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戰(zhàn)列巡洋艦
介于戰(zhàn)列艦和巡洋艦之間的大型軍艦。排水量和炮艦裝備接近于戰(zhàn)列艦,航速接近于巡洋艦。主要用以與戰(zhàn)列艦協同作戰(zhàn)。出現于20世紀初,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已淘汰。
《國語辭典》:銅器時代(銅器時代)  拼音:tóng qì shí dài
史家稱介于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之間的時期為「銅器時代」。世界上最早進入銅器時代的是巴比倫、埃及等古代國家。中國自夏代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即屬之。此時銅器的鑄造技術發(fā)達,且用途廣泛,如食器、酒器、樂器、禮器、祭器等,并雕鑄圖案紋飾及文字。因原料多為青銅,故也稱為「青銅器時代」。
《漢語大詞典》:閑介(閒介)
亦作“間介”。
(1).語本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閒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焙笥谩伴f介”指隔絕,阻礙。文選·馬融〈長笛賦〉:“是以閒介無蹊,人跡罕到?!?李善 注:“言山閒隔絶,無有蹊徑也。” 章炳麟 《五無篇》:“其他牝牡相交,父子相繫,是雖人道之常,然有所暱愛則妒生,有所攝受則爭起。於是夫婦居室、親族相依之事,必一切廢絶之,使人民交相涉入,則庶或無所間介矣。”參閱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間介。
(2).介于兩者之間。 章炳麟 《文學說例》:“間語者,間介于有用之語,似若繁冗,例以今世文法,又如詰詘難通?!?/div>
《國語辭典》:墨西哥灣(墨西哥灣)  拼音:mò xī gē wān
海灣名。在北美南大西洋中,介于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古巴間,是世界著名的海底油井開采區(qū)。休士頓、哈瓦那為沿海主要港口。
《國語辭典》:蘇必略湖(蘇必略湖)  拼音:sū bì lüè hú
Superior Lake
湖泊名。在北美洲東部,介于美國與加拿大之間,面積八萬二千四百十四平方公里,為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大的,也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國語辭典》:立克次體(立克次體)  拼音:lì kè cì tǐ
一種大小介于細菌與濾過性病毒間的微生物。呈球形或多形狀,寄生于虱、蚤等節(jié)足動物。因美國病理學家立克次氏發(fā)現而得名。其所引起的疾病有斑疹傷寒、恙蟲病等。
《國語辭典》:瀨戶內海(瀨戶內海)  拼音:lài hù nèi hǎi
Inland Sea
海洋名。介于日本的本州、四國、九州三島之間,形狀狹長,東西約長四百四十公里,水平浪靜,島嶼散布其間,沿岸多鹽田與新興工業(yè)區(qū)。
《國語辭典》:幾內亞灣(幾內亞灣)  拼音:jī nèi yà wān
海灣名。位于非洲西海岸外,介于幾內亞與赤道幾內亞之間,濱大西洋。灣內大陸棚狹窄,地勢低平,缺乏天然良港,近海漁業(yè)僅限于用小型拖網漁船捕撈魚蝦。
《國語辭典》:日德蘭半島(日德蘭半島)  拼音:rì dé lán bàn dǎo
Jylland Peninsula
半島名。介于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為丹麥的領土。也稱為「遮德蘭半島」。
《國語辭典》:圣羅倫斯灣(圣羅倫斯灣)  拼音:shèng luó lún sī wān
Gulf of Saint Lawrence
海灣名。在加拿大東部,介于紐芬蘭、魁北克、新伯倫瑞克與新斯科亞省之間,是北大西洋上有名的海灣。
《國語辭典》:洛可可音樂(洛可可音樂)  拼音:luò kě kě yīn yuè
介于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樂派之間的音樂。具有華麗風格,強調愉快、美麗,同時也反映出十八世紀豪華宮廷生活的一面,有漸漸脫離宗教走向世俗音樂的趨向。
《國語辭典》:麥哲倫海峽(麥哲倫海峽)  拼音:mài zhé lún hǎi xiá
Magellan Strait
海峽名。在南美洲最南端,介于南美洲大陸與火地島之間,東接大西洋,西連太平洋,長約五八○公里,寬約三至三十二公里,風大潮急,航行困難,于西元一五二○年為探險家麥哲倫所發(fā)現,故稱為「麥哲倫海峽」。
《國語辭典》:猶加敦半島(猶加敦半島)  拼音:yóu jiā dūn bàn dǎo
Yucatan Peninsula
半島名。在墨西哥東南部,介于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之間。
《國語辭典》:伊比利半島(伊比利半島)  拼音:yī bǐ lì bàn dǎo
Iberiah Peninsula
半島名。位于歐洲大陸西南端,介于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南端以直布羅陀海峽與北非相對,為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兩國。
《國語辭典》:印度共和國(印度共和國)  拼音:yìn dù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India
國名。位于亞洲南部,介于孟加拉灣與阿拉伯海之間,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舊稱為「天竺」、「身毒」。面積三百二十八萬七千五百九十平方公里,人口約八億五千九百二十萬。首都為新德里(New Delhi)。人民信仰的宗教有印度教、基督教、錫克教及伊斯蘭教。主要語言為北印度語、英語。原為英國殖民地,西元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在甘地的領導下,正式脫離英國獨立。國慶日訂于一月二十六日。幣制為Indian Rupee。簡稱為「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