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書生(書生)  拼音:shū shēng
1.讀書人?!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費長房傳》:「長房曾與人共行,見一書生黃巾被裘,無鞍騎馬,下而叩頭。」唐。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閤下書生也,詩書禮樂是習,仁義是修,法度是束。」
2.不通世務的迂儒?!端螘?。卷七七。沈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
《國語辭典》:書生氣(書生氣)  拼音:shū shēng qì
1.書卷氣。如:「多年不見,張大哥仍然如往昔般,散發(fā)著溫柔敦厚的書生氣?!?br />2.指知識分子只顧讀書,不關心現(xiàn)實、政治的習氣。
《國語辭典》:文弱書生(文弱書生)  拼音:wén ruò shū shēng
溫文柔弱的讀書人。
《漢語大詞典》:燕頷書生(燕頷書生)
見“ 燕頷儒生 ”。
《漢語大詞典》:燕頷儒生(燕頷儒生)
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 唐 錢起 《送傅管記赴蜀軍》詩:“ 終童 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币嘧鳌?燕頷書生 ”。 明 唐順之 《寄周中丞備御關口》:“燕頷書生人共羨,一朝投筆去平戎。”參見“ 燕頷 ”。
《國語辭典》:百無一用是書生(百無一用是書生)  拼音:bǎi wú yī yòng shì shū shēng
(諺語)讀書人一無所長,毫無才能可言。本為抒發(fā)內心抑郁不平之氣,后來泛指自謙自嘲或文人志大才疏的意思。清。黃景仁〈雜感〉詩:「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漢語大詞典》:鵝籠書生(鵝籠書生)
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載: 陽羨 許彥 負鵝籠而行,遇一書生以腳痛求寄籠中。至一樹下,書生出,從口中吐出器具肴饌,與 彥 共飲,并吐一女子共坐。書生醉臥,女子吐一男子。女子臥,男子復吐一女子共酌。書生欲覺,女子又吐錦帳遮掩書生,即入內共眠。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戲。后次第各吞所吐,書生以銅盤一贈 彥 而去。情節(jié)乃據舊雜譬喻經改頭換面而成。后用作幻中生幻,變化無常之典。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序》:“昔 東晉 時 陽羨 許彥 ,遇鵝籠書生于 綏安山 下,離奇詭變,至今人稱道之?!币嗍∽鳌?鵝籠 ”。 清 蒲松齡 《短禾行》:“世態(tài) 漁洋 已道盡,人間何事不鵝籠?!?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然 陽羨 鵝籠,幻中出幻,乃轉輾相生,安知説此鬼者,不又即鬼耶?”
《國語辭典》:白面書生(白面書生)  拼音:bái miàn shū shēng
年輕俊秀,而缺乏經驗的讀書人。《宋書。卷七七。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埂度龂萘x》第三五回:「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挂沧鳌赴酌鏁伞埂?/div>
《漢語大詞典》:白羽書生(白羽書生)
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 陽羨 許彥 於 綏安山 行,遇一書生,年十七八,臥路側,云腳痛,求寄鵝籠中。 彥 以為戲言。書生便入籠,籠亦不更廣,書生亦不更小,宛然與雙鵝并坐,鵝亦不驚?!焙笠蛞浴鞍子饡睘轾Z的代稱。 唐 駱賓王 《上廉察史啟》:“白羽書生,自銘恩於食稻;黃衣童子,將賽德於餐花。”
分類:
《國語辭典》:牛角書生(牛角書生)  拼音:niú jiǎo shū shēng
唐李密貧寒,乘牛掛書于角上,邊行邊讀書。典出《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后比喻勤勉的讀書人。宋。劉克莊沁園春。一卷陰符〉詞:「牛角書生,虬髯豪客,談笑皆從折簡招。」
《國語辭典》:牛角掛書(牛角掛書)  拼音:niú jiǎo guà shū
唐李密貧寒,乘牛掛書于角上,邊行邊讀書。典出《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比喻勤勉讀書。
分類:李密事跡
《漢語大詞典》:內書生(內書生)
在宮中擔任抄寫工作的書吏。北史·儒林傳上·張景仁:“家貧,以學書為業(yè),遂工草隸。選補內書生…… 天保 八年,敕教 太原王 紹德 書?!?/div>
《分類字錦》:書生寄籠(書生寄籠)
《齊諧記》:陽羨許彥于綏安山行,遇一書生,年十七八,臥路側,云腳痛,求寄鵝籠中。彥以為戲言,書生便入籠,籠亦不更廣,書生亦不更小,宛然與雙鵝并坐,鵝亦不驚。彥負籠而去,都不覺重。
分類:
《國語辭典》:書生之見(書生之見)  拼音:shū shēng zhī jiàn
讀書人不切實際、不合時宜的見解。《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一回:「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