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四海他人
謂沒有親戚關系。 元尚仲賢《三奪槊》第三折:“俺雖然是舊忠臣,則是四海他人,比他是龍子龍孫……他每親的到頭來也則是親?!?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他須是一枝一葉,俺須是四海他人。”
分類:有親親戚
《漢語大詞典》:一門子(一門子)
(1).猶言一房;一家。指宗族親戚。紅樓夢第八回:“他是你那一門子的‘奶奶’,你們這么孝敬他?”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二:“不明不白,知道他們是哪一門子的親戚!”
(2).猶一種,指某一類事。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今日又不是初一十五,又不是什么三災呀八難的,可吃的是哪一門子的齋呢!”
《漢語大詞典》:先親后不改(先親後不改)
謂先輩結(jié)成的親戚關系,后輩應予保持。《金瓶梅詞話》第六二回:“這出月初一日,是 喬 親家 長姐 生日,咱也還買分禮兒送了去。常言‘先親后不改’,莫非咱家孩兒沒了,斷了禮,不送了?!?span id="f52spld"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露著你們‘先親后不改’,欺負我老邁無能!”
《國語辭典》:內(nèi)外姻黨(內(nèi)外姻黨)  拼音:nèi wài yīn dǎng
和父母親有血統(tǒng)關系的親戚。唐?;矢γ丁度?。卷上。王知古為狐招婿》:「食畢,保母復問知古世嗣宦族及內(nèi)外姻黨,知古具言之?!?/div>
《國語辭典》:攀親引戚(攀親引戚)  拼音:pān qīn yǐn qī
套拉親戚關系。如:「他一直攀親引戚,還不是想撈點好處。」
分類:拉親親戚
《國語辭典》:親上作親(親上作親)  拼音:qīn shàng zuò qīn
原為親戚,又再結(jié)姻親?!?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的事,老太太總是要親上作親的,憑誰來說親橫豎不中用?!挂沧鳌赣H上成親」。
《國語辭典》:親疏遠近(親疏遠近)  拼音:qīn shū yuǎn jìn
血緣及親戚關系的厚薄濃淡。《紅樓夢》第五回:「視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無親疏遠近之別?!?/div>
《國語辭典》:親上加親(親上加親)  拼音:qīn shàng jiā qīn
原為親戚,又再結(jié)姻親?!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李尚書既做了天祐舅子,又做了天錫中表聯(lián)襟,親上加親,十分美滿。」《文明小史》第四○回:「你見姑太太,只說我們太太極愿意結(jié)這頭親事的,為的是親上加親?!挂沧鳌赣H上成親」。
《國語辭典》:親朋好友(親朋好友)  拼音:qīn péng hǎo yǒu
泛指所有的親戚、朋友。如:「本店開張之日,希望各位親朋好友都能光臨指教?!?/div>
分類:親戚朋友
《國語辭典》:親家禮道(親家禮道)  拼音:qìng jia lǐ dào
有親戚關系。《西游記》第九十四回:「八戒道:『沒事!沒事!我們與他親家禮道的,他便不好生怪?!弧?/div>
分類:有親親戚
《國語辭典》:國戚皇親(國戚皇親)  拼音:guó qī huáng qīn
皇帝后妃的家族親戚。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使不著國戚皇親,玉葉金枝,便是他龍孫帝子,打殺人也吃官司?!?/div>
《國語辭典》:共敘舊姻(共敘舊姻)  拼音:gòng xù jiù yīn
彼此原有怨隙成見的親戚,拋棄舊怨,重新和好?!队讓W瓊林。卷二。外戚類》:「共敘舊姻,曰原有瓜葛之親?!?/div>
《國語辭典》:乾乾兒的(乾乾兒的)  拼音:gān gān ér de
1.乾燥。如:「乾乾兒的地板,被小孩子弄倒了水杯,變得濕答答的。」
2.親戚往來,未帶禮物,常自歉為「乾乾兒的」;晚輩前來探訪,而無禮物可以贈送,也常自歉為「乾乾兒的」。
《國語辭典》:胯骨軸兒(胯骨軸兒)  拼音:kuà gǔ zhóu ér
1.腰胯的關節(jié)。
2.俗稱很疏遠的親戚為胯骨軸兒上的親戚。
《國語辭典》:葭莩之親(葭莩之親)  拼音:jiā fú zhī qīn
葭莩,蘆葦中的薄膜。比喻關系疏遠的親戚?!稘h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