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00,分40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國花
氓隸
全民
司地
暴政
寧民
蝥賊
牖民
史詩
遐氓
民行
跳月
民聲
民靈
大司徒
《國語辭典》:國花(國花)  拼音:guó huā
代表國家的花朵??梢燥@示國性,凸顯民族精神,如我國的梅花、英國的薔薇、法國的百合等。
《國語辭典》:氓隸(氓隸)  拼音:máng lì
百姓。也作「萌隸」。
《國語辭典》:全民  拼音:quán mín
全體人民。如:「維護(hù)社會安全,打擊犯罪,須賴全民共同參與?!?/div>
《漢語大詞典》:司地
掌管有關(guān)土地人民的事務(wù)。國語·楚語下:“ 顓頊 受之,乃命南正 重 司天以屬神,命火正 黎 司地以屬民,使復(fù)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絶地天通?!?韋昭 注:“司,主也?!?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我大 周 之創(chuàng)業(yè)也,南正司天,北正司地?!?/div>
《國語辭典》:暴政  拼音:bào zhèng
專制暴虐的統(tǒng)治。如:「暴君必滅,暴政必亡。」《禮記。儒行》:「雖有暴政,不更其所?!?/div>
《漢語大詞典》:寧民(寧民)
安民,使人民安定。語出周禮·天官·小宰:“二曰教職,以安邦國,以寧萬民,以懷賓客?!?span id="f1rubnu" class="book">《淮南子·泰族訓(xùn)》:“故為治之本,務(wù)在寧民,寧民之本,在於足用?!?span id="dhnuxjb"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jì)中》:“民懷思本之心,經(jīng)略之圖,日不暇給,是以寧民綏治,猶有未遑?!?/div>
《國語辭典》:蝥賊(蝥賊)  拼音:máo zé
專吃禾稼的害蟲。比喻敗類、禍害的意思。《左傳。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闕剪我公室,傾覆我社稷,帥我蝥賊以來,蕩搖我邊疆。」也作「蟊賊」。
《國語辭典》:牖民  拼音:yǒu mín
開通民智?!对娊?jīng)。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塤如篪?!?/div>
《國語辭典》:史詩(史詩)  拼音:shǐ shī
以敘述歷史或當(dāng)代人物事件為內(nèi)容的詩歌。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木蘭詩〉、〈孔雀東南飛〉,西洋荷馬的〈伊利亞德〉、〈奧德賽〉等,均屬此類體裁。也稱為「敘事詩」。
《漢語大詞典》:遐氓
邊遠(yuǎn)地區(qū)的人民。 唐 于邵 《唐檢校右散騎常侍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頌序》:“利澤施於裔土,美化被乎遐甿?!?宋 范成大 《曉出北郊》詩:“遐甿病瘠土,不肯昏作勞?!?/div>
《漢語大詞典》:民行
人民的行為。易·繫辭下:“因貳以濟(jì)民行,以明失得之報。”晏子春秋·問下二五:“政教錯,而民行有倫矣?!?/div>
分類:民行人民
《國語辭典》:跳月  拼音:tiào yuè
苗、彝族習(xí)俗。每年春季或節(jié)日慶典的夜晚,男女盛裝歌舞慶祝,未婚者吃蘆笙以和歌辭,于舞宴中擇偶求婚,稱為「跳月」。
《國語辭典》:民聲(民聲)  拼音:mín shēng
1.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抖Y記。樂記》:「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br />2.人民的言論。即社會輿論。如:「民聲沸騰」。
《漢語大詞典》:民靈(民靈)
(1).人和神。《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詩》:“民靈騫都野,鱗翰聳淵丘。” 李周翰 注:“民靈,人神也?!?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發(fā)徐州三五教》:“況稱兵 江 漢 之上,圖釁廟闕之下,惡熾罪盈,民靈所絶?!?br />(2).人民,民眾。 宋 范仲淹 《新定感興》詩之三:“風(fēng)物皆堪喜,民靈獨(dú)可哀,稀逢賢太守,多是謫官來?!?宋 沈遘 《賀冬表》詩之二:“天瑞來格,民靈樂胥。”
《國語辭典》:大司徒  拼音:dà sī tú
職官名。周代為掌教化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漢。光武帝〈臨淄勞耿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dāng)詔大司徒釋其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