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尚書》卷四〈虞書·大禹謨〉~53~
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火、水、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敘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壞?!沟墼唬骸赣幔〉仄教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古f題漢·孔安國傳:「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敘,皆可歌樂,乃德政之致。」唐·孔穎達疏:「養(yǎng)民者使水、火、金、木、土、谷,此六事惟當修治之;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當諧和之?!?/span>

例句

戢武耀七德,升文輝九功。 李世民 執(zhí)契靜三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建陽人,字勉之,一字禹成,號受齋先生。游九言弟。以蔭補官。累除兵部郎官,出知泉州。理宗端平初,召為司農(nóng)少卿,論沿邊夫役之弊。兼樞密副都承旨,知慶元府,以循吏稱。入權(quán)刑部侍郎,奉祠。清慎廉恪,與九言自為師友。卒年八十一。謚文清,或作莊簡。
全宋詩
游九功,字勉之,一字禹成,號受齋,建陽(今屬福建)人。九言弟。以父任為臨??h主簿。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知咸寧縣。后知江陵縣。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知金州。十六年,除湖北運判兼知鄂州。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泉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為司農(nóng)少卿,兼樞密院副承旨。俄出知慶元府。以權(quán)刑部侍郎召,力辭,閒居八年而卒,年八十一,謚文清。事見《永樂大典》卷八八四三引《建安志》。今錄詩六首。
張九功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九功,字敘之,河南河南府陜州人,民籍。進士出身。早年出身國子生,河南鄉(xiāng)試第十七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會試第二十五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八十六名。

人物簡介

維基
胡九功(1486年—?年),字允治,河南開封府尉氏縣人,民籍。治《詩經(jīng)》,行一,由國子生中式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舉人,年三十八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二百二十四名,第三甲第十二名進士。初授常州府推官,調(diào)官揚州府推官,鹽徒田昆坐拒捕罪,被判死刑,九功特寬宥之。揚州風俗構(gòu)陷巨室多污及婦女,九功力白當?shù)?,令勿聽。以病卒于官?/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九功(1511年—?),字惟敘,河南南陽府裕州人,軍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二百六十六名,登第三甲第八十名進士。授宿遷縣知縣,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行取南京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二十八年十月實授。
姚九功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姚九功(1523年—?),字惟敘,山西潞安府襄垣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第二甲第六十七名進士。授河南許州知州,升刑部員外郎,歷官陜西僉事,陜西兵備副使,陜西右參政。

人物簡介

維基
張九功(1528年—1565年),字惟敘,號繼源,山西汾州人。張鵬之子。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授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巡視盧溝橋工程,巡視兩淮鹽法,三十九年(1560年)巡視京營,四十年(1561年)升河間府知府,四十二年(1563年)升湖廣副使、兵備郴桂,駐節(jié)郴州,四十四年(1565年)升陜西行太仆寺卿,未任去世。
方九功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方九功(1537年—1588年),字允治,號新渠,河南南陽府南陽縣人,軍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三十五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本年六月授江都縣知縣,三年任滿,隆慶二年(1568年)六月升吏部主事,三年八月升員外郎,萬歷元年(1573年)正月復除本部,十一月升郎中,二年十月調(diào)文選司郎中,萬歷三年(1575年)十月升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五年四月養(yǎng)病,十一月科道拾遺,改南京別衙門用。九年十月起補南京鴻臚寺卿,十一年十一月升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十二年七月升南京太常寺卿,十三年五月升南京大理寺卿,再升南京工部右侍郎,十五年二月被彈劾致仕,十六年去世,十七年賜祭葬。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字允治,號新渠,河南南陽縣人,萬歷十七年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允治,南陽人。嘉靖丙辰進士,歷官南刑部右侍郎有息機堂槁
《國語辭典》: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稱六府、三事為九功,是養(yǎng)民、教民的九項事功?!稌?jīng)。大禹謨》:「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埂蹲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br />2.周代時九種職業(yè)所應(yīng)繳交的賦稅?!吨芏Y。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固?。賈公彥。疏:「謂九職之功,大宰以九職任之,成孰斂其稅,則是九功也?!?/div>
《漢語大詞典》:九功舞
唐 代舞蹈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一:“九功舞者,本名《功成慶善樂》。 太宗 生於 慶善宮 , 貞觀 六年幸之,宴從臣,賞賜閭里……帝歡甚,賦詩。起居郎 呂才 被之管絃,名曰《功成慶善樂》。以童兒六十四人,冠進德冠,紫袴褶,長袖,漆髻屣履而舞,號九功舞。”
分類:舞蹈
《漢語大詞典》:九德
(1).古謂賢人所具備的九種優(yōu)良品格。九德內(nèi)容,說法不一。書·皋陶謨:“ 皋陶 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禹 曰:‘何?’ 皐陶 曰:‘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彰厥有常,吉哉!’” 孔 傳:“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zhèn)蝿t可知?!?span id="7hpspwt" class="book">《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yīng)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jīng)緯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無悔?!?span id="nuc17p1" class="book">《逸周書·常訓》:“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span id="2mux65y" class="book">《舊唐書·楊綰傳》:“寬柔敬恭,協(xié)於九德;文行忠信,弘於四教?!?清 顏元 存性編·明明德:“九德乃吾性成就?!?br />(2).稱具有九德的人。后漢書·楊震傳:“方今九德未事,嬖倖充庭?!?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夫貴賤之宜,只論才德,大賢受大位,小賢受小位,故九德為帝,三德有家?!?br />(3).九功之德。國語·周語下:“夫六,中之色也,故名曰黃鐘,所以宣養(yǎng)六氣、九德也?!?韋昭 注:“九德,九功之德。”參見“ 九功 ”。
《國語辭典》: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稱六府、三事為九功,是養(yǎng)民、教民的九項事功?!稌?jīng)。大禹謨》:「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埂蹲髠鳌N墓吣辍罚骸噶?、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br />2.周代時九種職業(yè)所應(yīng)繳交的賦稅?!吨芏Y。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固啤YZ公彥。疏:「謂九職之功,大宰以九職任之,成孰斂其稅,則是九功也。」
《漢語大詞典》:九敘(九敍)
謂九功各順其理,皆有次序。泛指德政。書·大禹謨:“九功惟敍,九敍惟歌?!?孔 傳:“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敍,皆可歌樂,乃德政之致?!?宋 周必大 《謝賜歷日表》:“九敍惟歌,使咸知於帝力?!?太平天囯 黃際世 《建天京于金陵論》:“臣等識闇觀天,情深愛日,對高天之祝,敬頌三多;效 啟 辨之歌,勿忘九敍?!眳⒁姟?九功 ”。
《國語辭典》: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稱六府、三事為九功,是養(yǎng)民、教民的九項事功?!稌?jīng)。大禹謨》:「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埂蹲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br />2.周代時九種職業(yè)所應(yīng)繳交的賦稅?!吨芏Y。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固?。賈公彥。疏:「謂九職之功,大宰以九職任之,成孰斂其稅,則是九功也?!?/div>
《漢語大詞典》:九則(九則)
(1).九功的法則。逸周書·大匡:“昭明九則,九丑自齊?!?span id="rpgyvj6"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五曰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貳也。” 韋昭 注:“言萬物既成,可法則也。故可以詠九功之則,成民之志,使無疑貳也?!眳⒁姟?九功 ”。
(2).九等。《楚辭·天問》:“地方九則,何以墳之?” 王逸 注:“謂九州之地,凡有九品。”漢書·敘傳下:“坤作墬勢,高下九則?!?顏師古 注引 劉德 曰:“九則,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div>
《國語辭典》: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稱六府、三事為九功,是養(yǎng)民、教民的九項事功?!稌?jīng)。大禹謨》:「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埂蹲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br />2.周代時九種職業(yè)所應(yīng)繳交的賦稅?!吨芏Y。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固啤YZ公彥。疏:「謂九職之功,大宰以九職任之,成孰斂其稅,則是九功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