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9—1094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完夫。胡宿侄。仁宗嘉祐四年進士。神宗時累官同知諫院,反對王安石用李定為御史,出通判真州。哲宗元祐初,累進給事中、御史中丞,進《君子無黨論》,拜尚書右丞。劉安世等合攻之,出知陳州,徙成都府,蜀人安其政。召為禮部尚書,遷吏部。卒謚簡修,一曰修簡。
全宋詩
胡宗愈(一○二九~一○九四),字完夫,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宿從子。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為集賢校理(《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神宗立,遷同知諫院。熙寧三年(一○七○)落職通判真州(同上書卷二一二),一說商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五之三二)。七年,通判蘇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八)。元豐三年(一○八○)為開封府推官,改知蔡州(同上書卷三○五)。哲宗元祐初拜給事中,進御史中丞。四年(一○八九),出知陳州。五年,徙成都府(同上書卷四二三、四三八)。六年,還為吏部尚書。紹圣元年,知定州(《宋會要輯稿》禮四一之四六)未行,卒,年六十六。事見《東都事略》卷七一《胡宿傳》,《宋史》卷三一八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一六五○
胡宗愈(一○二九——一○九四),字完夫,胡宿從子,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嘉祐中舉進士甲科,歷光祿丞、集賢校理、史館檢討、同知諫院。因反對王安石用人,出通判真州。后提點河?xùn)|刑獄,復(fù)為開封府推官、吏部右司郎中。元祐初,進起居郎、中書舍人、給事中、御史中丞。具《君子無黨論》以進,拜尚書右丞。后罷為資政殿學(xué)士、知陳州。徙成都府,蜀人安其政。乃為禮部尚書,遷吏部。卒,年六十六。《宋史》卷三一八《胡宿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0—1136 【介紹】: 宋襄州鄧城人,字覺民。徽宗宣和三年上舍及第。累遷右諫議大夫。欽宗靖康初,力主割棄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高宗建炎四年,上言裂河南、江北數(shù)十州地為藩鎮(zhèn),付以兵權(quán)。由參知政事遷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檜自金歸,力薦其忠。紹興元年,為秦檜所排擠,罷相,知溫州,退居天臺。
全宋詩
范宗尹(一○九八~一一三六)字覺民,鄧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仙岬堑?,累遷侍御史、右諫議大夫,罷歸。張邦昌僭位,復(fù)其職,遣詣康王勸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出知舒州,又以受偽命事責(zé)置鄂州。后召為中書舍人,遷御史中丞,拜參知政事。四年,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御營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三)。紹興初為秦檜所擠,落職知溫州。六年,退居天臺,卒,年三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二、《嘉定赤城志》卷三四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四二五一
范宗尹(一一○○——一一三六),字覺民,襄陽鄧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遷侍御史、右諫議大夫,請棄三鎮(zhèn)以紓禍,坐罷。張邦昌僭位,復(fù)其職。建炎初出知舒州,以言者論其嘗受偽命,責(zé)置鄂州。后召為中書舍人,遷御史中丞。三年,拜參知政事,次年繼呂頤浩為相,累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紹興初罷,以觀文殿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沈與求劾之,落職,未幾命知溫州。退居天臺,六年八月卒,年三十七。謚宗肅。《宋史》卷三六二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吳宗旦,宜興(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清嘉慶《宜興縣志》卷七)。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除大理評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二一)。淳熙元年(一一七四),知開州(同上書選舉二二之一)。八年,入為刑部員外郎(同上書選舉二二之四)。十年,遷大理少卿(同上書職官二四之三六)。光宗紹熙中出為廣西提刑、江西提刑(同上書職官七三之七、食貨二八之三○)。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講(同上書職官六之七一)。三年,以刑部侍郎兼直學(xué)士院(《宋中興學(xué)士院題名錄》卷二八)。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八二七
吳宗旦,字宜之,常州宜興(今江蘇宜興)人。舉進士第。乾道中為大理評事。淳熙初知開州,入朝為大理少卿,遷正卿。淳熙十二年,為言者所劾,降兩官放罷。出為嘉州路運判,遷提刑。紹熙初,除廣西提刑,徙江西,知舒州。慶元初為中書舍人,遷刑部侍郎、直學(xué)士院,以阿附宦者王德謙,旋黜。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八,《宋史》卷三七,《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五,《攻愧集》卷三五,雍正《廣西通志》卷五一。
石宗萬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六七二
石宗萬,字升之,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或作新昌(今浙江新昌)人。淳熙十四年進士。開禧初為淳安縣令。嘉定中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升中書舍人,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八年十月,任兵部侍郎。見《宋會要輯稿》食貨一八之二五、選舉六之一二、崇儒七之三三,《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萬歷《新昌縣志》卷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宋登科記考
字升之。紹興府嵊縣(一作新昌縣)(今浙江紹興嵊州)人。淳熙十四年(1187年)進士。
《漢語大詞典》:人宗
眾人的楷模。謂受人尊崇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資敬?!?唐 楊炯 《〈王勃集〉序》:“抑惟邦彥,是曰人宗,絶六藝以成能,兼百行而為德?!?/div>
《國語辭典》:貴族(貴族)  拼音:guì zú
貴顯的世族。歐洲古代及中世紀有貴族、平民的分別,貴族為政治上的特權(quán)階級,如皇族、領(lǐng)主等。
《漢語大詞典》:大家數(shù)(大家數(shù))
為人宗尚的名家?guī)煼ā?宋 劉克莊 《江西詩派小序·山谷》:“至 六一 、 坡公 ,巍然為大家數(shù),學(xué)者宗焉?!?/div>
《漢語大詞典》:貴宗(貴宗)
(1).猶貴族。《文選·曹植〈求通親親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遺,歲得再通,齊義於貴宗,等惠於百司。” 呂延濟 注:“貴宗,謂外戚及諸公也?!?span id="ivctbtp" class="book">《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謂貴戚及公卿之族也?!?元 虞集 《史夫人墓志銘》:“及長而嬪,遭時易代,雖于貴宗,弗與盛會?!?span id="rjvdaxy" class="book">《元史·世祖紀十一》:“諸王 勝納合兒 印文曰‘皇姪貴宗之寶’,寶非人臣所宜用,因其分地改為‘濟南王印’為宜?!眳⒁姟?貴族 ”。
(2).稱他人宗族的敬語。 清 顧炎武 《答人書》:“貴宗為 周 康叔 之后,令曾祖 念劬先生 分符 濟 北,去后歌思循吏之聲,自足傳于百代。”
《國語辭典》:貴族(貴族)  拼音:guì zú
貴顯的世族。歐洲古代及中世紀有貴族、平民的分別,貴族為政治上的特權(quán)階級,如皇族、領(lǐng)主等。
《漢語大詞典》:文章宗匠
為人宗仰的文章巨匠。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五代:“而獨稱 王仁裕 、 和凝 為文章宗匠,以饒著作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