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87,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分濟(jì)
再婚
劫財(cái)
凌物
領(lǐng)班
賣恩
敗辱
抱不平
附驥蠅
逢意
貴宅
孤塞
賢東
移問
鳴鐘鼓
《漢語大詞典》:分濟(jì)(分濟(jì))
拿出財(cái)物救濟(jì)他人。北史·樊子鵠傳:“后出為 殷州 刺史。屬歲旱儉, 子鵠 恐人流亡,乃勒有粟家分濟(jì)貧者?!?唐 韓愈 《祭石君文》:“敢忘分濟(jì),念力未任?!?/div>
《國語辭典》:再婚  拼音:zài hūn
婚姻因離婚或配偶死亡而消滅時(shí),再與他人結(jié)婚者。
《國語辭典》:劫財(cái)(劫財(cái))  拼音:jié cái
掠奪他人財(cái)物?!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赣心硣淌繌膶幉ㄗ叩奖挚h界上,不幸為海盜劫財(cái)傷命,現(xiàn)在教堂里的主教不答應(yīng),勒令某緝獲兇手?!?/div>
《漢語大詞典》:凌物(淩物)
謂傲視、凌辱他人。 宋 沈括夢溪筆談·人事一:“ 柳開 少好任氣,大言凌物。”
《國語辭典》:領(lǐng)班(領(lǐng)班)  拼音:lǐng bān
1.舊時(shí)戲班的管理人?!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复鬆斨浪莻€(gè)領(lǐng)班子的,叫了進(jìn)來?!?br />2.領(lǐng)導(dǎo)工作隊(duì)伍的人。如:「工廠的領(lǐng)班」。
《國語辭典》:賣恩(賣恩)  拼音:mài ēn
故意施恩于人,使人感激?!度龂?。卷五七。吳書。張溫傳》:「溫尚不容私以安于靖,豈敢賣恩以協(xié)原、康邪?」
《漢語大詞典》:敗辱(敗辱)
(1).失敗與恥辱。 唐 韓愈 《省試顏?zhàn)硬毁E過論》:“夫行發(fā)於身加於人,言發(fā)乎邇見乎遠(yuǎn),茍不慎也,敗辱隨之?!?br />(2).謂敗壞他人名聲,使遭受污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里人 魏名 夙狡獪,與 仲 家積不相能,事事思中傷之。因 邵 寡,偽造浮言以相敗辱?!?/div>
《國語辭典》:抱不平  拼音:bào bù píng
對別人不平的遭遇感到氣憤、憤慨,有抑強(qiáng)扶弱的意思?!缎咽酪鼍墏鳌返谖迦兀骸戈怂疾乓姷贸鰵浬跏瞧埡?,棺木又甚是不堪,抱了不平,說道:『小二官也為了一場人,家里也盡成個(gè)家事,連十來兩銀的棺材也買不起。』」
《漢語大詞典》:附驥蠅(附驥蠅)
《史記·伯夷列傳》:“附驥尾而行益顯?!?司馬貞 索隱:“按,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 顏回 因 孔子 而名彰也。”后以“附驥蠅”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的人。 唐 王灣 《秋夜寓直即事懷贈(zèng)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友人》詩:“林巒甘獨(dú)往,疵賤苦相仍。敢忘銜花雀,思同附驥蠅?!?/div>
《漢語大詞典》:逢意
謂迎合他人心意。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堅(jiān)忍字:“時(shí) 孝宗 鋭志大功,新進(jìn)逢意,務(wù)為可喜,效每落落?!?/div>
《漢語大詞典》:貴宅(貴宅)
(1).貴家大宅,顯貴之家。 唐 元稹 《山竹枝》詩:“貴宅安危步,難將混俗材?!?明 李日華 《南西廂記·北堂負(fù)約》:“老身多贈(zèng)先生金帛,別選豪門貴宅之女,豈不美哉?!?清 陳維嵩 《征淮安張鞠存年伯雙壽詩文啟》:“綉戟高甍,銅街貴宅?!?br />(2).敬稱他人的家或住宅。《水滸傳》第四五回:“ 海闍黎 道:‘妹子休笑話,怎生比得貴宅上?!?明 徐渭 《雌木蘭》第二出:“ 花大爺 !且喜到貴宅了,俺二人就告辭家去?!?明 吳炳 《綠牡丹·訪俊》:“相公家世,老身盡知,但不知相公貴宅還有何人?可曾娶過夫人了?”
《漢語大詞典》:孤塞
謂獨(dú)自專斷,拒絕他人的意見。《后漢書·申屠剛傳》:“專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國之風(fēng)也。”
《漢語大詞典》:賢東(賢東)
對他人主人的敬稱。《剪燈馀話·田洙遇薛濤聯(lián)句記》:“今夕且宿寒舍。若賢東知君至此,而妾不能為一款曲,惶愧殊甚!” 明 李開先 《憶游南內(nèi)記》:“茶罷,將入席, 張 葛 二子目予曰:‘何不請之賢東,先游而后觴乎?’”
《漢語大詞典》:移問(移問)
謂改問他人。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三:“ 漢武帝 鑿 昆明池 ,極深,悉是灰墨,無復(fù)土。舉朝不解,以問 東方朔 。 朔 曰:‘臣愚,不足以知之。試問 西域 人?!垡?朔 不知,難以移問?!?/div>
分類:他人
《漢語大詞典》:鳴鐘鼓(鳴鍾鼓)
國語·晉語五:“ 宣子 曰:‘……今 宋 人弒其君,罪莫大焉!明聲之,猶恐其不聞也。吾備鐘鼓,為君故也。’乃使旁告於諸侯,治兵振旅,鳴鐘鼓,以至于 宋 ?!焙笠浴傍Q鐘鼓”謂聲討他人的罪行。《后漢書·董卓傳》:“今臣輒鳴鐘鼓如 洛陽 ,請收 讓 等,以清姦穢。” 李賢 注:“鳴鐘鼓者,聲其罪也。論語曰:‘小子鳴鼓而攻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