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飲馬窟(飲馬窟)
古樂府有《飲馬長城窟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 宋 郭茂倩 題解:“ 長城 , 秦 所筑以備 胡 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后世文人常擬作,詩中大都描述邊境寒冷荒涼、征戍之苦。因以“飲馬窟”比喻邊境地區(qū)或北方寒冷荒涼及戰(zhàn)火頻仍之處。 唐 杜甫 《北征》詩:“前登寒山重,屢得飲馬窟?!?明謝讜《四喜記·他鄉(xiāng)遇故》:“從此潢池無竊警,力勝何如謀勝。飲馬窟寒,射雕風勁,滕六施嚴令,瑤花瓊樹,幻成無限佳景。”
《漢語大詞典》:白纻詞(白紵詞)
樂府 吳 舞曲名。 唐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詩:“時枉《白紵詞》,放歌 丹陽湖 。” 徐柯 《白紵詞》之三:“千觴萬酌君莫辭,聽吾前歌《白紵詞》。”參見“ 白紵歌 ”。
分類:樂府舞曲
《國語辭典》:白纻歌(白紵歌)  拼音:bái zhù gē
樂曲名。興起于六朝時期,流行于吳地的舞曲歌,即白纻舞歌,歌詞主要是描摹白纻舞女的舞姿體態(tài)。也稱為「白苧詞」
分類:樂府舞曲
《漢語大詞典》:君子行
樂府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名。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君子行》:“古詞云:‘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跃与m‘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以遠嫌疑也。”按,此見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平調(diào)曲三藝文類聚卷四一以為 三國 魏 曹植 所作。 唐 韓愈 《幽懷》詩:“我歌《君子行》,視古猶視今?!?/div>
《漢語大詞典》:擁離(擁離)
樂府鼓吹曲辭 漢 鐃歌之一。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鐃歌引 南朝 陳 智匠 《古今樂錄》:“ 漢 鼓吹鐃歌十八曲,字多訛誤。一曰《朱鷺》,二曰《思悲翁》,三曰《艾如張》,四曰《上之回》,五曰《擁離》……《擁離》亦曰《翁離》?!?span id="0qyrtgz"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中》:“鼓吹二十曲,皆改古名,以敘功德…… 漢 《擁離》改名《滅山胡》?!?/div>
《漢語大詞典》:吳聲(吳聲)
泛指 吳 地民間歌曲。亦特指古樂府清商曲中的吳聲歌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桓玄 問 羊孚 :‘何以共重吳聲?’ 羊 曰:‘當以其妖而浮?!?span id="atw58cc" class="book">《南史·徐勉傳》:“ 普通 末, 武帝 自算擇后宮《吳聲》、《西曲》女妓各一部,并華少,賚 勉 ,因此頗好聲酒?!?宋 范成大 吳郡志·風俗:“ 正觀 中,有 趙師 者,善琴獨步,嘗云:‘ 吳 聲清婉,若 長江 廣流,綿綿徐游,國士之風?!?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 竹子 素工琵琶,唱《可憐儂曲》,哀感頑艷,至是乃更為《吳聲》?!?/div>
《國語辭典》:箜篌引  拼音:kōng hóu yǐn
漢樂府曲,屬相和歌辭。
分類:樂府
《國語辭典》:別鶴操(別鶴操)  拼音:bié hè cāo
樂曲名。相傳商陵牧子娶妻五年而無子,父兄將為他休妻改娶。牧子悲愴,取琴作歌:「將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遠兮路漫漫,攬衣不寐兮食忘餐?!购笕藶橹V曲,稱為「別鶴操」。
《漢語大詞典》:十體(十體)
(1).指十種文體。 唐 陸龜蒙 《再酬襲美先輩見和讀襄陽耆舊傳之作》詩:“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十體免負贅,百家咸起痿?!?明 楊慎 《文賦列十體》:“分文之十體,各以四字盡之,可謂妙矣?!?br />(2).指書法的十體。 唐 張懷瓘 所分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草書。見所著書斷·列傳
(3).指書法的十體。 唐 唐元度 所分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飛白、薤葉、垂針、垂露、鳥書、連珠。見宣和書譜·唐元度。
(4).指十種詩體。 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時,將自己所作詩分編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五言七言兩體、律諷、悼亡、艷詩今古兩體,共成十體。見所作《敘詩寄樂天書》
(5).指十種詩體。 五代 齊己 分詩作為高古、清奇、遠近、雙分、背非、虛無、是非、清潔、覆妝、闔門十體。見所著風騷旨格·詩有十體。
《漢語大詞典》:大垂手
古舞名。又為樂府雜曲歌辭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六·大垂手 宋 郭茂倩 題解:“《樂府解題》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隋 江總 《婦病行》曰‘夫壻府中趨,誰能大垂手’是也。又《獨搖手》亦與此同?!?宋 強幼安 《唐子西文錄記》:“ 張文昌 詩:‘上宮才人大垂手,愿君千年萬年壽,朝出射麋暮飲酒?!艠犯?span id="06ni0u5" class="book">《大垂手》、《小垂手》、《獨搖手》,皆舞名也?!?/div>
《漢語大詞典》:估客樂(估客樂)
樂府西曲歌名。 南朝 齊武帝 始作此歌,后世多有仿作,又名《賈客樂》。內(nèi)容為描寫商人謀利與享樂的情景。參閱樂府詩集卷四八。
《漢語大詞典》:東武吟(東武吟)
即樂府《東武吟行》。 唐 李白 《還山別金門知己》詩:“閑來《東武吟》,曲盡情未終。” 唐 劉禹錫 《和董中庶古散調(diào)辭贈尹果毅》:“昔聽《東武吟》,壯年心已悲。”參見“ 東武吟行 ”。
分類:樂府
《漢語大詞典》:東武吟行(東武吟行)
樂府 楚 調(diào)曲名。一說為 齊 弦歌謳吟之曲名。 東武 , 齊 地名。 晉 陸機 、 南朝 宋 鮑照 、 梁 沈約 等均有擬作。內(nèi)容多詠嘆人生短促,榮華易逝。參閱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六·楚調(diào)曲上題解。
《漢語大詞典》:銅雀妓(銅雀妓)
(1).亦作“ 銅爵妓 ”。指 三國 魏 曹操 的歌舞妓。 北周 庾信 《擬詠懷》之二三:“徒勞 銅爵 妓,遙望西陵松。” 倪璠 注引魏志:“ 曹公 臨死,謂婕妤妓人曰:‘汝等時時登 銅爵臺 ,望吾西陵墓田?!?唐 朱光弼 《銅雀妓》詩:“ 魏王 銅雀 妓,日暮管弦清?!眳⒁姟?銅雀臺 ”。
(2).樂府平調(diào)曲名。又名“銅雀臺”。 南朝 齊 謝朓 、 唐 高適 均有《銅雀妓》詩。參見“ 銅雀臺 ”。
《國語辭典》:銅雀臺(銅雀臺)  拼音:tóng què tái
東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建一高臺。樓頂置大銅雀,展翅若飛。唐以后也稱為「相臺」。宋。劉克莊 沁園春。何處相逢詞:「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埂度龂萘x》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于漳河之上?!?/div>
《漢語大詞典》:銅鞮曲(銅鞮曲)
《白銅鞮歌》。也稱《襄陽蹋銅蹄》。樂府清商曲名。隋書·音樂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鎮(zhèn) ,有童謡云:‘ 襄陽 白銅蹄,反縛 揚州 兒?!R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 揚州 之士,皆面縛,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 沈約 為三曲,以被絃管?!?宋 梅堯臣 《送周諫議知襄陽》詩:“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爭隨畫鹿車?!?/div>
《國語辭典》:夜度娘  拼音:yè dù niáng
本為古樂府曲,其辭曰:「夜來冒霜雪,晨去履風波。雖得敘微情,奈儂身苦何!」故后人稱娼妓為「夜度娘」。
《漢語大詞典》:楊叛兒(楊叛兒)
樂府西曲歌名。本為童謠。相傳 南朝 齊隆昌 時,女巫之子 楊旻 隨母入內(nèi)宮,長大后,為 何后 所寵。當時童謠云:“ 楊婆兒 ,共戲來?!庇瀭鳛椤皸畎閮骸?、“楊叛兒”,并演變而為西曲歌的樂曲之一。 南朝 梁武帝 《楊叛兒》詩:“桃花初發(fā)紅,芳草尚抽緑。南音多有會,偏重《叛兒》曲?!?唐 李白 《楊叛兒》詩:“君歌《楊叛兒》,妾勸 新豐 酒。”參閱樂府詩集卷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