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jiǎn)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75—? 【介紹】: 清江蘇昭文人,字振南,號(hào)天池山人。性嗜畫,善鑒別古跡真?zhèn)?。所居臨街小樓,收藏古今名跡甚富。與同邑馬元馭等人友善。曾撰《海虞畫苑略》,書未成而卒,由其子元傅續(xù)成。
《國語辭典》:人魚(人魚)  拼音:rén yú
1.儒艮的別名。參見「儒艮」條。
2.鯢魚的別名。參見「鯢魚」條。《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其中多人魚。」晉。郭璞。注:「或曰:『人魚即鯢也,似鲇而四足,聲如小兒啼。』」
3.傳說中人身魚尾的生物,其容貌美麗?!短熘杏洝肪砦辶夺蕻愑洝罚骸干持杏幸粙D人,紅裳雙袒,髻鬟亂肘,微有紅鬣,查命水工以篙擔(dān)水中,勿令傷婦人,得水偃仰,復(fù)身望查,拜手感舞而沒。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此何物?』查曰:『此人魚也!』」
《漢語大詞典》:人魚膏(人魚膏)
鯢魚的脂膏,可以點(diǎn)火照明。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張守節(jié) 正義引《異物志》:“人魚似人形,長(zhǎng)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魚,鋸材木入。項(xiàng)上有小穿,氣從中出。 秦始皇 冢中以人魚膏為燭,即此魚也。出 東海 中,今 臺(tái)州 有之?!?/div>
《國語辭典》:美人魚(美人魚)  拼音:měi rén yú
1.戲曲劇目。內(nèi)容敘述海盜倫貴福假冒清高宗,至九龍嶺太陽庵誘騙庵主劍俠廣慈的女弟子妙華,并誆取三寶。八大劍俠與甘鳳池得知此事后,設(shè)計(jì)令妙華至倫島,里應(yīng)外合以破島,并奪回三寶。
2.海牛的別名。參見「海?!箺l。
3.儒艮的別名。參見「儒艮」條。
4.神話中生活在海里的人身魚尾生物。傳說美人魚利用她的美貌和歌聲吸引行使船只的注意,使水手們被她歌聲所迷惑而誤撞礁石,沉沒海中。以美人魚為故事題材的文學(xué)、詩歌很多,其中以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人魚公主」最為著名;在丹麥的海邊還有一座石雕的美人魚。
《漢語大詞典》:人魚膏(人魚膏)
鯢魚的脂膏,可以點(diǎn)火照明。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張守節(jié) 正義引《異物志》:“人魚似人形,長(zhǎng)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魚,鋸材木入。項(xiàng)上有小穿,氣從中出。 秦始皇 冢中以人魚膏為燭,即此魚也。出 東海 中,今 臺(tái)州 有之。”
《國語辭典》:食人魚(食人魚)  拼音:shí rén yú
動(dòng)物名。鯉魚目食人魚科。約有十八種,但僅四種能為害人畜。長(zhǎng)約二十五公分,體型圓胖豐滿,背部為橄欖綠至藍(lán)黑色,兩顎寬廣有力,牙齒呈三角形,尖銳鋒利,上下齒能緊密咬合攫取獵物。生性兇猛,常成群出現(xiàn),以小魚為主食,亦攻擊落水的禽獸。
《國語辭典》:鮫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傳說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魚。善織絹紗。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jī)。其眼泣,則能出珠?!?/div>
《漢語大詞典》:龍魚(龍魚)
(1).即龍鯉。一說指鯢魚,人魚。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一曰鰕?!?郭璞 注:“或曰:龍魚似貍,一角?!?郝懿行 箋疏:“龍魚, 郭氏 《江賦》作龍鯉, 張衡 《思玄賦》仍作龍魚……貍當(dāng)為鯉,字之譌?!?袁珂 校注:“龍魚,疑即《海內(nèi)北經(jīng)》所記陵魚,蓋均神話傳説中人魚之類也?!?唐 韓愈 《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鵠。” 元 呂誠 《南??谔?hào)》之二:“船來爭(zhēng)市龍魚鮓,客至先需荔子盤?!眳⒁姟?龍鯉 ”。
(2).古國名。文選·張衡〈思玄賦〉:“超 軒轅 於西海兮,跨 汪氏 之 龍魚 ?!?張銑 注:“ 軒轅 、 汪氏 、 龍魚 ,皆國名?!?br />(3).道教符箓。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龍魚字 暘谷 傳書,蝌蚪文傳桑授道。”
《漢語大詞典》:龍鯉(龍鯉)
指穿山甲。又稱鯪鯉。文選·郭璞〈江賦〉:“龍鯉一角,奇鶬九頭?!?李善 注:“山海經(jīng)曰:‘龍鯉陵居,其狀如鯉。’或曰:‘龍魚一角也?!卑?,今本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作“龍魚”,《海內(nèi)北經(jīng)》作“陵魚”。參閱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鱗一·鯪鯉。
《漢語大詞典》:淵客(淵客)
(1).船夫。文選·張協(xié)〈七命〉:“淵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李善 注:“淵客,習(xí)水者也?!?br />(2).鮫人。古代神話中的人魚。文選·左思〈吳都賦〉:“泉室潛織而卷綃,淵客慷慨而泣珠?!?李善 注引 劉逵 曰:“俗傳鮫人從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積日賣綃。綃者,竹孚俞也。鮫人臨去,從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滿盤,以與主人?!?/div>
《漢語大詞典》:蛟魚(蛟魚)
(1).傳說中的人魚。蛟,通“ 鮫 ”。《孝經(jīng)援神契》:“蛟珠, 宋 曰:‘蛟魚之珠,有光輝,可以飾旗。’”
(2).即鯊魚。蛟,通“ 鮫 ”。 南朝 梁 江淹 《渡泉嶠出諸山之頂》詩:“鷹隼既厲翼,蛟魚亦曝鰓?!?明 唐順之 《送第上人度海謁觀音大士序》:“以 補(bǔ)陀 之眇然大洋之外,絶不見蹤影,至使其徒莫不翕然醉心焉,不憚驚波之險(xiǎn),颶母蛟魚之毒,冀一至焉而后為快?!?br />(3).蛟與魚。 南朝 梁 任昉 《禪梁冊(cè)》:“鐘石畢變,事表於遷 虞 ;蛟魚并出,義彰於事 夏 ?!?span id="9hjb7g4" class="book">《南史·陳紀(jì)上·武帝》:“蛟魚并見,謳歌攸屬?!?/div>
分類:鯊魚人魚
《漢語大詞典》:人膏
(1).人魚的脂膏。漢書·劉向傳:“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石槨為游館,人膏為燈燭?!眳⒁姟?人魚膏 ”。
(2).人的脂膏。 清 卓爾堪 《過衢州戰(zhàn)場(chǎng)示弟坦兼憶亡友》詩:“橘傷樵斧林重茂,地飲人膏草尚肥。戰(zhàn)罷問誰歸衣錦,全身千古一荷衣。”
分類:人魚脂膏
《漢語大詞典》:人魚膏(人魚膏)
鯢魚的脂膏,可以點(diǎn)火照明。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張守節(jié) 正義引《異物志》:“人魚似人形,長(zhǎng)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魚,鋸材木入。項(xiàng)上有小穿,氣從中出。 秦始皇 冢中以人魚膏為燭,即此魚也。出 東海 中,今 臺(tái)州 有之?!?/div>
《漢語大詞典》:陵魚(陵魚)
(1).古代種族名。呂氏春秋·恃君:“ 非濱 之東, 夷穢 之鄉(xiāng), 大解 、 陵魚 、 其 、 鹿野 、 搖山 、 揚(yáng)島 、 大人 之居,多無君?!?陳奇猷 校釋:“‘ 大解 、 陵魚 ……’當(dāng)為種族名。 沈 ( 沈祖緜 )所引山海經(jīng)之‘大蟹’、‘陵魚’,逸周書之‘大蟹’,《天問》之‘鯪魚’,《吳都賦》之‘陵鯉’,皆係怪物之稱,與此文不相蒙?!?br />(2).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魚。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袁珂 校注:“楚辭·天問云:‘鯪魚何所?’ 劉逵 注《吳都賦》引作‘陵魚曷止’,即人魚也?!?/div>
分類:種族人魚
《漢語大詞典》:航跡
船舶、艦艇、魚雷航行時(shí)在水面所留下的痕跡,戰(zhàn)斗中可根據(jù)敵人艦艇航跡發(fā)現(xiàn)敵人或根據(jù)敵人魚雷航跡避開魚雷攻擊
飛機(jī)、火箭等飛行器在空中或空間中形成或遵循的飛行軌跡
飛機(jī)在地球表面之上的實(shí)際軌跡,或其圖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