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皇戚
皇家的親戚。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臺保兼徽,皇戚比彥?!?李善 注:“皇戚,皇家之戚也?!?/div>
分類:皇家親戚
《國語辭典》:攀親(攀親)  拼音:pān qīn
1.拉親戚關(guān)系。如:「自從老周兒子當(dāng)了廠長以后,忽然家里多了許多人來攀親敘舊。」《西游記》第四二回:「他與那豬八戒當(dāng)時尋到我的門前,講甚么攀親托熟之言,被我怒發(fā)沖天,與他交戰(zhàn)幾合,也只如此,不見甚么高作?!?br />2.攀結(jié)親事。如:「小李想和張家攀親,簡直是癩蝦蟆想吃天鵝肉?!?/div>
《漢語大詞典》:戚好
親戚友好。 彭芬 《保路運(yùn)動》:“乃有 廖 姓者出,自言為 資州 人,與 顏雍耆 為戚好。”
分類:親戚友好
《漢語大詞典》:窮親(窮親)
貧窮的親戚。 唐 李商隱 《雜纂》:“遣不去無賴窮親。”紅樓夢第六回:“俗語兒説的好,‘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呢,何況你我。”
分類:貧窮親戚
《漢語大詞典》:閻親(閻親)
家鄉(xiāng)的親戚。 宋 范仲淹 《與仲儀待制書》:“昨日邸報,有人奉攻閻親,不言再有責(zé)降,不知何人之為也?!?/div>
《國語辭典》:姨表  拼音:yí biǎo
稱謂。稱屬于姨母方面的表親。相對于姑表而言。如姨母的兒子與自己為姨表兄弟。
《國語辭典》:乾親(乾親)  拼音:gān qīn
沒有血緣或婚姻關(guān)系的親戚,如義父母子女。
《國語辭典》:帶孝(帶孝)  拼音:dài xiào
死者的親屬和親戚,在一定喪期內(nèi)穿著孝服,或在袖子上纏黑紗、頭上扎白繩等,表示哀悼。也作「戴孝」、「掛孝」、「掛孝」。
《漢語大詞典》:冒親(冒親)
謂不顧偏愛親戚的嫌疑。文選·庾亮〈讓中書令表〉:“冒親以求一才之用,未若防嫌以明公道?!?呂向 注:“陛下冒親戚嫌疑,求一小才之用,不如防備疑慮,以明公正之道?!?/div>
《漢語大詞典》:撒敦
蒙古語。親戚,親屬。 元 關(guān)漢卿 《調(diào)風(fēng)月》第四折:“雙撒敦是部尚書,女婿是世襲千戶?!?元 李五 《虎頭牌》第二折:“我也曾吹彈那管絃,快活了萬千,可便是大拜門撒敦家的筵宴?!?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四折:“對著俺撒敦家,顯耀些抬頦?!?/div>
《漢語大詞典》:七家茶
杭州 舊俗,立夏日烹新茶餽親戚鄰居,稱七家茶。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諸色細(xì)果,餽送親戚比鄰,謂之七家茶。富室競侈,果皆雕刻,飾以金箔,而香湯名目,若茉莉、林禽、薔薇、桂蕊、丁檀、蘇杏,盛以 哥 汝 瓷甌,僅供一啜而已?!?/div>
《國語辭典》:指親托故(指親托故)  拼音:zhǐ qīn tuō gù
假托為親戚故舊,有攀權(quán)附勢的意味。《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二折》:「指親托故廝還,趨時附勢故相干?!?/div>
《國語辭典》:遠(yuǎn)親不如近鄰(遠(yuǎn)親不如近鄰)  拼音: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
住得遠(yuǎn)的親戚不如近處的鄰居,可以相互照顧、扶持?!端疂G傳》第二四回:「常言道:『遠(yuǎn)親不如近鄰』,休要失了人情?!姑鳌M翡櫋洞菏徲洝返谝欢觯骸感〗?,常言道遠(yuǎn)親不如近鄰。他是我們鄰舍,就見也何妨。待我接他過來。」
《漢語大詞典》:諸親六眷(諸親六眷)
總稱所有親戚。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 嚴(yán)監(jiān)生 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眷都來問候?!?/div>
分類:有親親戚
《國語辭典》:沾親帶故(沾親帶故)  拼音:zhān qīn dài gù
有親戚或朋友的關(guān)系?!镀缏窡簟返诎似呋兀骸父魃庑兄姓从H帶故,也就有道喜的?!埂兑佰牌匮浴返谌兀骸竻墙h里,但是與文家沾親帶故的,沒一家不被他薅惱透了?!挂沧鳌刚从H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