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6,分128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短褐
良人
大隱
齒發(fā)
大儒
靈根
雙鳳
誠能
云雷
禽獸
不義
昂藏
高誼
可者
近遠(yuǎn)
《國語辭典》:短褐  拼音:duǎn hé
貧賤者所穿,以粗布裁制的衣服?!赌?。魯問》:「短褐之衣,黎藿之羹?!姑?。馬中錫《中山狼傳》:「往年衣短褐,侶木石,手不知挹,心不知學(xué)。」
《國語辭典》:良人  拼音:liáng rén
1.善良、賢良的人?!对娊?jīng)。秦風(fēng)。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埂肚f子。田子方》:「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黑色而髯?!?br />2.婦人稱夫。《孟子。離婁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埂队讓W(xué)瓊林。卷二。夫婦類》:「妻稱夫曰稿砧,又曰良人?!?br />3.漢代女官名。即帝王的侍妾。位八百石,爵比左庶長?!稘h書。卷九七。外戚傳。序》:「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
《漢語大詞典》:大隱(大隱)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遠(yuǎn)的人。 晉 王康琚 《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伯夷 竄 首陽 , 老聃 伏柱史?!?郁達(dá)夫 《舒姑屏題壁》詩:“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憶 東方 大隱無?”
(2).指真正的隱士。 清 黃鷟來 《題毛闇齋采芝圖》詩:“大隱不忘世,葆璞天地間。美哉 綺 與 甪 ,采芝於 商山 。”
《國語辭典》:齒發(fā)(齒髮)  拼音:chǐ fǎ
牙齒與頭發(fā)。三國魏。繆襲挽歌〉詩:「形容稍歇滅,齒發(fā)行當(dāng)墮?!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聞行簡恩賜章服喜成長句寄之詩:「齒發(fā)恰同知命歲,官銜俱是客曹郎?!?/div>
《國語辭典》:大儒  拼音:dà rú
道德學(xué)問修養(yǎng)極高的學(xué)者。《漢書。卷七三。韋賢傳》:「賢為人質(zhì)樸少欲,篤志于學(xué),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div>
《漢語大詞典》:靈根(靈根)
(1).神木的根。 晉 孫拯 《贈陸士龍》詩:“制動以靜,祕景在陰,靈根可棲,樂此隈岑。”
(2).植物根苗的美稱。 唐 柳宗元 《種術(shù)》詩:“戒徒斸靈根,封植閟天和。” 宋 司馬光 《和昌言官舍十題·石榴花》:“靈根逐 漢 臣,遠(yuǎn)自 河 源至?!?明 陳所聞 《懶畫眉·月下劉中明招賞牡丹》曲:“一叢凝露在沉香,移得靈根傍錦堂?!?清 秋瑾 《白梅》詩:“淡到羅浮忘色相,謫來塵世具靈根。”
(3).指才德修養(yǎng)。 漢 揚雄 《太玄·養(yǎng)》:“藏心於淵,美厥靈根。” 范望 注:“靈根,道德也?!?宋 黃庭堅 《柳閎展如蘇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作詩贈之》:“ 咸池 浴日月,深宅養(yǎng)靈根?!?br />(4).指有才德的人。 宋 葉適 《祭徐文子侍郎文》:“于時侍郎,卓爾靈根,有光厥師,兼華眾門。”
(5).對祖先的敬稱。文選·張衡〈南都賦〉:“固靈根於 夏 葉,終 三代 而始蕃?!?李周翰 注:“ 劉累 自 夏 而遷於此,故云‘固靈根於 夏 葉’,終于 殷 周 秦 三代,然后 漢 興乃蕃盛?!?span id="u2wtpg7" class="book">《文選·陸機〈嘆逝賦〉》:“痛靈根之夙殞,怨具爾之多喪?!?劉良 注:“靈根,靈木之根,喻祖考也?!?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yán)寺舍利塔碑》:“ 李公 ,天子之舊族,朝廷之夙將也。靈根自遠(yuǎn),圣族多奇?!?br />(6).指佛祖。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二:“ 龍樹 靈根派別三,家家楖栗不能擔(dān)。” 劉逸生 注:“靈根,指佛祖,這里具指 龍樹 ?!?br />(7).性靈,智慧。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創(chuàng)民主政體》:“ 中國 經(jīng)二十餘朝之獨夫民賊,閉塞其聰明,鉗制其言論,靈根盡去,錮疾久成?!?br />(8).道教指舌根。黃庭內(nèi)景經(jīng)·上有章:“灌溉五華植靈根。” 務(wù)成子 注:“靈根,舌本也。” 宋 陸游 《病中作》詩:“不憂豎子居肓上,已見真人出面門。力守誰能發(fā)底火?深潛自足美靈根?!?br />(9).借指人的身體。《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宴安消靈根,酖毒不可恪。” 呂延濟 注:“《黃庭經(jīng)》云:‘玉池清水灌靈根,靈根堅固老不衰?!混`根喻身也?!?唐 吳筠 《覽古》詩之六:“荒淫伐靈根,金膏恃延期?!?br />(10).仙緣。 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天子與貴妃塵中雖已造業(yè),靈根尚未消盡?!?/div>
《漢語大詞典》:雙鳳(雙鳳)
(1).一對鳳凰。 唐 蘇颋 《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yīng)制詩》:“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鳴雙鳳喜來儀?!?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鳳炭:“ 楊國忠 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雙鳳,至冬月則燃於爐中。” 宋 蘇軾 《南鄉(xiāng)子·同子野各賦一首》詞:“愿作龍香雙鳳撥,輕攏,長在 環(huán)兒 白雪胸?!?傅榦 注引《楊妃外傳》:“妃子琵琶,乃寺人 白季貞 使 蜀 還所進,用邏逤檀為之,木溫潤如玉,光耀可鑒,有金縷紅文,蹙成雙鳳。”
(2).比喻兩位才德出眾的人。北史·魏蘭根傳:“ 景義 、 景禮 并有才行,鄉(xiāng)人呼為雙鳳?!?明 楊慎 《雙鳳二龍》:“ 蔡邕 、 崔實 號雙鳳, 崔晏 、 許受 號二龍?!?span id="pl2huy2" class="book">《花月痕》第二八回:“無奈 太原 城里,將 韋 韓 稱做海內(nèi)二龍,就把 劉 杜 稱做 并州 雙鳳?!?/div>
《漢語大詞典》:誠能(誠能)
指確實有才能的人。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廣焉,無恤親疏,無偏貴賤,唯誠能之求?”
《漢語大詞典》:云雷(雲(yún)雷)
(1).云和雷。 漢 王充 論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蘇軾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澤,救焚拯溺,不待崇朝?!?span id="uwfvlms"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十六回:“一日,場內(nèi)曬了許多麥,倐?cè)辉评状笞髌饋??!?br />(2).指云紋和雷紋。 漢 王充 論衡·儒增:“云罇刻畫云雷之形?!?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爐》詩:“云雷縈帶古文章,子子孫孫永奉常?!?明 李東陽 《臺寺夏日》詩:“云雷畫壁丹青壯,神鬼虛堂世代遙?!?清 龔自珍 《偽鼎行》:“徒取云雷傅,汝敗漆朽壤?!?br />(3).易·屯:“《彖》曰:屯,剛?cè)崾冀欢y生,動乎險中,大亨貞?!卑矗?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屯》之卦象為《坎》《震》下,《坎》之象為云,《震》之象為雷。因以“云雷”喻險難環(huán)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道鐘《屯》《剝》,世屬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為丘行恭贊》序:“圣人創(chuàng)經(jīng)綸之業(yè),起草昧之時,云雷方興,《屯》難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br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棄疾 《沁園春·城中諸公載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詞:“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鄧廣銘 箋注:“意謂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預(yù)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將遭受拒絶也?!?br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經(jīng)綸?!?span id="9xthayr" class="book">《屯》之卦象是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動于下。按《象傳》以雨比恩澤,以雷比刑。謂君子觀此卦象和卦名,則善于兼用恩澤與刑罰,以經(jīng)緯國家。南史·張弘策樂藹等傳論:“ 藹 雖異帷幄之勛,亦讚云雷之業(yè),其當(dāng)官任事,寵秩不亦宜乎。”
(6).指經(jīng)緯治理國家的人。 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三:“廊廟佇徵于舊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問 《射虎》詩:“得意云雷捲勍敵,回頭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盧綸 《寄贈庫部王郎中》詩:“草木承風(fēng)偃,云雷施澤均。” 劉初棠 校注:“周易·上經(jīng)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艘子隇槔祝{(diào)聲以就平仄。”
(8).比喻波濤。波濤翻卷如云,奔騰之聲如雷,故稱。 宋 蘇軾 《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詩:“擘開翠峽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金 元好問 《鸛雀崖北龍?zhí)丁?/span>詩:“云雷皷飛浪,噴薄齊萬弩。”
《國語辭典》:禽獸(禽獸)  拼音:qín shòu
1.泛指各種飛禽走獸?!抖Y記。曲禮上》:「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禽獸逼人?!?br />2.比喻沒有人性的人。如:「衣冠禽獸」?!度辶滞馐贰返谝晃寤兀骸钢皇歉赣H在家患病,我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獸也不如?!?/div>
《國語辭典》:不義(不義)  拼音:bù yì
1.不合行為道德。《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不義而強,古人常有?!埂度龂萘x》第八回:「吾與黃祖心腹之交,舍之不義?!?br />2.不合行為道德的事?!蹲髠鳌k[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div>
《國語辭典》:昂藏  拼音:áng cáng
氣宇軒昂?!读凝S志異。卷一。葉生》:「天下之昂藏,淪落如葉生其人者,亦復(fù)不少?!?/div>
《國語辭典》:高誼(高誼)  拼音:gāo yì
行為高尚而有義氣?!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足下高誼,實在古人之上?!挂沧鳌父吡x」。
《漢語大詞典》:可者
指合乎要求的人。禮記·內(nèi)則:“異為孺子室於宮中,擇於諸母與可者,必求其寬裕慈惠溫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為子師?!?span id="vsnqrhq" class="book">《晏子春秋·雜下十三》:“子何為獨立而不憂?何不求四鄉(xiāng)之學(xué)士可者而與坐?” 宋 沈遼 《〈蘇州承天寺永安長老語錄〉序》:“余既從 江 、 吳 、 淮 、 楚 之士,相與往來,蓋已多矣。然其可者,纔二三人?!?/div>
分類:要求
《漢語大詞典》:近遠(yuǎn)(近遠(yuǎn))
(1).指親近或疏遠(yuǎn)的人。漢書·公孫弘傳:“其性意忌,外寬內(nèi)深。諸常與 弘 有隙,無近遠(yuǎn),雖陽與善,后竟報其過,殺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膠西 ,皆 弘 力也?!?br />(2).近處和遠(yuǎn)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颯秣建國:“進止威儀,近遠(yuǎn)取則。其王豪勇,鄰國承命?!?清 宋之繩 《梅花》詩:“漠漠凍云連近遠(yuǎn),荒荒野月照清寒。”
(3).謂遠(yuǎn)近的程度。 晉 木華 《海賦》:“徒識觀怪之多駭,乃不悟所歷之近遠(yuǎn)?!?span id="7jrfjpi"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李陵變文》:“ 李陵 問:‘火去此門近遠(yuǎn)?’左右報言:‘火去此間一里?!?宋 陳克 《謁金門》詞:“消息不知郎近遠(yuǎn),一春長夢見?!?br />(4).偏義復(fù)詞。謂遠(yuǎn)。 元 無名氏 《替殺妻》楔子:“不多近遠(yuǎn)有個員外,待要結(jié)義小人做兄弟。” 元 無名氏 《千里獨行》楔子:“[ 張虎 云:] 張飛 言道, 曹丞相 軍馬,偌近遠(yuǎn)來到這里,人困馬乏,他要今晚夜間,領(lǐng)兵來偷營刼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