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遺放(遺放)
(1).指遺逸散失之人事和物件。 宋 蘇轍 《京西北路轉(zhuǎn)運使題名記》:“﹝ 陳知儉 ﹞復(fù)為副使,以領(lǐng)北道,始終勞瘁,寘功最力,將刻名于石,以貽厥后,而顧瞻前人,泯焉未紀,乃按典籍,以求遺放?!?宋 蘇轍 《乞御制集敘狀》:“臣等頃被旨編次 神宗皇帝 御製文集,檢尋遺放,緜歷歲時。”
(2).指棄置未用之人才。 宋 蘇轍 《呂大邡中書侍郎》:“網(wǎng)羅遺放而奬任勛舊,崇尚寬簡而慎守典刑。”
《國語辭典》:活死人  拼音:huó sǐ rén
罵人的話。稱毫無生氣的人。如:「年輕人應(yīng)該朝氣蓬勃,英姿煥發(fā),怎么可以無精打采,像個活死人呢?」
《國語辭典》:引證  拼音:yǐn zhèng
援引事實、法條或別人的言論做為根據(jù)?!赌鲜?。卷二二。王曇首傳》:「每博議引證,先儒罕有其例?!?/div>
《漢語大詞典》:貴忙(貴忙)
稱他人事多的敬語。俗謂貴人多忙。 茅盾 《追求》二:“昨天下午我們都在同學(xué)會里等你,直到天黑也不見你的影子;你真的貴忙哩!”
《國語辭典》:有著落  拼音:yǒu zhuó luo
事情有了結(jié)果或依據(jù)。如:「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尋訪多時的親人終于有著落了。」《通俗常言疏證。人事。有著落》引《朱子語錄》:「大抵看道理,要看得他分合各有著落,方是仔細?!?/div>
《漢語大詞典》:絀陟(絀陟)
謂人事之降升。絀,通“ 黜 ”。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考功名:“天子歲試天下,三試而一考,前后三考而絀陟,命之曰計?!?span id="ammgyoa"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劉馥傳》:“年從十五,皆入太學(xué)。明制絀陟榮辱之路?!?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二:“賞罰絀陟,立見榮辱;生死窮通,互分得失?!?/div>
分類:人事
《漢語大詞典》:建除家
古代稱以觀天象占測人事吉兇禍福為職業(yè)的人。史記·日者列傳褚少孫論:“ 孝武帝 時,聚會占家問之:某日可取婦乎?五行家曰可,堪輿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叢辰家曰大兇,歷家曰小兇……辯訟不決?!眳⒁姟?建除 ”。
《漢語大詞典》:建除
古代術(shù)數(shù)家以為天文中的十二辰,分別象征人事上的建、除、滿、平、定、執(zhí)、破、危、成、收、開、閉十二種情況。后因以“建除”指根據(jù)天象占測人事吉兇禍福的方法。《淮南子·天文訓(xùn)》:“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生;午為定,未為執(zhí),主陷;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戌為成,主少德;亥為收,主大德;子為開,主太歲;丑為閉,主太陰?!?清 錢塘 淮南天文訓(xùn)補注:“此建除法也……建除有二法,越絶書從歲數(shù),《淮南書》漢書從月數(shù),后人惟用月也。”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夫不事前識,則卜筮廢,圖讖斷,建除、堪輿、相人之道黜矣。”
《漢語大詞典》:五行家
古代以五行說解釋人事和宇宙現(xiàn)象的一種學(xué)派。后亦以稱星相卜筮之士。史記·日者列傳褚少孫論:“ 孝武帝 時,聚會占家問之,某日可取婦乎?五行家曰可,堪輿家曰不可……辨訟不決?!币嗍∽鳌?五家 ”。后漢書·桓郁傳:“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李賢 注:“ 華嶠 曰‘帝自制《五行章句》’,此言‘五家’,即謂五行之家也。”
《漢語大詞典》:形想
古代迷信,以日月光照、星辰云氣的形象和色彩以附會人事,辨吉兇。周禮·春官·眡祲“眡祲掌十煇之灋……十曰想” 漢 鄭玄 注:“想,雜氣有似,可形想。” 賈公彥 疏:“以其云氣雜,有所相似,故可形想。”隋書·天文志下:“周禮眡祲氏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兇……十曰想,謂氣五色,有形想也:青饑,赤兵,白喪,黑憂,黃熟?;蛟?,想,思也,赤氣為人獸之形,可思而知其吉兇?!?/div>
《漢語大詞典》:識乘除(識乘除)
謂理解人事的盛衰變化。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一折:“我從今見盈虛,識乘除?!?/div>
《漢語大詞典》:馬禍(馬禍)
馬的異常現(xiàn)象。迷信者用以附會人事,以為災(zāi)禍之兆。漢書·五行志下之上:“皇之不極,是謂不建……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六:“ 秦孝公 二十一年,有馬生人。 昭公 二十年,牡馬生子而死。 劉向 以為皆馬禍也?!?span id="mmqqaay" class="book">《隋書·五行志下》:“ 侯景 僭尊號於 江 南,每將戰(zhàn),其所乘白馬長鳴蹀足者輙勝,垂頭者輙不利。 西州 之役,馬臥不起, 景 拜請,且箠之,竟不動。近馬禍也……故馬為怪, 景 因此大敗。”
《國語辭典》:經(jīng)讖(經(jīng)讖)  拼音:jīng chèn
以經(jīng)書的義理輔證讖緯之說,附會人事,以推究災(zāi)異祥瑞、天人感應(yīng)的迷信思想?!逗鬂h書。卷二九。郅惲傳》:「猶以惲據(jù)經(jīng)讖,難即害之?!?/div>
《國語辭典》:應(yīng)接不暇(應(yīng)接不暇)  拼音:yìng jiē bù xiá
形容美景繁多,令人目不暇給。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yīng)接不暇。」后亦用以比喻人事物繁多紛至,令人窮于應(yīng)付。《文明小史》第四二回:「那些學(xué)堂里的學(xué)生,你也去買,我也去買,真正是應(yīng)接不暇,利市三倍?!挂沧鳌附討?yīng)不暇」。
《漢語大詞典》:貞元舊譜(貞元舊譜)
唐 劉禹錫 《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休唱 貞元 供奉曲,當時朝士已無多?!焙笠浴柏懺f譜”謂時移世易,人事已非。 元 盧摯 《鵲橋仙》詞:“江山畫圖,樓臺煙雨,滿意云間金縷。饒他 蘇小 更風(fēng)流,便怎似、 貞元 舊譜?!?/div>
分類:人事
《國語辭典》:吞舟之魚(吞舟之魚)  拼音:tūn zhōu zhī yú
能吞舟的大魚。語出《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后比喻犯大罪的人。《史記。卷一二二??崂魝?。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樸,網(wǎng)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