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6,分12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無知
饑寒
有心
香火
大雅
作者
流離
羈旅
菩薩
金人
珠玉
明德
有德
流俗
供奉
《國語辭典》:無知(無知)  拼音:wú zhī
1.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段饔斡洝返谝晃寤兀骸覆恢趺礋o知,今日沖撞了大圣。」《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無知的孽障!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熟詩,也敢在老先生前賣弄。」
2.沒有感覺、知覺?!豆攘簜?。僖公十六年》:「石無知之物,鹢微有知之物。」
《國語辭典》:饑寒(飢寒)  拼音:jī hán
饑餓寒冷。比喻窮困而衣食不足?!稘h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高@老殘既無祖業(yè)可守,又無行當可做,自然『饑寒』二字漸漸的相逼來了。」
《國語辭典》:有心  拼音:yǒu xīn
1.懷有某種意念或想法?!对娊?jīng)。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埂都t樓夢》第九八回:「且黛玉已歸太虛幻境,汝若有心尋訪,潛心修養(yǎng),自然有時相見?!?br />2.故意、有意?!抖膛陌阁@奇》卷一二:「晦庵是有心尋不是的,來得急促。」《紅樓夢》第五一回:「不說咱們不識戥子,倒說咱們有心小器似的?!?/div>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點的香燈和蠟燭?!赌淆R書。卷四○。武十七王列傳。臨賀王子岳》:「延興建武中,凡三誅諸王,每一行事,高宗輒先燒香火,嗚咽涕泣?!埂都t樓夢》第五四回:「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點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燭。后多用以指子孫或文化的傳承者?!毒劳ㄑ浴>硪涣?。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員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絕了香火?!?br />3.廟寺中掌理燒香、點燈等雜務的人?!缎咽篮阊?。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父親秦良,十三歲上將他賣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br />4.盟誓。古人結盟,多設香火以告神?!侗饼R書。卷一。神武帝紀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慮也?』紹宗曰:『親兄弟尚爾難信,何論香火!』」
5.進香、朝拜之事。如:「這廟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緣(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結的緣分?!侗饼R書。卷三二。陸法和傳》:「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見主人應有報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閑實四上人見過〉詩:「臭帑世界終須出,香火因緣久愿同。」
《國語辭典》:大雅  拼音:dà yǎ
1.《詩經(jīng)》二雅之一。收詩三十一篇,多為王室貴族雅正的樂歌。相對于〈小雅〉而言?!对娊?jīng)。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2.性純正而有美德。如:「此次倡導禮貌運動,或有未盡事宜,敬請大雅之士指正!」《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3.風雅。如:「開個小玩笑,雖然無傷大雅,但仍應留意大家的觀感?!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五回:「像這種當個頑意兒,不必問他真的假的,倒也無傷大雅?!?/div>
《漢語大詞典》:作者
指工匠、役夫。韓非子·解老:“作者數(shù)搖徙則亡其功?!?span id="ktj5rni" class="book">《史記·平準書》:“當是時, 漢 通 西南夷 道,作者數(shù)萬人?!?span id="8mkyocf" class="book">《隋書·楊素傳》:“尋令 素 監(jiān) 仁壽宮 , 素 遂夷山堙谷,督役嚴急,作者多死?!?/div>
《國語辭典》:流離(流離)  拼音:liú lí
1.流亡離散?!稘h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涂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shù)。」?jié)h。李陵答蘇武書〉:「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br />2.光采絢爛的樣子?!稘h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曳紅采之流離兮,飏翠氣之冤延。」?jié)h。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彤彩之飾,徒何為乎?浩浩涆涆,流離爛漫。」
3.眼淚、汗水、血等液體滴流的樣子。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谷龂?。嵇康 養(yǎng)生論:「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埂度龂?。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br />4.一種青色寶石。明。周嬰《卮林。卷六。通焦。離有十六義》:「〈西域傳〉曰:『罽賓國出珊瑚、虎魄、流離。孟康曰:『流離,青色如玉?!弧挂沧鳌歌盗麟x」、「琉璃」。
5.鳥名。梟鳥?!对娊?jīng)。邶風。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jié)h。毛亨。傳:「流離,鳥也。少好長丑,始而愉樂,終以微弱?!固???追f達。疏:「陸璣云:『流離,梟也?!弧埂墩滞?。木部》:「梟,鳥生炎州,母嫗子百日,羽翼長,從母索食,食母而飛。關西名流離?!挂卜Q為「角鴟」、「貓頭鷹」、「鵂鹠」、「鴟鵂」。
《國語辭典》:羈旅(羇旅)  拼音:jī lǚ
1.寄身外鄉(xiāng)作客?!冻o。宋玉。九辯》:「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挂沧鳌噶b旅」。
2.寄居他鄉(xiāng)的旅客。《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羈旅?!挂沧鳌噶b旅」。
《國語辭典》:羈旅(羈旅)  拼音:jī lǚ
1.寄居他鄉(xiāng)。唐。戴叔倫 客夜與故人偶集詩:「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聊齋志異。卷一。嬌娜》:「羈旅之人,誰作曹丘者?」也作「羈旅」。
2.寄身他鄉(xiāng)的旅客。《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二》:「羈旅無疇匹,俛仰懷哀傷?!挂沧鳌噶b旅」。
《國語辭典》:菩薩(菩薩)  拼音:pú sà
1.佛教用語。梵語bodhisattva的音譯,全名為「菩提薩埵」,意譯作覺有情。其義有二:一、專指成佛前的悉達多太子。《修行本起經(jīng)。卷下》:「菩薩見此眾生品類,展轉相吞,慈心憫傷,即于樹下得第一禪?!苟⒅妇邆渥岳?、利他的大愿,追求無上覺悟境界,并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眾生。菩薩所覺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羅漢之上?!斗鹫f十地經(jīng)》卷二:「菩薩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舍意樂已,為欲救拔一切有情,轉更訪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埂冻蹩膛捏@案奇》卷八:「弟子虔誠拜禱,伏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使夫妻得相見?!?br />2.尊稱樂善好施的好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廣東家里,他家親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謝了老爺?shù)亩鞯?;又都磕小的頭,叫小的是『菩薩』?!?/div>
《國語辭典》:金人  拼音:jīn rén
1.金屬鑄成的人像?!犊鬃蛹艺Z。卷三。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文選。賈誼。過秦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br />2.佛像。《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擊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馀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后漢書。卷八八。西域傳。天竺傳》:「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
3.宋人稱金國的人民為「金人」。
《國語辭典》:珠玉  拼音:zhū yù
1.珠寶和玉石?!肚f子。讓王》:「事之以珠玉而不受?!埂痘茨献?。齊俗》:「珠玉尊則天下爭矣?!?br />2.比喻文詞的富麗華美。唐。杜甫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詩:「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一折:「妾身與相公成此親事,或詩或詞,求一首珠玉?!?br />3.比喻人的儀態(tài)華貴。參見「珠玉在側」條。
《國語辭典》:明德  拼音:míng dé
崇高顯明的德性。《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南朝梁。丘遲 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吊民弗汭,伐罪秦中?!?/div>
《國語辭典》:有德  拼音:yǒu dé
1.躬行有得?!吨芏Y。春官。大司樂》:「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br />2.行事忠厚有道德?!都t樓夢》第五七回:「二則別人之父母皆年高有德之人,獨他父母偏是酒糟透之人。」
《國語辭典》:流俗  拼音:liú sú
1.流行于社會上的風俗習慣?!抖Y記。射義》:「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脩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埂睹献印1M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2.世俗的人?!段倪x。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五》:「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
《國語辭典》:供奉  拼音:gòng fèng
1.供養(yǎng)、侍奉。如:「他努力賺錢來供奉雙親?!埂端问?。卷一二一。禮志二十四》:「又有步擊者,乘驢騾擊者,時令供奉者朋戲以為樂云?!?br />2.指以文學、姿色、特殊技藝被召入內廷任職、侍奉帝王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管領煙花,銜名供奉。」
3.特指貢獻給帝王。宋。曾慥《高齋漫錄》:「今人秘色磁器,世言錢氏有國曰,越州燒進為供奉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