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茂陵書
 
茂陵求
  
封禪草
 
茂陵客
 
長卿書
 
給札老相如
 
茂陵貧
 
留簡書
 
茂陵書生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相如

參考典故
相如
 
馬卿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63~
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故顾彝嗳缫阉?,家無書。問其妻,對(duì)曰:「長卿固未嘗有書也。時(shí)時(shí)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長卿未死時(shí),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蛊溥z札書言封禪事,奏所忠。忠奏其書,天子異之。

簡釋

茂陵書生:指司馬相如,或指文人,多指落泊文人。唐盧綸《晚秋山中別業(yè)》:“茂陵秋最冷,誰念一書生?”


例句

相如有遺草,一為問家人。 劉慎虛 寄江滔求孟六遺文

漳浦病多愁易老,茂陵書在信難通。 司馬扎 白馬津阻雨

茂陵歸路絕,誰念此淹留。 司馬札 江上秋夕

茂陵愁臥客,不自保危腸。 唐彥謙 紅葉

相逢渾不覺,祗似茂陵貧。 唐彥謙 逢韓喜

袖有匕首劍,懷中茂陵書。 崔宗之 贈(zèng)李十二白

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禪文。 李白 宣城哭蔣征君華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歸臥嘆清貧。 李賀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李賀 詠懷二首之一

新亭舉目風(fēng)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 杜甫 十二月一日三首

竟無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杜甫 過故斛斯校書莊二首

雄詞封禪草,麗句陽春曲。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懷寄高員外

舊書曾諫獵,遺草議登封。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篋中封禪書,欲獻(xiàn)無由緣。 皎然 答黎士曹黎生前適越后之楚

漢家若欲論封禪,須及相如未病時(shí)。 竇庠 冬夜寓懷寄王翰林

周南太史淚,蠻徼長卿書。 羅隱 封禪寺居

唯馀封禪草,留在茂陵家。 衛(wèi)象 傷李端

不遂蒼生望,空留封禪文。 錢起 哭常征君

還嗤茂陵客,貧病老明時(shí)。 錢起 送楊錥歸隱

空留封禪草,已作岱宗行。 顧況 傷大理謝少卿

典故
請長纓
  
長纓系
 
請纓日
 
長繩縛
 
長纓縛
 
問長纓
 
終軍憤
 
持長纓
  
請纓北闕
 
終童志
 
揮長纓
 
請纓系粵
   
吊終軍
 
南越書生
 
請纓手
 
系南越
 
長纓縛戎主

相關(guān)人物
終軍


《漢書》卷六十四下〈嚴(yán)朱吾丘主父徐嚴(yán)終王賈列傳下·王褒〉~282~
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nèi)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管娝焱f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nèi)屬。天子大說,賜南越大臣印綬,壹用漢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撫之。越相呂嘉不欲內(nèi)屬,發(fā)兵攻殺其王,及漢使者皆死。語在南越傳。軍死時(shí)年二十馀,故世謂之「終童」。唐·顏師古注:「言如馬羈也?!?/span>

簡釋

請長纓:指立志報(bào)國,降服強(qiáng)敵。唐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愚計(jì)忽思飛短檄,狂心便欲請長纓?!?/p>


例句

請纓期系虜,枕草誓捐軀。 元稹 哭呂衡州六首之三

何勞短兵接,自有長纓縛。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píng)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

遂令辭短褐,仍欲請長纓。 劉長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shí)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jié)度李侍郎中丞行營五十韻

見說圣君能仄席,不知誰是請長纓。 崔涂 己亥歲感事

寄謝山東妙,長纓徒自欺。 李嶠 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李白 登邯鄲洪波臺(tái)置酒觀發(fā)兵

雄如馬武皆彈劍,少似終軍亦請纓。 杜牧 東兵長句十韻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 杜甫 歲暮

系越有長纓,封關(guān)祗一丸。 獨(dú)孤及 賈員外處見中書賈舍人巴陵詩集覽之懷舊代書寄贈(zèng)

島夷今可料,系頸有長纓。 獨(dú)孤及 送長孫將軍拜歙州之任

愚計(jì)忽思飛短檄,狂心便欲請長纓。 白居易 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詔停歲仗憤然有感率爾成章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 望薊門

惆悵蕭關(guān)道,終軍愿請纓。 耿湋 旅次漢故疇

愿騎單馬仗天威,挼取長繩縛虜歸。 萬齊融 仗劍行

吾君賢相事南征,獨(dú)宿軍廚負(fù)請纓。 薛能 相國隴西公南征能以留務(wù)獨(dú)宿府城作

始見儒者雄,長纓系馀孽。 錢起 送薛判官赴蜀

決勝無遺策,辭天便起纓。 錢起 送鄭書記

為儒多不達(dá),見學(xué)請長纓。 馬戴 送武陵王將軍

請纓系南粵,憑軾下東藩。 魏徵 敘懷

典故
掛牛角
 
掛漢書
 
書掛角
  
漢書掛牛角
 
牛背讀書
 
角掛經(jīng)
 
角上漢書
  
書掛牛角
 
束書牛角
 
掛帙牛角
 
繭栗掛漢書
 
角端掛漢編

相關(guān)人物
李密


《舊唐書》卷五十三〈李密列傳〉
李密字玄邃,本遼東襄平人。魏司徒弼曾孫,后周賜弼姓徒何氏。祖曜,周太保、魏國公;父寬,隋上柱國、蒲山公:皆知名當(dāng)代。徙為京兆長安人。密以父蔭為左親侍,嘗在仗下,煬帝顧見之,退謂許公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兒為誰?」許公對(duì)曰:「故蒲山公李寬子密也。」帝曰:「個(gè)小兒視瞻異常,勿令宿衛(wèi)?!顾眨鲋^密曰:「弟聰令如此,當(dāng)以才學(xué)取官,三衛(wèi)叢脞,非養(yǎng)賢之所?!姑艽笙玻蛑x病,專以讀書為事,時(shí)人希見其面。嘗欲尋包愷,乘一黃牛,被以蒲韉,仍將漢書一帙掛于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書讀之。尚書令、越國公楊素見于道,從后按轡躡之,既及,問曰:「何處書生,耽學(xué)若此?」密識(shí)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問所讀書,答曰:項(xiàng)羽傳。越公奇之,與語大悅,謂其子玄感等曰:「吾觀李密識(shí)度,汝等不及?!褂谑切袃A心結(jié)托。

簡釋

牛角掛書:指人好學(xué)。宋陸游《對(duì)酒》:“牛角掛書何足問,虎頭食肉亦非豪?!?/p>

典故  
洛生吟
 
洛下書生詠
 
洛下詠
 
書生詠
  
掩鼻出東山
  
擁鼻雒陽生
 
謝安洛生詠
 
掩鼻詠
 
吟殘擁鼻
 
擁鼻哦詩

相關(guān)人物
謝安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雅量〉~369~
桓公伏甲設(shè)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dāng)作何計(jì)?」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存亡,在此一行?!瓜嗯c俱前。王之恐狀,轉(zhuǎn)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笐勂鋾邕h(yuǎn),乃趣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能作洛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后名流多學(xué)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桓溫止新亭,大陳兵衛(wèi),呼安及坦之,欲于坐害之。王入失措,倒執(zhí)手版,汗流沾衣。安神姿舉動(dòng),不異于常。舉目?歷溫左右衛(wèi)士,謂溫曰:『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有壁間著阿堵輩?』溫笑曰:『正自不能不爾。』于是矜莊之心頓盡。命部左右,促燕行觴,笑語移日?!?/span>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輕詆〉~845~
「人問顧長康:『何以不作洛生詠?』答曰:『何至作老婢聲!』」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洛下書生詠,音重濁,故云老婢聲?!?/span>
《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列傳〉
安少有盛名,時(shí)多愛慕。鄉(xiāng)人有罷中宿縣者,還詣安。安問其歸資,答曰:「有蒲葵扇五萬。」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師士庶競市,價(jià)增數(shù)倍。安本能為洛下書生詠,有鼻疾,故其音濁,名流愛其詠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敩之。及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為召伯埭。

簡釋

洛生詠:美稱他人吟詠誦讀。唐李白《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zèng)崔宣城》:“悶為洛生詠,醉發(fā)吳越調(diào)?!?/p>


例句

方同洛下書生詠,又見軍前大將旗。 劉禹錫 和陳許王尚書酬白少傅侍郎長句因通簡汝洛舊游之什

自解書生詠,愁猿莫夜吟。 劉長卿 寄萬州崔使君

天涯已有銷魂別,樓上寧無擁鼻吟。 唐彥謙 春陰

悶為洛生詠,醉發(fā)吳越調(diào)。 李白 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zèng)崔宣城

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 杜牧 折菊

蜀中夫子時(shí)開卦,洛下書生解詠詩。 王維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zèng)聊獲酬之

雕槃分篸何由得,空作西州擁鼻吟。 胡宿 憶薦福寺牡丹

誰敢強(qiáng)登徐稚榻,自憐還學(xué)謝安吟。 蔣肱 永州陪鄭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賦詩

擁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轉(zhuǎn)盡未回頭。 韓偓 擁鼻

擁鼻繞廊吟看雨,不知遺卻竹皮冠。 韓偓 清興

褰裳擁鼻正吟詩,日午墻頭獨(dú)見時(shí)。 韓偓 見花

此時(shí)高味共誰論,擁鼻吟詩空佇立。 韓偓

《國語辭典》:書生(書生)  拼音:shū shēng
1.讀書人?!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shù)傳下。費(fèi)長房傳》:「長房曾與人共行,見一書生黃巾被裘,無鞍騎馬,下而叩頭。」唐。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閤下書生也,詩書禮樂是習(xí),仁義是修,法度是束?!?br />2.不通世務(wù)的迂儒?!端螘?。卷七七。沈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jì)?」
《國語辭典》:書生氣(書生氣)  拼音:shū shēng qì
1.書卷氣。如:「多年不見,張大哥仍然如往昔般,散發(fā)著溫柔敦厚的書生氣?!?br />2.指知識(shí)分子只顧讀書,不關(guān)心現(xiàn)實(shí)、政治的習(xí)氣。
《國語辭典》:文弱書生(文弱書生)  拼音:wén ruò shū shēng
溫文柔弱的讀書人。
《漢語大詞典》:燕頷書生(燕頷書生)
見“ 燕頷儒生 ”。
《漢語大詞典》:燕頷儒生(燕頷儒生)
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 唐 錢起 《送傅管記赴蜀軍》詩:“ 終童 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币嘧鳌?燕頷書生 ”。 明 唐順之 《寄周中丞備御關(guān)口》:“燕頷書生人共羨,一朝投筆去平戎?!眳⒁姟?燕頷 ”。
《國語辭典》:百無一用是書生(百無一用是書生)  拼音:bǎi wú yī yòng shì shū shēng
(諺語)讀書人一無所長,毫無才能可言。本為抒發(fā)內(nèi)心抑郁不平之氣,后來泛指自謙自嘲或文人志大才疏的意思。清。黃景仁〈雜感〉詩:「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div>
《漢語大詞典》:鵝籠書生(鵝籠書生)
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載: 陽羨 許彥 負(fù)鵝籠而行,遇一書生以腳痛求寄籠中。至一樹下,書生出,從口中吐出器具肴饌,與 彥 共飲,并吐一女子共坐。書生醉臥,女子吐一男子。女子臥,男子復(fù)吐一女子共酌。書生欲覺,女子又吐錦帳遮掩書生,即入內(nèi)共眠。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戲。后次第各吞所吐,書生以銅盤一贈(zèng) 彥 而去。情節(jié)乃據(jù)舊雜譬喻經(jīng)改頭換面而成。后用作幻中生幻,變化無常之典。 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序》:“昔 東晉 時(shí) 陽羨 許彥 ,遇鵝籠書生于 綏安山 下,離奇詭變,至今人稱道之?!币嗍∽鳌?鵝籠 ”。 清 蒲松齡 《短禾行》:“世態(tài) 漁洋 已道盡,人間何事不鵝籠?!?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然 陽羨 鵝籠,幻中出幻,乃轉(zhuǎn)輾相生,安知説此鬼者,不又即鬼耶?”
《國語辭典》:白面書生(白面書生)  拼音:bái miàn shū shēng
年輕俊秀,而缺乏經(jīng)驗(yàn)的讀書人?!端螘>砥咂?。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jì)?!埂度龂萘x》第三五回:「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jīng)綸濟(jì)世之才。」也作「白面書郎」。
《漢語大詞典》:白羽書生(白羽書生)
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 陽羨 許彥 於 綏安山 行,遇一書生,年十七八,臥路側(cè),云腳痛,求寄鵝籠中。 彥 以為戲言。書生便入籠,籠亦不更廣,書生亦不更小,宛然與雙鵝并坐,鵝亦不驚?!焙笠蛞浴鞍子饡睘轾Z的代稱。 唐 駱賓王 《上廉察史啟》:“白羽書生,自銘恩於食稻;黃衣童子,將賽德於餐花?!?/div>
分類:
《國語辭典》:牛角書生(牛角書生)  拼音:niú jiǎo shū shēng
唐李密貧寒,乘牛掛書于角上,邊行邊讀書。典出《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后比喻勤勉的讀書人。宋。劉克莊沁園春。一卷陰符〉詞:「牛角書生,虬髯豪客,談笑皆從折簡招?!?/div>
《國語辭典》:牛角掛書(牛角掛書)  拼音:niú jiǎo guà shū
唐李密貧寒,乘牛掛書于角上,邊行邊讀書。典出《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比喻勤勉讀書。
分類:李密事跡
《漢語大詞典》:內(nèi)書生(內(nèi)書生)
在宮中擔(dān)任抄寫工作的書吏。北史·儒林傳上·張景仁:“家貧,以學(xué)書為業(yè),遂工草隸。選補(bǔ)內(nèi)書生…… 天保 八年,敕教 太原王 紹德 書?!?/div>
《分類字錦》:書生寄籠(書生寄籠)
《齊諧記》:陽羨許彥于綏安山行,遇一書生,年十七八,臥路側(cè),云腳痛,求寄鵝籠中。彥以為戲言,書生便入籠,籠亦不更廣,書生亦不更小,宛然與雙鵝并坐,鵝亦不驚。彥負(fù)籠而去,都不覺重。
分類:
《漢語大詞典》:封禪文(封禪文)
司馬相如 言封禪的遺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馬相如 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duì)曰:‘ 長卿 固未嘗有書也。時(shí)時(shí)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 長卿 未死時(shí),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溥z札書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書,天子異之?!?唐 李白 《宣城哭蔣徵君華》詩:“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選韻》:“ 長卿 躑躅歸 茂陵 ,封禪文誰賣殘藁?!焙笥靡灾父桧灥弁豕Φ碌奈恼?。 清 姚鼐 《題子潁所作登日觀圖》詩:“前生定結(jié)名山諾,到死羞為封禪文?!?/div>
《漢語大詞典》:封禪書(封禪書)
指 司馬相如 言封禪事的遺書。 宋 林逋 《自作壽堂因書一絕以志之》:“ 茂陵 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痹敗?封禪文 ”。
《漢語大詞典》:封禪文(封禪文)
司馬相如 言封禪的遺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馬相如 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duì)曰:‘ 長卿 固未嘗有書也。時(shí)時(shí)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 長卿 未死時(shí),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溥z札書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書,天子異之?!?唐 李白 《宣城哭蔣徵君華》詩:“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選韻》:“ 長卿 躑躅歸 茂陵 ,封禪文誰賣殘藁?!焙笥靡灾父桧灥弁豕Φ碌奈恼隆?清 姚鼐 《題子潁所作登日觀圖》詩:“前生定結(jié)名山諾,到死羞為封禪文。”
《漢語大詞典》:系虜(係虜)
擄獲;俘獲。韓非子·奸劫弒臣:“君臣相親,父子相保,而無死亡繫虜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币槐咀鳌?係虜 ”。晉書·江統(tǒng)傳:“老幼繫虜,丁壯降散?!?span id="7vbhndr" class="book">《宋書·索虜傳論》:“強(qiáng)者為轉(zhuǎn)尸,弱者為繫虜?!?br />(1).擄獲;俘獲。韓非子·奸劫弒臣:“邊境不侵,君臣相親,父子相保,而無死亡係虜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國志·魏志·陶謙傳“ 太祖 以糧少引軍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然兵連眾結(jié),鋒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見係虜,是以阻兵屯據(jù),欲止而不敢散也。”新唐書·蕭銑傳贊:“若 銑 力困計(jì)殫,以好言自釋於下,係虜在廷,抗辭不屈,偽辯易窮,卒以殊死, 高祖 圣矣哉!”
(2).指俘獲的人。 唐 劉禹錫 《賀赦表》:“柔遠(yuǎn)以仁,則還其係虜;賞近以禮,則澤及后昆?!?br />(3).拘囚,囚系。 晉 陸機(jī) 《辨亡論下》:“拔 呂蒙 於戎行,識(shí) 潘濬 於係虜。推誠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權(quán)之我逼?!?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一:“嗚呼!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 烈皇后 之死在宮中,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虜。雖先后不同,其成仁取義則一也?!?/div>
《國語辭典》:終軍請纓(終軍請纓)  拼音:zhōng jūn qǐng yīng
漢代終軍出使南越,向朝廷自請,只要一根長繩即能縛南越王到漢宮闕下,后來果然說服南越王歸漢的故事。見《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后比喻立下降服強(qiáng)敵、建功報(bào)國的大志。
《國語辭典》:請纓(請纓)  拼音:qǐng yīng
漢武帝時(shí),南越與漢和親,武帝派終軍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入朝歸順。終軍自己請命,愿意接受此任務(wù),必使南越王來朝。典出《漢書。卷六十四下。終軍傳》。后比喻自請從軍。唐。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宋。劉克莊 水調(diào)歌頭。一卷陰符詞:「依稀記,曾請纓系粵,草檄征遼?!?/div>
分類:請求
《國語辭典》:長纓(長纓)  拼音:cháng yīng
1.長帶子?!段倪x。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二》:「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埂段倪x。陸機(jī)。吳王郎中時(shí)從梁陳作詩》:「輕劍拂鞶厲,長纓麗且鮮?!?br />2.比喻達(dá)官貴人?!段倪x。江淹。雜體詩。陸平原》:「朱黻咸髦士,長纓皆俊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div>
《國語辭典》:牛角掛書(牛角掛書)  拼音:niú jiǎo guà shū
唐李密貧寒,乘牛掛書于角上,邊行邊讀書。典出《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比喻勤勉讀書。
分類:李密事跡
《國語辭典》:擁鼻(擁鼻)  拼音:yǒng bí
掩鼻。唐。杜牧 折菊詩:「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刮宕畤?。顧夐 更漏子。舊歡娛詞:「舊歡娛,新悵望,擁鼻含嚬樓上?!?/div>
分類:后蜀
《國語辭典》:擁鼻吟(擁鼻吟)  拼音:yǒng bí yín
晉代謝安有鼻疾,作洛生詠時(shí),聲音低沉而濃濁,時(shí)人喜愛,或用手掩鼻來仿效。見《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后泛指吟詠或朗讀。唐。唐彥謙 春陰詩:「天涯已有銷魂別,樓上寧無擁鼻吟?!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舟中感懷三絕句呈太傅相公兼簡岳大用郎中詩:「夢筆亭邊擁鼻吟,壯圖蹭蹬老侵尋。」
分類:曼聲吟詠
《國語辭典》:擁鼻吟(擁鼻吟)  拼音:yǒng bí yín
晉代謝安有鼻疾,作洛生詠時(shí),聲音低沉而濃濁,時(shí)人喜愛,或用手掩鼻來仿效。見《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后泛指吟詠或朗讀。唐。唐彥謙 春陰詩:「天涯已有銷魂別,樓上寧無擁鼻吟。」宋。陸游 舟中感懷三絕句呈太傅相公兼簡岳大用郎中詩:「夢筆亭邊擁鼻吟,壯圖蹭蹬老侵尋。」
分類:曼聲吟詠
《漢語大詞典》:洛生詠(洛生詠)
指 洛 下書生的諷詠聲,音色重濁。 東晉 士大夫多中原舊族,故盛行為“洛生詠”。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謝安 ﹞望階趨席,方作 洛 生詠,諷‘浩浩洪流’?!?劉孝標(biāo)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后名流多斆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人問 顧長康 何以不作 洛 生詠。答曰:‘何至作老婢聲。’” 劉孝標(biāo) 注:“ 洛 下書生詠,音重濁,故云老婢聲。” 唐 李白 《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zèng)崔宣城》詩:“悶為 洛 生詠,醉發(fā) 吳 越 調(diào)?!?宋 蘇軾 《徑山道中次韻周長官》:“緬懷 周 與 李 ,能作 洛 生詠?!?/div>
《漢語大詞典》:謝安吟(謝安吟)
一種音色重濁的吟詠。語本世說新語·雅量:“﹝ 桓溫 ﹞欲誅 謝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狀,轉(zhuǎn)見於色。 謝 之寛容,愈表於貌,望階趨席,方作 洛 生詠,諷‘浩浩洪流’。” 劉孝標(biāo)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后名流多斅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唐 蔣肱 《永州陪鄭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賦詩》:“誰敢強(qiáng)登 徐稚 榻,自憐還學(xué) 謝安 吟。”參見“ 洛生詠 ”。
《漢語大詞典》:洛生詠(洛生詠)
指 洛 下書生的諷詠聲,音色重濁。 東晉 士大夫多中原舊族,故盛行為“洛生詠”。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謝安 ﹞望階趨席,方作 洛 生詠,諷‘浩浩洪流’。” 劉孝標(biāo)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后名流多斆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人問 顧長康 何以不作 洛 生詠。答曰:‘何至作老婢聲?!?劉孝標(biāo) 注:“ 洛 下書生詠,音重濁,故云老婢聲?!?唐 李白 《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zèng)崔宣城》詩:“悶為 洛 生詠,醉發(fā) 吳 越 調(diào)?!?宋 蘇軾 《徑山道中次韻周長官》:“緬懷 周 與 李 ,能作 洛 生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