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民心不壹  拼音:mín xīn bù yī
人民心意不同。《左傳。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類,官職不則,同始異終,胡可常也?!?/div>
《國語辭典》:民心趨向(民心趨向)  拼音:mín xīn qū xiàng
人民心意的傾向。如:「施政當以民心趨向做參考,否則容易背離民意。」
《國語辭典》:民謠歌曲(民謠歌曲)  拼音:mín yáo gē qǔ
在民間普遍流行,表現(xiàn)各地人民的生活情感,富原始、純樸的鄉(xiāng)土風味的歌曲。也稱為「民歌」。
《國語辭典》:民意機關(民意機關)  拼音:mín yì jī guān
代表人民心意的機構,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民意代表組成。如立法院、縣市議會等。如:「人民對國家政策、公共利益或其權益的維護,可向民意機關等提出請愿。」
《國語辭典》:民意向背  拼音:mín yì xiàng bèi
人民心意的擁護或反對。如:「民意向背,可以看出施政的得失。」
《國語辭典》:民怨盈涂(民怨盈涂)  拼音:mín yuàn yíng tú
滿路都可聽到民怨,形容人民怨恨到達極點。《宋書。卷七四。列傳。臧質》:「敗道傷俗,悖亂人神,民怨盈涂,國謗彌歲?!?/div>
《國語辭典》:民為邦本(民為邦本)  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宋。陸九淵〈與陳倅書〉:「民為邦本,誠有憂國之心,肯日蹙其本而不之恤哉?」也作「民惟邦本」。
《國語辭典》:民惟邦本  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書經。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元史。卷一三○。阿魯渾薩理傳》:「民惟邦本,傷本以斂怨,亦非宰相福也?!挂沧鳌该駷榘畋尽?。
《國語辭典》:民間團體(民間團體)  拼音:mín jiān tuán tǐ
人民基于志趣、信仰、理念、地緣、血緣、職業(yè)相同等而組成之非官方團體。
《國語辭典》:民力凋弊  拼音:mín lì diāo bì
人民生活困窮。漢。荀悅《前漢紀。武帝紀四》:「當武帝之世,賦役煩眾,民力凋弊?!挂沧鳌该裆鷱帧?。
《國語辭典》:民窮財匱(民窮財匱)  拼音:mín qióng cái kuì
人民困窮,財物匱乏?!肚迨犯?。卷四五四。長庚傳》:「當此民窮財匱之時,尤不可輕戰(zhàn)。」也作「民窮財盡」。
《國語辭典》:民權運動(民權運動)  拼音:mín quán yùn dòng
人民為爭取應有的權利而發(fā)起的運動,其訴求強調人人平等的政治權利應由法律所保障。尤指西元1960年代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該運動影響甚鉅,日后世界各地的民權運動,從政治平權到性別平權、經濟、族群與文化等各種權利的爭取,皆受其啟發(fā)。
《國語辭典》:民生凋敝  拼音:mín shēng diāo bì
人民的生活困苦。如:「這座城市在幾經戰(zhàn)亂后,民生凋敝,百廢待舉?!埂睹魇?。卷一。太祖本紀一》:「東南久罹兵革,民生凋敝,吾甚憫之?!?/div>
《國語辭典》:民生彫敝  拼音:mín shēng diāo bì
人民生活困窮?!肚迨犯濉>矶?。洪承疇傳》:「目擊民生彫敝及土司降卒,尚懷觀望?!挂沧鳌该窳Φ虮住埂?/div>
《國語辭典》:民生涂炭(民生涂炭)  拼音:mín shēng tú tàn
形容人民生活疾苦。元。鄭光祖《伊尹耕莘。楔子》:「不脩德政,暴戾頑狠,諸侯多叛,至于禽鳥走獸不安,民生涂炭。」也作「生靈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