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87,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余瀝
重婚
請會
回示
避言
芳緘
遺讖
仁宇
釋例
貴寓
敘文
謀心
襲跡
托便
剿襲
《國語辭典》:馀瀝(餘瀝)  拼音:yú lì
剩馀的酒?!妒酚?。卷一二六?;鼈鳌4居邝諅鳌罚骸甘叹朴谇?,時賜馀瀝?!箷x。陶淵明〈绖鏌士〉詩七首之二:「傾壺絕馀瀝,窺灶不見煙?!购蟊扔鞯玫揭稽c點的利益。如:「得沾馀瀝」。
《國語辭典》:重婚  拼音:chóng hūn
1.喪偶或離婚的人再次結婚?!队魇烂餮?。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所說事體,前面與哥哥一同,也說道:『哥哥復還舊職,到今四載,未忍重婚?!弧埂对偕壢珎鳌肪硪唬骸覆灰馍鷥悍綕M月,蘇門叔父逞剛強,道他無子難長守,相逼重婚到他方?!?br />2.有配偶而重為婚姻或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那知一去意忘還,終日思君不如死。有人來說君重婚,幾番欲信仍難憑?!埂肚迨犯濉>硪凰亩?。刑法志一》:「三十三年,復先后奏上《新刑律草案》,〈總則〉十七章:……曰關于奸非及重婚之罪。」
《漢語大詞典》:請會(請會)
一種邀請他人參加的小型貸款形式。《解放日報》1945.12.3:“‘請會’是農村流行的一種貸款形式。分‘借會’、‘隨會’兩種,前者又分有利借會和無利借會?!?沙汀 《淘金記》三:“他正在考慮開發(fā) 筲箕背 的各種步驟。由他一個人創(chuàng)辦,自然是頂理想,但他沒有本錢,而一涉及借貸,他的信用又早就破產(chǎn)了。請會雖是一法,但數(shù)目是有限的,他將不能應付那種龐大的開支。”
《國語辭典》:回示  拼音:huí shì
尊稱他人回覆的信函。清。洪升《長生殿》第四八出:「漫自將咱舊情,倩伊回示?!?/div>
《漢語大詞典》:避言
(1).謂避世人議論。 隋 王通 中說·禮樂:“或問 嚴光 、 樊英 名隱。子曰:‘古之避言人也?!?阮逸 注:“避毀譽之言而已。”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閣臣典試:“又至庚戌科,則內閣三人,首輔 王太倉 不至,次輔 李晉江 以避言杜門,僅次輔 葉福清 一人在閣。”
(2).謂他人以惡相加或口出不遜則走避之。宋書·隱逸傳序:“賢者避地,其次避言?!?南朝 梁 沈約 《高士贊》:“亦有哲人,獨執(zhí)高志,避世避言,不友不事?!?宋 王向 《公默先生傳》:“君子貴行道信於世,不信貴容,不容貴去,古之避地避色避言是也?!眳⒁姟?辟言 ”。
《漢語大詞典》:辟言
(1).合乎法度的言論。《詩·小雅·雨無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毛 傳:“辟,法也。” 鄭玄 箋:“如何乎昊天,痛而愬之也,為陳法度之言,不信之也。”韓非子·飾令:“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謂以數(shù)治。” 陳奇猷 集釋:“辟言,謂合法之言。”
(2).邪僻的言論;謬論。荀子·正名:“凡邪説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于三惑者矣?!?/div>
《國語辭典》:辟言  拼音:bì yán
1.邪辟的語言?!盾髯?。正名》:「凡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者,無不類于三惑者矣。」《韓非子。飭令》:「廷雖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br />2.回避惡言?!墩撜Z。憲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div>
《漢語大詞典》:芳緘(芳緘)
對他人書信之敬稱。 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謝太原李侍中寄蒲桃》:“上相芳緘至,行臺綺席張?!?/div>
《漢語大詞典》:遺讖(遺讖)
(1).前人留下的預言吉兇得失的讖言。文選·班固〈幽通賦〉:“ 黃神 邈而靡質兮,儀遺讖以臆對?!?李善 注:“ 應劭 曰: 黃 , 黃帝 也,作占夢書;邈,遠也。言 黃神 邈遠無所質問,依其遺讖文,以胸臆為對也?!?清 丘逢甲 《漫遣三迭前韻》之一:“ 六朝 遺讖詮《桃葉》, 三峽 哀謡和《竹枝》。”
(2).謂在他人家中留下讖語。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貝編:“時酷吏多令盜夜埋蠱遺讖於人家,經(jīng)月,告密籍之。”按,舊時造反,往往假借讖緯以號召群眾。故 曹魏 以來歷代王朝,都明令嚴禁,如有發(fā)現(xiàn),按法處罪。
《國語辭典》:仁宇  拼音:rén yǔ
1.得仁德者的庇護。南朝梁。沈約瑞石像銘〉:「惟圣仁宇,寶化潛融?!固?。柳宗元〈為韋京兆祭杜河中文〉:「余弟宗卿,獲芘仁宇?!?br />2.對仁德者的美稱。唐。李直方《白蘋亭記》:「道出公之仁宇,目覽亭之崇構?!?/div>
《國語辭典》:釋例(釋例)  拼音:shì lì
解釋著書的條例。如:「春秋釋例」。
《國語辭典》:貴寓(貴寓)  拼音:guì yù
尊稱他人的住處。如:「貴寓所處,環(huán)境清幽,景色優(yōu)美?!?/div>
《國語辭典》:敘文(敘文)  拼音:xù wén
作者陳述作品主旨、寫作過程,或他人對著作的介紹、評述。也作「序言」。
《漢語大詞典》:謀心(謀心)
圖謀不軌之心;算計他人之心。 明 孔邇 《云蕉館紀談》:“適 萬山 筑 蘇州街 ,以 茅山 石為心。上謂其有謀心,將為逆,遂收殺之?!?span id="spcubor"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元來 臨安 的光棍,欺 王公 遠方人,是夜聽了説話,即起謀心,拐他賣到官船上?!?/div>
《國語辭典》:襲跡(襲跡)  拼音:xí jī
蹈襲前人的軌跡、作法?!犊鬃蛹艺Z。卷三。觀周》:「人主不務襲跡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于卻走而欲求及前人也,豈不惑哉?」《韓非子。孤憤》:「今襲跡于齊晉,欲國安存,不可得也?!?/div>
《漢語大詞典》:托便(託便)
謂趁他人之便請求幫忙。 唐 顧云 《上鹽鐵路綱判官啟》:“儻蒙少借餘光,微均美蔭,庶使因風託便,不藉於冥鴻;假霧成斑,無慚於豹隱?!?明 邵璨 《香囊記·寄書》:“[外]鄉(xiāng)關萬里隔風煙。[生]一紙音書託便傳。”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卷四:“廿二日,晴。作家書,託便寄去?!?/div>
《國語辭典》:剿襲(勦襲)  拼音:chāo xí
抄錄他人的創(chuàng)作、構想以為己有。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六一:「今人之言,大抵剿襲之言?!挂沧鳌附艘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