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交黨(交黨)
(1).同黨;朋黨。史記·燕召公世家:“已而 啟 與交黨攻 益 ,奪之?!?宋 陸游 《石君墓志銘》:“否則養(yǎng)交黨,事頰舌,飾詐售偽,以取名譽(yù)者也。”
(2).指親戚朋友。 漢 王充 論衡·非韓:“治一身,省恩德之行,多傷害之操,則交黨疏絶,恥辱至身。”
《漢語大詞典》:姻亞(姻亞)
亦作“ 姻婭 ”。亦作“婣婭”。 有婚姻關(guān)系的親戚。《詩·小雅·節(jié)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杜預(yù) 注:“婿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晉 庾亮 《讓中書令表》:“臣於陛下,后之兄也,姻婭之嫌,實(shí)與骨肉中表不同。”周書·陳忻傳:“ 忻 與 韓雄 里閈姻婭,少相親昵?!?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三:“ 方通 , 興化 人,與 蔡元長 鄉(xiāng)曲婣婭之舊, 元長 薦之以登要路?!?清 李漁 《意中緣·悟詐》:“興匆匆最稱心的婚嫁,冷清清不倸人的姻婭?!?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 桂芬 ( 馮桂芬 )于 蘇州 仕宦為達(dá),諸世族皆姻婭?!?/div>
分類:婚姻親戚
《國語辭典》:姻故  拼音:yīn gù
姻親故舊。《新唐書。卷一五二。李絳傳》:「公等得無有姻故冗食者,當(dāng)為惜官?!?/div>
《漢語大詞典》:漕試(漕試)
宋 貢舉考試方式之一。 景祐 年間,命各路轉(zhuǎn)運(yùn)司類試現(xiàn)任官員親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轉(zhuǎn)運(yùn)司類聚本路現(xiàn)任官所牒送隨侍子弟和五服內(nèi)親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舉人、宗女夫等,舉行考試,試法同州、府解試。漕試合格,即赴省試。 宋 趙升 朝野類要·舉業(yè)有“漕試”條。宋史·選舉志二:“ 淳祐 元年,臣僚言:‘既后諸路漕試,合國子試,兩項(xiàng)科舉及免舉人,不下千數(shù)?!?紹定 間,以漕試、胄試無親可避者亦許試,或謂時相徇於勢要子弟故也?!?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歐陽文忠文:“ 茅 云:‘舉進(jìn)士何以得讓?’按:舉進(jìn)士乃漕試也?!?/div>
《國語辭典》:表親(表親)  拼音:biǎo qīn
姑母、舅母、姨母方面的親戚?!剁R花緣》第一三回:「唐敖曾祖乃廉家女婿。細(xì)細(xì)敘起,唐敖同夫人是平輩表親?!?/div>
《漢語大詞典》:分親(分親)
謂各人自己分內(nèi)的親戚。左傳·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杜預(yù) 注:“庶人無復(fù)尊卑,以親疏為分別也?!?陸德明 釋文:“分,扶問切,又如字?!?/div>
《國語辭典》:戚誼(戚誼)  拼音:qī yì
親戚關(guān)系。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二。杜少陵詩》:「蓋二公少時,本以文字及戚誼深相交契。武初鎮(zhèn)蜀,杜來依之,彼此以故人相接,歡然無間?!?/div>
分類:親戚情誼
《漢語大詞典》:朋戚
朋友親戚。 北齊 劉晝 新論·辯施:“饑饉之春不賑朋戚,多稔之秋饗及四鄰?!?宋 梅堯臣 《杜挺之贈端溪圓硯》詩:“強(qiáng)持慰勤心,歸以示朋戚。”
分類:朋友親戚
《漢語大詞典》:通親(通親)
(1).有交往的親戚。梁書·陸杲傳:“領(lǐng)軍將軍 張稷 ,是 杲 從舅, 杲 嘗以公事彈 稷 , 稷 因侍宴訴 高祖 曰:‘ 陸杲 是臣通親,小事彈臣不貸?!?br />(2).猶通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內(nèi)外宗枝,姻媾不雜。”
《國語辭典》:認(rèn)親(認(rèn)親)  拼音:rèn qīn
舊俗男女婚后,雙方親屬初次會晤,稱為「認(rèn)親」。后泛指彼此相認(rèn)為有親屬關(guān)系?!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搞肷峡h的人,不是親的也來認(rèn)親,不相與的也來認(rèn)相與?!埂都t樓夢》第四九回:「來了好些姑娘奶奶們,我們都不認(rèn)得。奶奶姑娘們快認(rèn)親去?!?/div>
《漢語大詞典》:親末(親末)
親戚間自我謙稱之詞。 明 歸有光 《與管虎泉簡》:“每辱不棄親末,眷念之勤。臨行,又不及為蔬飯以謝別,罪罪。”
《國語辭典》:探親(探親)  拼音:tàn qīn
探訪親戚。如:「返鄉(xiāng)探親」?!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冈瓉硭臼墙瓕幐显h人氏,只因探親來到山東,就近在學(xué)堂里肄業(yè)的?!?/div>
《漢語大詞典》:賓戚(賓戚)
賓客和親戚。 唐 韓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終朝巖洞間,歌鼓燕賓戚?!?/div>
《漢語大詞典》:回恩(迴恩)
(1).古代官員把所得的封贈呈請改授父母或其他親戚。舊唐書·盧從愿傳:“上嘉之,特與一子太子通事舍人。 從愿 上疏乞迴恩贈父,乃贈其父 吉陽 丞 敬一 為 鄭州 長史。”
(2).轉(zhuǎn)施恩寵。 唐 元稹 《將進(jìn)酒》詩:“將進(jìn)酒,酒中無毒令主壽;愿主迴恩歸主母,遣妾如此由主父。”
《漢語大詞典》:婚親(婚親)
有婚姻關(guān)系的親戚。孔叢子·獨(dú)治:“夫婚親之義,非宗賢之類也。”三國志·魏志·鍾會傳:“ 吳 大將 全琮 , 孫權(quán) 之婚親重臣也?!?span id="r6l2rhi" class="book">《晉書·裴楷傳》:“ 楷 子 瓚 娶 楊駿 女……及 駿 誅, 楷 以婚親收付廷尉,將加法?!?/div>
分類:婚姻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