
 
橘封千戶
 
橘黃千樹
 
橘樹當(dāng)家僮
 
木奴橘
 
千樹封侯
 
山中奴婢
 
仙童帶橘香
  
千橘江陵
  
千頭
 
栽黃橘
 
栽桔防貧
 
栽橘防貧
 
種橘圓林

相關(guān)人物
孫休
 
李衡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嗣主·孫休傳〉~56~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詔曰:「夫褒德賞功,古今通義。其以大將軍綝為丞相、荊州牧,增食五縣。武衛(wèi)將軍恩為御史大夫、衛(wèi)將軍、中軍督,封縣侯。威遠(yuǎn)將軍據(jù)為右將軍、縣侯。偏將軍干雜號(hào)將軍、亭侯。長水校尉張布輔導(dǎo)勤勞,以布為輔義將軍,封永康侯。董朝親迎,封為鄉(xiāng)侯?!褂衷t曰:「丹陽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鉤斬袪,在君為君,遣衡還郡,勿令自疑?!鼓铣?#183;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缓馔龊蠖湃?,兒以白母,母曰:『此當(dāng)是種甘橘也,汝家失十戶客來七八年,必汝父遣為宅。汝父恒稱太史公言:「江陵千樹橘,當(dāng)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無德義,不患不富,若貴而能貧,方好耳,用此何為!』吳末,衡甘橘成,歲得絹數(shù)千匹,家道殷足?!?/span>
《水經(jīng)注疏》卷三十七〈沅水〉~3090~
沅水又東歷龍陽縣之氾洲,洲長二十里,吳丹楊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臨死,敕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頭,不責(zé)衣食,歲絹千匹?!固饭唬骸附昵溟伲僧?dāng)封君。此之謂矣?!箙悄?,衡柑成,歲絹千匹。今洲上猶有陳根馀?,蓋其遺也。

簡釋

橘奴:代指橘,或喻微薄家產(chǎn)。唐杜甫《驅(qū)豎子摘蒼耳》:“加點(diǎn)瓜薤間,依稀橘奴跡?!?/p>


例句

木奴花映桐廬縣,青雀舟隨白露濤。 嚴(yán)維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戶

青辭木奴橘,紫見地仙芝。 李商隱 陸發(fā)荊南始至商洛

唯須千樹橘,暫救李衡貧。 李端 送友人宰湘陰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 李賀 感諷五首

采芝先避貴,栽橘早防貧。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zèng)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加點(diǎn)瓜薤間,依稀橘奴跡。 杜甫 驅(qū)豎子摘蒼耳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楊衡 送王秀才往安南

機(jī)杼非桑女,林園異木奴。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梅花成雪嶺,橘樹當(dāng)家童。 盧綸 送陳明府赴萍縣

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 羅隱 秋日富春江行

鱸魚斫鲙輸張翰,橘樹呼奴羨李衡。 鄭谷 漂泊

木奴向熟懸金實(shí),桑落新開瀉玉缸。 錢起 九日宴浙江西亭

因攜竹杖聞龍氣,為使仙童帶橘香。 韋莊 王道者

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顧況 諒公洞庭孤桔歌

典故
竹馬待
 
騎兒逢郭伋
 
仙童馭竹
 
竹兒爭見
 
童子騎竹
 
竹馬拜迎
  
竹馬迎
 
兒童騎竹馬
 
童稚歡迎
 
騎竹歡迎
 
童子爭迎
 
迎使君車
 
竹馬約
 
兒騎空迎
 
騎竹更生
 
有兒迎郭伋
 
竹兒爭見君
 
竹馬舊童
 
竹馬望塵
 
竹馬迎逢
 
竹馬迎郭伋
 
竹馬童子
 
兒騎

相關(guān)人物
郭伋


《后漢書》卷三十一《郭伋傳》
「乃調(diào)伋為并州牧?!瓉城霸诓⒅荩亟Y(jié)恩德,及后入界,所到縣邑,老幼相攜,逢迎道路?!贾列胁?,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yuǎn)來』。對(duì)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復(fù)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dāng)還』。伋謂別駕從事,計(jì)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

例句

人詠甘棠茂,童謠竹馬群。 劉商 送廬州賈使君拜命

詩叟未相識(shí),竹兒爭見君。 孟郊 寄洛州李大夫

竹馬諸童子,朝朝待使君。 岑參 鳳翔府行軍送程使君赴成州

今朝竹馬諸童子,盡是當(dāng)時(shí)竹馬孫。 朱元 迎孫刺史(郡閣雅談云。孫愿家自貞元巳后。三代為池陽刺史。有戟門門子朱元迎道左。獻(xiàn)詩曰。

竹馬數(shù)小兒,拜迎白鹿前。含笑問使君,日晚可回旋。 李白 贈(zèng)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童兒待郭伋,竹馬空遲留。 李群玉 洞庭驛樓雪夜宴集奉贈(zèng)前湘州張員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已傳童子騎青竹,總擬橋東待使君。 杜甫 李司馬橋了(一作成)承(一本無承字)高使君自成都回

騎兒逢郭伋,戰(zhàn)士得文翁。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统碎抖?,仙童馭竹回。 駱賓王 餞鄭安陽入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10—453 【介紹】: 南朝宋東海郯人,字孝源。宋武帝外孫。幼孤,為武帝寵愛。累官秘書監(jiān),加散騎常侍,為范曄謀反所累,將致大辟,其母會(huì)稽公主素為宋文帝所尊禮,以武帝微時(shí)所納布衣擲地,謂“此是我母為汝父作,今有一頓飽食,便欲殘害我兒子!”由是得免。尋遷南兗州刺史,轉(zhuǎn)為尚書仆射。以廢立事為劉劭所害。謚忠烈。
全宋文·卷十六
湛之字孝源,小字仙童,羨之兄孫。元嘉初除著作佐郎員外散騎侍郎,并不就。東宮建,補(bǔ)太子洗馬,轉(zhuǎn)國子博士,遷奮威將軍南彭城沛二郡太守,加輔國將軍。遷秘書監(jiān),領(lǐng)右軍將軍。轉(zhuǎn)侍中,加驍騎將軍,復(fù)為秘書監(jiān),加散騎常侍,遷中護(hù)軍,未拜,又遷太子詹事,又遷冠軍將軍丹陽尹,進(jìn)號(hào)征虜將軍,轉(zhuǎn)中書令,領(lǐng)太子詹事,出為前軍將軍南兗州刺史。復(fù)入為丹陽尹,轉(zhuǎn)尚書仆射,領(lǐng)護(hù)軍將軍。元兇弒逆,并見害。孝武即位,追贈(zèng)司空,謚曰忠烈公。
耶律仙童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遼皇族。道宗時(shí),初為宿直官,累遷惕隱、都監(jiān),以寬厚稱。平蒲奴里及烏隗反抗,以功拜北院大王。封蔣國公,咸雍初徙封許國卒。
《國語辭典》:仙童  拼音:xiān tóng
服侍仙人的童子。唐。杜甫寄司馬山人十二韻〉:「有時(shí)騎猛虎,虛室使仙童?!埂度龂萘x》第三八回:「有勞仙童轉(zhuǎn)報(bào),劉備專來拜見先生?!?/div>
分類:仙童
《漢語大詞典》:仙僮
亦作“ 仙童 ”。
(1).仙人前執(zhí)役的童子。 三國 魏 曹丕 《折楊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僮,不飲亦不食。” 唐 杜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有時(shí)騎猛虎,虛室使仙童?!?span id="plnxrbj"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八八:“仙童握節(jié),侍女焚香?!?br />(2).用為對(duì)高雅隱士的僮僕的美稱。《三國演義》第三八回:“三人來到莊前叩門,童子開門出問。 玄德 曰:‘有勞仙童傳報(bào): 劉備 專來拜見先生?!?/div>
《國語辭典》:仙童仙女  拼音:xiān tóng xiān nǚ
舊時(shí)有喪事的人家,多在靈前左右放置男女紙人,以代表仆婢,殯葬后則火化,稱為「仙童仙女」。也稱為「金童玉女」。
《分類字錦》:神仙童子
朝野僉載》:元嘉少聰俊,左手畫負(fù),右手畫方,口誦經(jīng)史,目覷群羊,兼成四十字詩,一時(shí)而就,足書五言一絕,六事齊舉,代號(hào)神仙童子。
分類:聰敏
《國語辭典》:玉童  拼音:yù tóng
1.道教中的仙童。唐。元稹會(huì)真詩三十韻〉:「絳節(jié)隨金母,云心捧玉童。」
2.年輕貌美的少女。宋。蘇軾 菩薩蠻。玉童西迓浮丘伯詞:「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蕭瑟?!?br />3.對(duì)小童仆的美稱。唐。李商隱 石城詩:「玉童收夜鑰,金狄守更籌?!?/div>
《國語辭典》:神童  拼音:shén tóng
聰慧異常的幼童。《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子春反覆辯難,輅對(duì)答如流。從曉至暮,酒食不行。子春及眾賓客,無不嘆服。于是天下號(hào)為『神童』?!埂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杆孕∑甙藲q上,就是個(gè)神童。后來經(jīng)史子集之書,無一樣不曾熟讀?!?/div>
《國語辭典》:靈童(靈童)  拼音:líng tóng
道家對(duì)仙童的稱呼。如:「靈童玉女」。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七。歌詩。太微玄清左夫人歌》:「靈童擲流金,火微啟辭案?!?/div>
《漢語大詞典》:芝童
仙童。 唐 崔湜 《幸白鹿觀應(yīng)制》詩:“捧藥芝童下,焚香桂女留?!?唐 劉憲 《奉和〈幸白鹿觀應(yīng)制〉》:“芝童薦膏液,松鶴舞驂騑?!?/div>
分類:仙童
《漢語大詞典》:青童
(1).神話傳說中的仙童。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洞庭山 ﹞昔有 青童 秉燭飇飛輪之車至此,其跡存焉?!?span id="fxhhjbl"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十一引 宋 曾慥 《集仙傳·大茅君》:“ 漢 元壽 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 、 西城王君 及諸 青童 并從 王母 降於 盈 室?!?br />(2).引申為修煉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予造真箓臨別留贈(zèng)》詩:“清水見白石,仙人識(shí)青童。”
(3).即 青童君 。 唐 顧況 《短歌行》之六:“ 軒轅 弓箭無人識(shí), 東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步網(wǎng)繞碧落,倚樹招 青童 。” 王琦 注:“《真靈位業(yè)圖》:‘ 龔仲陽 、 幼陽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宋 蘇軾 《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mèng)中得句戲作此數(shù)句》詩:“喜我歸有期,舉酒屬 青童 ?!?王十朋 注引 趙次公 曰:“ 青童 ,神仙 青童君 也?!?陳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賦贈(zèng)》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mì),散落人間只等閒?!眳⒁姟?青童君 ”。
(4).指少年。 唐 于鵠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與香囊?!?清 鄭燮 《止足》詩:“閨中少婦,好樂無猜;花下青童,慧黠適懷?!?續(xù)范亭 《總部觀平劇》詩:“豐衣足食好榜樣,兩個(gè)青童四百磅?!?/div>
《漢語大詞典》:青童君
亦稱“ 青童大君 ”。 我國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居 東海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yùn)象三:“ 青童大君 云:‘欲植滅度根,當(dāng)拔生死栽?!?span id="frvf77v" class="book">《〈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序》:“《黃庭內(nèi)經(jīng)》一名《東華玉篇》” 務(wù)成子 注:“東華者,方諸宮名也, 東海 青童君 所居也?!?/div>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玉子
(1).玉苗。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乃種其石。數(shù)歲,時(shí)時(shí)往視,見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 唐 張鷟 《游仙窟》:“自憐無玉子,何日見 瓊英 ?!?元 張憲 《玉壺歌》:“ 藍(lán)田 四萬八千畝,玉子團(tuán)圞大如斗。”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三:“ 葉爾羌河 產(chǎn)玉子,如斗如碗,如拳如粟,曾有重三百斤者,五色皆備?!?br />(2).玉制的圍棋子。 南朝 梁武帝 《圍棋賦》:“枰則廣羊文犀,子則白瑤元玉?!?唐 杜牧 《送國棋王逢》詩:“玉子紋楸一路饒,最宜簷雨竹蕭蕭。” 宋 陸游 《春晴》詩:“靜喜香煙縈曲幾,臥驚玉子落紋枰?!?清 陸葇 《燕山亭》詞:“楸局未停,玉子聲聲。”
(3).侍奉仙人的仙童。 唐 呂巖 《七言詩》之九三:“先差玉子開南殿,后遣青龍入紫微?!?br />(4).仙人名。 晉 葛洪 神仙傳·玉子:“ 玉子 者,姓 韋 名 震 , 南郡 人也。 周幽王 徵之不起……后入 崆峒山 合丹,白日升天而去?!?/div>
《漢語大詞典》:靈飛(靈飛)
(1).指修身養(yǎng)生之術(shù)。 南朝 宋 鮑照 《藥奩銘》:“水玉出煙,靈飛生光?!?錢振倫 注:“《漢武內(nèi)傳》:‘求道益命,皆須五帝六甲靈飛之術(shù),六丁六壬名字之號(hào)?!?br />(2).道教經(jīng)典《靈飛經(jīng)》的省稱。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五一:“今夕《靈飛》何甲子? 上清 齋設(shè)記心頭?!?劉逸生 注:“今晚在道家的經(jīng)典算是什么日辰呢?《靈飛》,道教經(jīng)典中有《上清靈飛六甲真文經(jīng)》。”參見“ 靈飛經(jīng) ”。
(3).仙人腰帶名。漢武帝內(nèi)傳:“ 王母 上殿……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span id="d7zjd75"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二十:“ 玄皇夫人 ……衣飛錦羅帬、鳳文錦帔,帶靈飛紫綬。”
(4).仙童名。云笈七籤卷五三:“從靈飛仙童三十九人,下治兆身洞房宮中?!?span id="nl5b7zj"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八十:“靈飛秀太微,玉女翠朱瓊,窈窕飛空出,飄飄乘空生?!?br />(5).謂得道成仙。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大則靈飛羽化,小則輕強(qiáng)無疾,以存其身,即而効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靈飛經(jīng)(靈飛經(jīng))
道經(jīng)名。今《道藏》中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上清瓊宮靈飛六甲箓二種,合稱《靈飛經(jīng)》。 唐 書法家 鍾紹京 寫有《靈飛經(jīng)帖》。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稗事數(shù)則:“﹝ 甘嘯嵒 ﹞詩文上宗七子,殊有豪氣,為旗籍文士之冠,然不甚工楷書。有某大臣延其書寫奏牘,先生以《靈飛經(jīng)》法為之?!?/div>
《漢語大詞典》:千奴
見“ 千頭木奴 ”。
《漢語大詞典》:千頭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樹。 漢 末 李衡 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龍陽 汜洲 種柑橘千株。臨死,對(duì)他的兒子說:“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币?span id="zjj5lf7"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裴松之 注引《襄陽記》、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耆舊傳·李衡傳》。后多用以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蘇軾 《食柑》詩:“坐客慇勤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貧。”
《漢語大詞典》:千頭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樹。 漢 末 李衡 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龍陽 汜洲 種柑橘千株。臨死,對(duì)他的兒子說:“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币?span id="tlv7n7t"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裴松之 注引《襄陽記》、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耆舊傳·李衡傳》。后多用以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蘇軾 《食柑》詩:“坐客慇勤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貧?!?/div>
《漢語大詞典》:千頭橘(千頭橘)
千棵柑橘樹。 明 李東陽 《次李白洲留別韻》之一:“家貧尚有千頭橘,身健何須九節(jié)蒲?!?清 趙翼 《七十自述》詩之十九:“夸張有絹千頭橘,防備無衣百本桑。”參見“ 千頭木奴 ”。
分類:柑橘橘樹
《漢語大詞典》:千頭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樹。 漢 末 李衡 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龍陽 汜洲 種柑橘千株。臨死,對(duì)他的兒子說:“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見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裴松之 注引《襄陽記》、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耆舊傳·李衡傳》。后多用以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蘇軾 《食柑》詩:“坐客慇勤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貧?!?/div>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陽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龍陽洲上作宅,種柑橘樹千株。臨死乃告知兒女,后家道殷足。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后用以稱柑橘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詩:「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顾巍M跹住峨p溪類槁。卷六。張德夫園亭八詠。橘渚》:「木奴欲獻(xiàn)主人壽,一夜累累千顆黃?!?br />2.果實(shí)的通稱。宋。謝薖《竹友集。卷七。次韻吳民載告別覓酒詩二首之二》:「嘉蔬實(shí)空甒,并遣木奴來?!?/div>
《漢語大詞典》:李衡奴
《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丹陽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xí)鑿齒《襄陽記》:“ 衡 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於 武陵 龍陽 汜洲 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焙笏旆Q橘子為“李衡奴”。 唐 羅隱 《秋日富春江行》詩:“遠(yuǎn)岸平如翦,澄江靜似鋪。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div>
《國語辭典》:橘奴  拼音:jú nú
橘樹。參見「木奴」條。唐。杜甫驅(qū)豎子摘蒼耳〉詩:「加點(diǎn)瓜薤間,依稀橘奴跡。」
《漢語大詞典》:洲中奴
指柑橘樹。 宋 蘇軾 《侄安節(jié)遠(yuǎn)來夜坐》詩之三:“腰下牛閑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眳⒁姟?木奴 ”。
分類:柑橘橘樹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陽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龍陽洲上作宅,種柑橘樹千株。臨死乃告知兒女,后家道殷足。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后用以稱柑橘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詩:「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顾巍M跹住峨p溪類槁。卷六。張德夫園亭八詠。橘渚》:「木奴欲獻(xiàn)主人壽,一夜累累千顆黃。」
2.果實(shí)的通稱。宋。謝薖《竹友集。卷七。次韻吳民載告別覓酒詩二首之二》:「嘉蔬實(shí)空甒,并遣木奴來。」
《漢語大詞典》:兒童竹馬(兒童竹馬)
后漢書·郭伋傳載: 郭伋 任 并州 牧,問民疾苦,推舉賢良,所過縣邑,老幼相攜迎送?!笆贾列胁?,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焙笠浴皟和耨R”為稱頌太守之詞。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勸農(nóng)》:“千村轉(zhuǎn)歲華,愚父老香盆,兒童竹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