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87,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尊人
剝削
御人
恩力
貴里
佳貺
嘉藻
打點(diǎn)
托情
妙翰
領(lǐng)東
淑艾
分利
愁困
駁議
《國語辭典》:尊人  拼音:zūn rén
1.尊重他人?!抖Y記。曲禮上》:「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fù)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
2.稱謂。對父母或長輩的敬稱?!杜f唐書。卷一八二。王重榮傳》:「雁門李仆射,與仆家世事舊,其尊人與仆父兄同患難?!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我無尊人拘管,只礙得這個(gè)小業(yè)畜!」
《國語辭典》:剝削(剝削)  拼音:bō xuè
壓榨、搜刮?!读簳?。卷三八。賀琛傳》:「故為吏牧民者,競為剝削,雖致貲巨億,罷歸之日,不支數(shù)年,便已消散。」唐。魏徵為李密檄滎陽守郇王慶文〉:「剝削黔黎,涂毒天下。」
《國語辭典》:御人  拼音:yù rén
1.女官、女侍。掌理侍御之事?!蹲髠?。莊公二十八年》:「御人以告子元。」《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御人八十一,視元士?!?br />2.駕馭車馬的人?!赌鲜?。卷三六。江夷傳》:「無兼衣馀食,嘗為上所召,過浣衣,稱疾經(jīng)日,衣成然后起。牛餓,御人求草,湛良久曰:『可與飲?!弧?br />3.制御他人?!稘h書。卷五九。張湯傳》:「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湯舞知以御人。」
《漢語大詞典》:恩力
敬稱他人給予自己的支持、協(xié)助。太平廣記卷一九二引 五代 劉□ 《耳目記·墨君和》:“賴大王武略,累挫戎鋒,獲保宗祧,實(shí)資恩力?!?宋 曾鞏 《上歐陽學(xué)士第二書》:“想惟循誘之方,無所不至;曲借恩力,使終成人材?!?/div>
《漢語大詞典》:貴里(貴里)
(1).豪門勢家聚居的里巷。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修梵寺:“寺北有 永和里 ……里中太傅録尚書 長孫稚 、尚書右僕射 郭祚 、吏部尚書 邢鸞 、廷尉卿 元洪超 、衛(wèi)尉卿 許伯桃 、 涼州 刺史 尉成興 等六宅,皆高門華屋,齋館敞麗,楸槐蔭途,桐楊夾植,當(dāng)世名為貴里?!?唐 崔顥 《渭城少年行》:“貴里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進(jìn)對精華,折旋舒婉,故以式瞻貴里,儀范通門?!?br />(2).對他人鄉(xiāng)里的敬稱。 明 湯顯祖 《南柯記·情著》:“敢問小娘子尊姓?貴里?” 清 陳維嵩 《與周子俶書》:“貴里 毛生 ,居近蘼蕪之巷; 西陵 卞女 ,家鄰荳蔻之街?!?清 曹大觀 《寇汀紀(jì)略》:“知府 延英 亦在座,詢 龐古 :‘貴里鄉(xiāng)勇來齊否?’”
《漢語大詞典》:佳貺(佳貺)
佳惠。對他人的恩惠或贈予財(cái)物的稱謂。 明 何景明 《夜集勤甫宅時(shí)秉衡至》詩:“從此冀佳貺,無忘瑤草青?!?明 沈鯨《雙珠記·二友推恩》:“重勞佳貺,受之不當(dāng)?!?/div>
《漢語大詞典》:嘉藻
對他人詩文、書札的美稱。 三國 魏 曹植 《冬至獻(xiàn)襪頌表》:“伏見舊儀:國家冬至獻(xiàn)履貢襪,所以迎福踐長,先臣或?yàn)橹灐3技韧嫫浼卧?,愿述朝慶?!?唐 孟浩然 《與張折沖游耆闍寺》詩:“因君振嘉藻, 江 楚 氣雄哉!” 清 金農(nóng) 《蔡七舍人削牘寄予因答來貺》詩:“臨風(fēng)答嘉藻,何日誦瓊琚?!?/div>
《國語辭典》:打點(diǎn)(打點(diǎn))  拼音:dǎ dian
1.收拾、準(zhǔn)備。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剛把您殘生救取,早把俺十分飽覷,這瘦形骸打點(diǎn)充餔?!埂都t樓夢》第七七回:「我才已將他素日所有的衣裳以至各色各物,總打點(diǎn)下了?!?br />2.賄賂、打通關(guān)節(jié)?!端疂G傳》第一二回:「過數(shù)日,央人來樞密院打點(diǎn)理會本等的勾當(dāng)?!?br />3.清理債務(wù)。《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九回:「也湊了一千元,一齊給與采卿,打點(diǎn)債務(wù)。」
《國語辭典》:托情(託情)  拼音:tuō qíng
以私情請求別人謀事?!独蠚堄斡洝返谒幕兀骸附袢找姄崤_如此契重,正在想法聯(lián)絡(luò)聯(lián)絡(luò)以為托情謀保舉地步?!?/div>
《漢語大詞典》:妙翰
(1).指佳妙的書法作品。 宋 張淏 云谷雜記·黃庭經(jīng):“ 晉 有道士好《黃庭》之術(shù),意專書寫,嘗求于人。聞 王右軍 精于草隸而性復(fù)愛白鵝,遂以數(shù)頭贈之,得其妙翰?!?br />(2).對他人書信的美稱。 宋 陸游 《與蜀州同官啟》:“特詒妙翰,俾生枯枿之春?!?/div>
《漢語大詞典》:領(lǐng)東(領(lǐng)東)
領(lǐng)取他人的資本經(jīng)商。 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秋千》:“人們看著他有本事,就有的拿出股本,叫他領(lǐng)東,開了一坐缸瓦磁器店?!?/div>
《漢語大詞典》:淑艾
(1).拾取。引申為得益。淑,通“ 叔 ”。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shí)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cái)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焦循 正義:“私淑艾者,即私拾取也……未得為 孔子 之徒,而拾取於相傳之人,故為私。”
(2).指受教于人,或教誨他人,使在學(xué)問上得益。 清 錢謙益 《常熟縣教諭武進(jìn)白君遺愛記》:“鄉(xiāng)人士之淑艾於 白君 者,皆 荊川 之遺也?!?清 錢謙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日月逾邁,老將至而髦及,無以昌明先生淑艾之教。譬諸螢火熠熠,欲流照於須彌之頂,亦自愧其微末已矣?!?/div>
《國語辭典》:分利  拼音:fēn lì
1.中醫(yī)上指用藥劑使患者出汗而使病情好轉(zhuǎn)。
2.分財(cái)利?!秾O子。軍爭》:「掠鄉(xiāng)分眾,廓地分利?!?/div>
《漢語大詞典》:愁困
(1).憂愁困苦。《后漢書·公孫述傳》:“陛下以 梁州 之地,內(nèi)奉萬乘,外給三軍,百姓愁困,不堪上命。” 宋 司馬光 《太子太保龐公墓志銘》:“虜自背誕以來,雖屢戰(zhàn)得氣,然喪私市之利,民甚愁困?!?span id="piqahiq" class="book">《明史·趙錦傳》:“四方習(xí)貪墨之風(fēng),而閭閻日以愁困。”
(2).謂使他人感到憂愁困苦。 晉 葛洪 抱樸子·省煩:“妨費(fèi)日月,廢棄他業(yè),愁困后生,真未央矣?!?/div>
《國語辭典》:駁議(駁議)  拼音:bó yì
漢時(shí)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駁議」。《東觀漢記。卷一七。宋均傳》:「數(shù)納策謀,每駁議,未嘗不合上意。」《后漢書。卷四三。朱暉傳》:「國家樂聞駁議,黃發(fā)無愆,詔書過耳,何故自系?」也作「駮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