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小挺
以觀后效
再宥
退一步想
申挺
其它辭典
林敷(從寬 )

人物簡介

維基
林敷(1430年—?),字從寬,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進(jìn)士出身。福建鄉(xiāng)試第六十三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會(huì)試第二百七十四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二甲第四十八名。
《漢語大詞典》:小挺
從寬處分。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刑部·劉東山:“上震怒,議族 張氏 ,賴 永嘉 為首揆,與 方南海 力抗之,得小挺。”
分類:從寬處分
《漢語大詞典》:以觀后效(以觀後効)
見“ 以觀后效 ”。
《漢語大詞典》:再宥
指古代審理刑獄可減輕從寬處理的第二種情況。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再宥曰過失?!?鄭玄 注:“過失,若舉刃欲斫伐而軼中人者。”參見“ 三宥 ”。
《漢語大詞典》:三宥
(1).指古代對(duì)犯罪者可從輕處理的三種情況。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宥曰不識(shí),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span id="kq0y0u2" class="book">《孔子家語·刑政》:“ 孔子 曰:‘成獄成於吏,吏以獄成告於正,正既聽之,乃告大司寇。聽之,乃奉於王。王命三公、卿士參聽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獄之成疑於王。王三宥之以聽命而制刑焉?!?王肅 注:“君王尚寬宥,罪雖以定,猶三宥之?!?span id="ousqoi2" class="book">《隋書·刑法志》:“ 周 王立三刺以不濫,弘三宥以開物?!?清 沈育 《皋陶祠》詩:“主德寬三宥,臣心慎五章?!?br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寬恕三次之制。禮記·文王世子:“公族無宮刑,獄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則曰:‘某之罪在大辟?!湫套?,則曰:‘某之罪在小辟?!唬骸吨??!兴居衷唬骸诒佟!衷唬骸吨?。’有司又曰:‘在辟?!叭?,不對(duì),走出,致刑于甸人?!?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張酺傳》:“臣聞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義,過厚不過薄?!?宋 蘇軾 東坡志林·趙高李斯:“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br />(3).古代天子、諸侯勸食的禮儀。宥,同“ 侑 ”。周禮·春官·大司樂:“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鄭玄 注:“宥,猶勸也?!?南朝 梁 蕭子云 《雍雅》詩之二:“百禮斯洽,三宥已行?!卑矗熳?、諸侯于每月初一、十五日加牲進(jìn)食,稱大食。
《國語辭典》:退一步想  拼音:tuì yī bù xiǎng
退讓一步,從寬處著想。如:「其實(shí)退一步想,也沒什么好爭(zhēng)的!」
分類:退讓從寬
《漢語大詞典》:申挺
謂辨明而從寬處理。新唐書·虞世南傳:“﹝ 世南 對(duì)曰﹞:‘又 山東 淫雨, 江 淮 大水,恐有寃獄枉繫,宜省録纍囚,庶幾或當(dāng)天意?!廴恢妒乔彩官c飢民,申挺獄訟,多所原赦?!?/div>
分類:辨明從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