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毛粟
(1).比喻極細微的事物。 宋 蘇軾 《贈章默》詩:“不辭毛粟施,行自丘山積?!?宋 蘇軾 《贈眼醫(yī)王生彥若》詩:“間關絡脈中,性命寄毛粟?!?br />(2).形容眾多。 金 元好問 《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二:“今古幾詩人,擾擾劇毛粟。吾愛 陶 與 韋 ,泠然扣冰玉。”
《漢語大詞典》:瘤贅(瘤贅)
(1).體表或筋骨間增生的肉疙瘩。舊唐書·方伎傳·孫思邈:“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而為瘤贅,陷而為癰疽?!?br />(2).比喻多馀無用的事物。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六:“石立土踴,此天地之瘤贅也?!?鄭觀應 《盛世危言·訓俗》:“今各州縣教官幾同瘤贅。”
《漢語大詞典》:勢物(勢物)
(1).猶權利。莊子·徐無鬼:“錢財不積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夸者悲,勢物之徒樂變?!?宋 王安石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若夫智謀功名之士,窺時俯仰,以赴勢物之會,而輒不遇者,乃亦不可勝數(shù)。”
(2).猶事物。元朝秘史卷一:“ 都蛙鎖豁兒 獨額中生一隻眼,望見三程遠地的勢物?!?李文田 注:“勢物即事物。”
分類:權利事物
《國語辭典》:天鵝肉(天鵝肉)  拼音:tiān é ròu
比喻珍貴不易得的事物?!独蠚堄斡浂帯返诹兀骸竸e想吃天鵝肉了,大約世上沒有能中他的意了。」
《漢語大詞典》:疽癰(疽癰)
(1).癰疽,惡瘡。 宋 曾鞏 《邊將》詩:“當今羌夷久猖獗,兵如疽癰理須決?!?br />(2).借指丑惡的事物或壞人壞事。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文學》十一:“那種墮落的神態(tài)真是 俄國 社會的疽癰。”
《漢語大詞典》:纖發(fā)(纖髮)
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 宋 葉適 《劉夫人墓志銘》:“內事無鍼縷不整,家行無纖髮不備?!?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木本》:“藝植之法,載於名人譜帙者,纖髮無遺?!?/div>
分類:細微事物
《國語辭典》:螟蛉子  拼音:míng líng zǐ
義子、養(yǎng)子?!度龂萘x》第七六回:「漢中王遂遣人至荊州問關公。關公以將軍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三:「張員外見他生得眉清目秀,乖覺聰明,滿心歡喜。與渾家商議,要過繼他做個螟蛉之子?!?/div>
《國語辭典》:螟蛉  拼音:míng líng
1.動物名。一種害蟲。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其類別甚多。也稱為「青蟲」。
2.蜾蠃常捕捉螟蛉來飼養(yǎng)其子,古人誤以為蜾蠃養(yǎng)螟蛉為己子,后因稱養(yǎng)子為「螟蛉」。《詩經(jīng)。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埂度龂萘x》第三六回:「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
《漢語大詞典》:枝末
(1).樹枝的梢頭。參見“ 枝末生根 ”。
(2).比喻次要的事物。 南朝 宋 何承天 《報應問》:“西方説報應,其枝末雖明而根本常昧?!?/div>
《漢語大詞典》:枝末生根
樹木的枝梢上生根。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漢語大詞典》:豪纖(豪纖)
比喻極細微的事物。豪,通“ 毫 ”。三國志·魏志·方技傳“以光休寵”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輅別傳》:“靈蓍者,二儀之明數(shù),陰陽之幽契,施之於道則定天下吉兇,用之於術則收天下豪纖?!?/div>
分類:細微事物
《漢語大詞典》:碎細(碎細)
指瑣碎煩雜的事物。 宋 曾鞏 《學舍記》:“衣食藥物,廬舍器用,箕筥碎細之間,此予之所經(jīng)營以養(yǎng)也。”
《漢語大詞典》:妖變(妖變)
(1).指反常、怪異的現(xiàn)象或事物。 漢 王充 論衡·感虛:“此言文章興而亂漸見,故其妖變致天雨粟、鬼夜哭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陳忠傳》:“政有得失,則感動陰陽,妖變?yōu)閼?。?span id="2ak7a4j" class="book">《隋書·高祖紀下》:“以平 陳 所得古器多為妖變,悉命毀之。”
(2).災異和變故。 明 沈德符 野獲編·鬼怪·鄧子龍香木:“雖云運數(shù)前定,何物枯枿,能預示妖變乃爾?!?/div>
《國語辭典》:縮影(縮影)  拼音:suō yǐng
1.將面積較大的資料、圖片、物質,利用攝影技術,記錄于較小的感光片上。
2.可以代表同一類型的人或事物。
《國語辭典》:對象(對象)  拼音:duì xiàng
1.泛指人類一切活動所指向的人或事物。如:「研究對象」。
2.戀愛的另一半。如:「他最近找到了好對象。」
《漢語大詞典》:毫芥
比喻極細微的事物。南史·沈攸之傳:“唯 攸之 、 張興世 約勒所部,不犯毫芥,諸將以此多之?!?唐 駱賓王 《上兗州啟》:“求小善於毫芥,顧正禮於二龍。”亦指事物的細微之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故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芥?!?/div>
分類:細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