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旋臺(tái)九重(旋臺(tái)九重)
張協(xié)七命:應(yīng)門八襲,旋臺(tái)九重。
分類:臺(tái)
《國語辭典》:深居九重  拼音:shēn jū jiǔ chóng
古時(shí)帝王住在深邃隱密的宮殿內(nèi)?!洞笏涡瓦z事。亨集》:「朕深居九重,反不如小民直恁地快活?!?/div>
《分類字錦》:坐八九重
初學(xué)記殷氏家傳曰殷亮為博士講學(xué)大夫諸儒論勝者賜席亮坐以八九重帝曰學(xué)不當(dāng)如是耶
分類:
《國語辭典》:九重葛  拼音:jiǔ chóng gé
植物名。紫茉莉科九重葛屬,常綠蔓性藤本。原產(chǎn)南美巴西等地。莖有刺,葉卵形;花頂生,三花簇生花軸上,呈短聚傘花序,圍以三枚大型苞片,苞片白色、粉紅、紫紅或具彩斑;萼筒狀,花瓣不存。除供觀賞外,常植為蔭棚或籬垣。也稱為「南美紫茉莉」。
《分類字錦》:圜則九重(圜則九重)
楚辭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分類:
《漢語大詞典》:九垠
(1).猶九重。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漂龍淵而還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九垠,九重也。” 唐 劉禹錫 《羅浮》詩:“君言 羅浮 上,容易見九垠?!?br />(2).猶九州。 唐 柳宗元 《貞符》詩序:“環(huán)四海以為鼎,跨九垠以為爐。” 唐 顧況 《哭從兄萇》詩:“皇恩溢九垠,不記屠沽兒?!眳⒁姟?九州 ”。
分類:九州九重
《國語辭典》:九州  拼音:jiǔ zhōu
1.中國古代分天下為九個(gè)行政區(qū),稱為「九州」。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分別。一般乃指《周禮》九州,為揚(yáng)、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后用作中國的代稱。宋。陸游 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br />2.島名。日本四島中最南的一島。因封建時(shí)代全境分為九個(gè)州而得名。以熱帶植物和煤礦藏聞名。島上有世界最大的活火山口阿蘇山。行政上分為福岡、鹿兒島、熊本、宮崎、長崎、大分、佐賀七個(gè)縣;著名城市有北九州、福岡及長崎。
《國語辭典》:九成  拼音:jiǔ chéng
1.成,樂曲終止。「九成」指樂聲九變?!稌?jīng)。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鼓铣?。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若五音之變化,濟(jì)九成之妙曲。」
2.九層。比喻極高。南朝齊。謝朓觀朝雨詩〉:「既灑百常觀,復(fù)集九成臺(tái)?!?br />3.百分之九十。如:「這事的成功率高達(dá)九成?!?/div>
《國語辭典》:九成宮(九成宮)  拼音:jiǔ chéng gōng
1.隋唐時(shí)的故宮。在陜西省麟游縣西,原為隋仁壽宮,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以其所在山有九重,故改名為「九成宮」。
2.九成宮醴泉銘的簡稱。參見「九成宮醴泉銘」條。
《漢語大詞典》:九層(九層)
九重,九級(jí)。亦用以喻極高。老子:“九層之臺(tái),起於累土?!?唐 戴叔倫 《酬贈(zèng)張眾甫》詩:“迢遙千里道,依倚九層臺(tái)。” 宋 蘇軾 《元祐三年春貼子詞·皇太妃閣》之二:“甲觀開千柱,飛樓擢九層?!?span id="4ytewtk" class="book">《四游記·八仙蟠桃大會(huì)》:“臺(tái)殿廻旋屈曲,不知東西,直抵九層,高增無算?!?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香:“ 丁諼 又作九層博山香爐,鏤以奇禽、怪獸,自然能動(dòng)?!?/div>
分類:九層九重
《漢語大詞典》:二九
(1).即十八。 漢 揚(yáng)雄 《太玄·圖》:“玄有六九之?dāng)?shù),策用三六,儀用二九,玄其十有八用乎?” 范望 注:“不正言十八而言二九者,玄之辭也?!?南朝 梁 沈約 《內(nèi)典序》:“巨相四八,照曜於大千;尊法二九,包籠乎無外。”按:小乘之宗,計(jì)有二九十八部之分派。《初刻拍案驚奇》卷十:“那 韓子文 雖是滿腹文章,卻當(dāng)不過家道消乏,在人家處館,勉強(qiáng)糊口,所以年過二九,尚未有親?!?br />(2).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 唐 令狐楚 《九日言懷》詩:“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br />(3).指冬至進(jìn)九后的第二個(gè)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民諺:“一九、二九不出手?!?/div>
《國語辭典》:折翼  拼音:zhé yì
折斷翅膀。比喻遭受挫折、傷害。《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發(fā)忠忘身,自繞罔兮!冤頸折翼,庸得往兮!」
《漢語大詞典》:九重城
宮禁。古制,天子之居有門九重,故稱。《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唐 徐鉉 《納后夕侍宴又三絕》之一:“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宋 晏殊 《臨江仙》詞:“待君歸覲九重城。帝宸思舊,朝夕奉皇明?!?元 馬致遠(yuǎn) 《薦福碑》第一折:“龍樓鳳閣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div>
《漢語大詞典》:兩重陽(兩重陽)
指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與九月初十小重陽。 唐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詩:“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王琦 注引《歲時(shí)雜記》:“都城重九后一日宴賞,號(hào)小重陽。”
《漢語大詞典》:天門八翼(天門八翼)
晉 陶侃 夢(mèng)生八翼,飛而上天,見天門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門不得入,閽者以杖擊之,因墜地,折左翼。后位至八州都督。見《晉書·陶侃傳》丘逢甲 《東山感秋詞次康步崖中翰題壁韻》之五:“冷落山齋運(yùn)甓身,天門八翼夢(mèng)無因?!?/div>
九重塔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參見:塔)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圖等。皆梵語窣堵波(Stu%pa,巴Thu%pa)之訛略也。高積土石,以藏遺骨者。又名俱攞。譯言聚、高顯、墳、靈廟等。別有所謂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稱為塔。亦曰支提。法華義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無舍利名支提。地持云: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了論云:支提,此云凈處?!剐惺骡n下二曰:「雜心云:有舍利名塔,無者名支提。塔或名塔婆,或云偷婆,此云冢,亦云方墳。支提云廟,廟者貌也?!剐?yīng)音義六曰:「諸經(jīng)論中,或作藪斗波,或作塔婆,或作兜婆,或云偷婆,或言蘇偷婆,或作支提浮都,亦言支提浮圖,皆訛略也。正言窣堵波,此譯云廟?;蛟品綁?,此義翻也?;蛟拼筅#蛟凭巯?,謂累石等高以為相也?!刮饔蛴浺辉唬骸父@堵波,即舊所謂浮圖也。又曰鍮婆,又曰塔婆,又曰私鍮簸,又曰數(shù)斗波,皆訛也?!狗ㄈA文句記三曰:「新云窣睹波,此云高顯,方墳,義立也。謂安置身骨處也?!辜臍w傳三曰:「大師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并集以火焚之。(中略)即名此處以為制底。」塔有顯密二教之別。顯教以為揭高德之標(biāo)幟,即所謂墓標(biāo),故限于佛乃至有德之比丘。密教以為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五輪塔是佛體。非墓標(biāo)。因而許為結(jié)緣追福。建于一般僧俗之墓處,俗曰石塔、塔婆、窣堵波者,指此五輪塔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一種形高而尖的建筑物,由五級(jí)到十幾級(jí)不等,藏佛遺骨的叫做塔,不藏遺骨的則叫做支提。
四十九重如意殿
【佛學(xué)大辭典】
(堂塔)兜率天上如意寶珠所造之四十九重寶殿也。如意珠梵名摩尼(Man!i),即四十九重摩尼殿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