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正月、五月、九月。其說本于佛教“三長齋月”之說。謂“正五九月,冥界業(yè)鏡輪照 南洲 ,若有善惡,鏡中悉現(xiàn)”。見 宋 元照
《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之三。僧人在此三月中,嚴(yán)持齋戒,過午不食。民間遂有“正五九”月行善不殺生之俗。至 唐 武德 年間朝廷始明令正、五、九月不得行刑,禁屠殺。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七:“正五九仕宦者不交印,俗忌牢不可破。” 明
謝肇浙 《五雜俎·天部二》:“正五九不上官,自 唐 以來,有此忌矣?!眳㈤?清 顧炎武
《日知錄·正五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