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猛虎行
樂府《平調(diào)曲》名。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六·猛虎行 郭茂倩 題解:“古辭曰:‘飢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棲。野雀安無巢,游子為誰驕?!焙笕俗鞔祟}者,或?qū)懣托?,或?qū)憚衩?,或?qū)懝I(yè)未建的苦悶,或以猛虎喻貪暴苛政,題旨不盡相同。 晉 陸機 《猛虎行》:“渴不飲 盜泉 水,熱不息惡木陰。惡術(shù)豈無枝,志士多苦心。”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烈士惡茍得,俊杰思自致。贈子《猛虎行》,出郊載酸鼻?!?仇兆鰲 注:“戒其失身於所往,見朋友相規(guī)之意?!?清 侯方域 《送徐吳二子序》:“ 侯子 既放,涉江返棹,棲乎 高陽 之舊廬,日召酒徒飲醇酒,醉則仰天而歌《猛虎行》?!?/div>
《漢語大詞典》:平陵東(平陵東)
樂府相和曲名。相傳為 漢 翟義 門客所作。 王莽 立 孺子嬰 為帝,自稱假皇帝,后故丞相 翟方進 子 東郡 太守 義 起兵,事敗為 莽 所殺, 義 門客為作哀歌。原辭見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相和曲下。 清 吳偉業(yè) 《讀史雜詩》之四:“徒令千載后,流涕《平陵東》?!?/div>
《漢語大詞典》:獨酌謠(獨酌謡)
樂府雜歌謠歌辭名。 南朝 陳后主 《〈獨酌謠〉序》:“ 齊 人 淳于髠 善為十酒,偶效之,作《獨酌謡》?!?唐 武元衡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行歌《獨酌謡》,坐發(fā)朱絲弦?!?/div>
《國語辭典》:白纻歌(白紵歌)  拼音:bái zhù gē
樂曲名。興起于六朝時期,流行于吳地的舞曲歌,即白纻舞歌,歌詞主要是描摹白纻舞女的舞姿體態(tài)。也稱為「白苧詞」
分類:樂府舞曲
《漢語大詞典》:白纻舞(白紵舞)
盛行于 晉 、 南朝 各代的 江 南民間舞蹈。有獨舞和群舞兩種。舞者穿輕紗般的白色長袖舞衣,故稱。晉書·樂志下:“《白紵舞》,案舞詞有巾袍之言,紵本 吳 地所出,宜是 吳 舞也。” 南朝 宋 鮑照 《奉始興王白紵舞曲啟》:“被教作白紵舞歌辭,謹竭庸陋,裁為四曲,附啟上呈?!?唐 王建 《白紵歌》之二:“城頭烏棲休擊歌,青蛾彈瑟《白紵舞》?!?/div>
《國語辭典》:瑟調(diào)(瑟調(diào))  拼音:sè diào
一種樂府相和歌辭。有善哉行、隴西行等三十八曲,樂器用笙、笛、簫、琴、瑟、箏、琵琶等七種。
《漢語大詞典》:瓠子歌
樂府歌辭名。 漢武帝 作。 漢 元封 二年, 武帝 令 汲仁 、 郭昌 發(fā)卒數(shù)萬人,堵 黃河 瓠子 決口,并自臨工地。初堵口不成, 武帝 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 瓠子 。事見史記·河渠書。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黃河》:“ 興國 之間, 房村 之決為甚。當此之時,勞十萬之眾,然后復理。天子為賦詩,比《瓠子之歌》?!币嗍》Q“ 瓠歌 ”、“ 瓠子 ”。漢書·敘傳下:“ 文 陻 棗 野, 武 作《瓠歌》?!?唐 高適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之一:“空傳歌《瓠子》,感慨獨愁人?!?元 貢師泰 《河決》詩:“《瓠子》空作歌,寶鼎徒紀年?!眳⒁姟?瓠子 ”。
《漢語大詞典》:瓠子
瓠瓜的種子。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種瓜:“候水盡即下瓠子十顆。” 明 高濂 《玉簪記·求配》:“瓠子初開擺得齊,欲笑含羞象齒?!?/div>
《國語辭典》:瓠子  拼音:hù zi
植物名。一年生草本。莖蔓生,開白花。果實也稱為「瓠子」,呈細長圓筒狀,果皮呈淡綠色,果肉白色,可食。
《漢語大詞典》:大堤曲
樂府西曲歌名。與《雍州曲》皆出《襄陽樂》。 梁簡文帝 《雍州曲》有以《大堤》為題的,為 唐 《大堤曲》、《大堤行》所本。 宋 張孝祥 《醉落魄》詞:“桃花庭院光陰速,銅鍉誰唱《大堤曲》?!眳㈤?span id="36us5wv" class="book">《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襄陽樂》解題。
《漢語大詞典》:昔昔鹽(昔昔鹽)
樂府曲辭名。始見于 隋 薛道衡 。昔昔即夕夕。鹽即引。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昔昔鹽:“ 薛道衡 以‘空梁落燕泥’之句為 隋煬帝 所嫉??计湓娒?span id="u5r6c3e" class="book">《昔昔鹽》,凡十韻……《樂苑》以為羽調(diào)曲?!?span id="ftc3so5" class="book">《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一·昔昔鹽》:“ 隋 薛吏部 有《昔昔鹽》, 唐 趙嘏 廣之,為二十章?!?span id="fdc0kt3" class="book">《隨園詩話》卷七引 清 周大樞 《詠雪》:“修髯繞作離離竹,妙句清于《昔昔鹽》?!?/div>
《漢語大詞典》:拔蒲
樂府《西曲歌》名。悉用鈴鼓,無弦有吹。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拔蒲 郭茂倩 題解引 南朝 陳智匠 《古今樂錄》:“拔蒲,倚歌也?!卑?,古辭二曲,無名氏作。其一云“拔蒲五湖中”,其二云“與君同拔蒲”,故名。 唐 張祜 《拔蒲歌》:“拔蒲來,領(lǐng)郎鏡湖邊,郎心在何處,莫趁新蓮去。拔得無心蒲,問郎看好無?!?/div>
分類:樂府題解
《漢語大詞典》:涼州曲(涼州曲)
樂府《近代曲》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二:“《涼州曲》,本 西涼 所獻也,其聲本宮調(diào),有大遍、小遍。 貞元 初,樂工 康崑崙 寓其聲於琵琶,奏於 玉宸殿 ,因號《玉宸宮調(diào)》?!眳㈤?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三。
分類:樂府
《漢語大詞典》:空城雀
樂府雜曲歌辭名。 南朝 宋 鮑照 《代空城雀》:“雀乳四鷇,空城之阿。朝食野粟,夕飲冰河。高飛畏鴟鳶,下飛畏網(wǎng)羅?!焙蟊扔鱽y世災民。 唐 李白 《空城雀》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唐 王建 《空城雀》詩:“空城雀,何不飛來人家???空城無人種禾黍?!?/div>
《國語辭典》:吐谷渾(吐谷渾)  拼音:tǔ yù hún
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今青海北部、新疆東南部。其祖先本遼東鮮卑種,西晉時酋帥庶長子吐谷渾率領(lǐng)部分族人遷至隴西,在今青海省以西及四川松藩之地。后勢力漸大,唐太宗時曾命李靖等討伐,國主敗亡其子遂降唐,受封為西平郡王。至高宗時敗亡于吐番。信奉多神及佛教。以游牧為業(yè)。其受漢文化影響較深,政權(quán)組織多仿中原王朝官制。
《漢語大詞典》:蜀道易
樂府名。相對樂府《蜀道難》而作。新唐書·韋皋傳:“ 暢 字 達夫 , 皋 雅所厚禮。始, 天寶 時 李白 為《蜀著難》以斥 嚴武 , 暢 更為《蜀道易》以美 皋 焉?!迸f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陸暢》:“ 暢 謁 韋皋 ,作《蜀道易》詩云:‘ 蜀 道易,易於履平地。’ 皋 大喜?!?明 方孝孺 《蜀道易》詩序:“臣才雖不敢望 白 ,而所遇之時, 白 不敢望臣也。因奉教作《蜀道易》一篇,以述圣上及賢王之德。”參見“ 蜀道難 ”。
分類:樂府
《國語辭典》:蜀道難(蜀道難)  拼音:shǔ dào nán
1.因四川省對外交通的道路難行,故稱為「蜀道難」。
2.樂府瑟調(diào)曲名。
3.詩名。唐李白所作的七言樂府。李白以此詩描寫秦蜀棧道的險阻和世故人情的險惡、叵測。
《漢語大詞典》:張女(張女)
樂府曲名。《張女彈》的省稱。文選·潘岳〈笙賦〉:“輟《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 張銑 注:“曲名也,其聲哀?!?隋 江總 《雜曲》之二:“曲中唯聞《張女》調(diào),定有同姓可憐人?!?/div>
分類:樂府
《漢語大詞典》:飲馬窟(飲馬窟)
古樂府有《飲馬長城窟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 宋 郭茂倩 題解:“ 長城 , 秦 所筑以備 胡 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后世文人常擬作,詩中大都描述邊境寒冷荒涼、征戍之苦。因以“飲馬窟”比喻邊境地區(qū)或北方寒冷荒涼及戰(zhàn)火頻仍之處。 唐 杜甫 《北征》詩:“前登寒山重,屢得飲馬窟。” 明謝讜《四喜記·他鄉(xiāng)遇故》:“從此潢池無竊警,力勝何如謀勝。飲馬窟寒,射雕風勁,滕六施嚴令,瑤花瓊樹,幻成無限佳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