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二人俱犯
【佛學大辭典】
(術語)臺宗用語。藏通別三教之人為粗人,圓教之人為細人,在法華以前,以圓教之人與前三教之人俱住,皆為有過之人。以譬彼之圓教不若法華之圓也。釋簽一曰:「總結前四味不立妙名,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屬粗,如粗人細人二俱犯過,從過邊說,俱名粗人。」
二人出佛身血
【三藏法數(shù)】
(出大智度論)
〔一、調達推山得罪〕,梵語調達,華言天熱。謂其生重惡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為護佛故,以金剛杵反卻擲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出血,而得罪報。
〔二、祇域行針得福〕,梵語祇域,華言故活。謂佛有疾,使祇域治之,因行針出血,疾得頓愈。雖出佛血,由治疾故,而得福報。
第二人,雖沒還出,出已還沒
【三藏法數(shù)】
此一種以喻人天將進而退者也,為斷善根沒生死河,故云沒;復能親近善友,能生信心,雖沒而出,故云還出。既得出已,又遇惡友,聽受邪法,仍沒生死大河,故云出已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