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87,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移惡
寓命
保結(jié)
鈔襲
讒孽
讒逆
讒計
諂淚
曾翁
華誣
阿太
慠物
貴恙
貴壤
貴邦
《漢語大詞典》:移惡(移惡)
轉(zhuǎn)移惡名于他人。《公羊傳·莊公九年》“曷為以國氏?當國也” 漢 何休 注:“當國,故先氏國也;不月者,移惡于 魯 也?!?/div>
《漢語大詞典》:寓命
謂聽命于他人。晉書·恭帝紀贊:“ 恭 乃寓命,他人是綱?!?/div>
分類:聽命他人
《國語辭典》:保結(jié)(保結(jié))  拼音:bǎo jié
為保證他人身分或行為所立的文書?!肚鍟?。卷八四。處分例。官員文結(jié)》:「若督撫地方官,將假冒頂替者,不行查出,即出保結(jié)?!埂度辶滞馐贰返谒陌嘶兀骸高@鄧質(zhì)夫的父親是王玉輝同案進學(xué),鄧質(zhì)夫進學(xué)又是王玉輝做保結(jié),故此稱是老伯。」
《漢語大詞典》:鈔襲(鈔襲)
抄襲。剽竊他人著作為己作。 清 戴名世 《與白藍生書》:“互相鈔襲,恬不為恥。”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三》:“講天堂的遠不及 六朝 方士的十洲記,講地獄的也不過鈔襲《玉歷鈔傳》?!?胡適 《汪長祿先生來信》:“我怕的是一般根底淺薄的青年,動輒鈔襲名人一兩句話,敢于扯起幌子,便‘肆無忌憚’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讒孽(讒孽)
指好構(gòu)陷誣害他人的人。孽,通“ 糵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王耶王耶何乖烈,不顧宗廟聽讒孽?!?/div>
《漢語大詞典》:讒逆(讒逆)
(1).誹謗他人謀逆。后漢書·張晧傳:“﹝ 晧 ﹞退而上疏曰:‘昔賊臣 江允 ,造構(gòu)讒逆,至令 戾園 興兵,終及禍難?!?br />(2).指進讒的人。文選·潘岳〈西征賦〉:“假讒逆以天權(quán),鉗眾口而寄坐?!?呂向 注:“ 二世 假借天權(quán)與 趙高 讒賊,使賢臣鉗口而自寄坐?!?/div>
《漢語大詞典》:讒計(讒計)
讒毀他人的計謀。新唐書·武平一傳:“邀榮之徒,詭獻忠款;膏脣之伍,茍輸讒計?!?/div>
《國語辭典》:諂淚(諂淚)  拼音:chǎn lèi
為討好別人、博取憐憫而流的眼淚。唐。張仲方駁贈司徒李吉甫謚議〉:「諂淚在臉,遇便則流。」
《漢語大詞典》:曾翁
稱他人的曾祖父。 唐 杜甫 《寄狄明府》詩:“汝門請從曾翁説,太后當朝多巧詆?!?/div>
《漢語大詞典》:華誣(華誣)
以巧言誣陷他人。文子·上禮:“施及 周 室,澆醇散樸,離道以為偽,險德以為行,智巧萌生,狙學(xué)以擬圣,華誣以脇眾,琢飾詩書,以賈名譽。”《淮南子·俶真訓(xùn)》:“ 周 室衰而王道廢,儒墨乃始列道而議,分徒而訟,於是博學(xué)以疑圣,華誣以脅眾?!?/div>
《漢語大詞典》:阿太
太君。古代官員母親的封號。后用以對他人母親的尊稱。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南堂太君》:“所謂太君堂者, 浙 西所在有之。先舅氏 姚平泉 先生《瓶山集》《臨平竹枝詞》云:‘聯(lián)袂牽裾半女郎,農(nóng)家生計在魚秧。安排紙馬悤悤去,明早燒香阿太堂。’阿太堂,即太君堂也?!?/div>
《漢語大詞典》:慠物
驕倨自負,輕視他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養(yǎng)生:“ 嵇康 著養(yǎng)生之論,而以慠物受刑。”新唐書·文藝傳上·張昌齡:“帝大悅,戒之曰:‘昔 禰衡 、 潘岳 矜己慠物,不得死,卿才不減二人,宜鑒于前,副朕所求。’”
《國語辭典》:貴恙(貴恙)  拼音:guì yàng
詢問他人病況的敬詞。如:「貴恙瘉否?」《官話指南。卷一。應(yīng)對須知》:「您這一向貴恙都好了么?」
《漢語大詞典》:貴壤(貴壤)
稱他人居住地的敬語。 南朝 梁 王僧孺 《與陳居士書》:“幸因劣薄,懷章貴壤,依然 谷口 ,覺 子真 之咫尺;靜睇 嚴灘 ,信 子陵 之非遠?!?/div>
《漢語大詞典》:貴邦(貴邦)
(1).用于敬稱他人的鄉(xiāng)里。 晉 孫楚 《答弘農(nóng)故吏民詩》:“每歷貴邦,仰瞻泰華,追慕先軌,感想哀嗟?!?br />(2).用于敬稱他國。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紀事》:“因 中國 折柱缺維,天傾日喪,不甘薙髮從虜,逃避貴邦?!?span id="btw1sf0" class="book">《鏡花緣》第十一回:“ 吳之祥 躬身道:‘原來貴邦天朝!’” 黃興 《復(fù)宮崎寅藏函》:“且此次對於貴邦諸多疑惑,表面上似無所可否,而黃禍之論,政客、學(xué)者中已成為流行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