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狹斜(狹斜)  拼音:xiá xié
1.又窄又斜。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小市長陵路狹斜,當(dāng)檐一樹碧桃花。」
2.狹路曲巷。漢。無名氏〈長安有狹斜行〉:「長安有狹斜,道狹不容車。」狹斜處多為妓女所居,故后每喻為妓女的居所。南朝梁。沈約〈麗人賦〉:「狹斜才女,銅街麗人?!?/div>
《國語辭典》:將進酒(將進酒)  拼音:jiāng jìn jiǔ
詩名:(1)漢樂府舊題,屬鼓吹曲鐃歌,內(nèi)容多詠飲酒放歌之事。(2)唐李白作。七言樂府。詩中表現(xiàn)消沉長醉的思想,但對現(xiàn)實又有所寄望。
《漢語大詞典》:烏夜啼(烏夜啼)
(1).樂府清商曲辭《西曲歌》名。舊唐書·音樂志二:“《烏夜啼》, 宋 臨川王 義慶 所作也。 元嘉 十七年,徙 彭城王 義康 於 豫章 。 義慶 時為 江州 ,至鎮(zhèn),相見而哭,為帝所怪,徵還宅,大懼。妓妾夜聞烏啼聲,扣齋閤云:‘明日應(yīng)有赦?!淠旮鼮?南兗州 刺史,作此歌……今所傳歌似非 義慶 本旨。”又為琴曲名,即《烏夜啼引》,與《西曲歌》義同事異。
(2).琴曲名,即《烏夜啼引》。與《西曲歌》義同事異。樂府詩集·琴曲歌辭四·烏夜啼引引 唐 李勉 《琴說》:“《烏夜啼》者, 何晏 之女所造也。初, 晏 繫獄,有二烏止於舍上。女曰:‘烏有喜聲,父必免?!熳瞬?。” 唐 元稹 《聽庾及之彈〈烏夜啼引〉》詩:“君彈《烏夜啼》,我傳樂府解古題。良人在獄妻在閨,官家欲赦烏報妻。”后世所見《烏夜啼》,內(nèi)容多為男女戀情。 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為唱當(dāng)時《烏夜啼》,青衫淚滿 江 南客?!?br />(3). 唐 教坊曲名, 南唐 后主 李煜 用為詞牌名。 宋 人 歐陽修 、 趙令畤 等多用之。見《詞譜》卷六。
(4).曲牌名。屬南呂宮,南北曲均有,北曲較多用,字?jǐn)?shù)與詞牌不同,多用在套曲中《玄鶴鳴》曲牌之后。南曲字?jǐn)?shù)與有的詞牌如別名為《圣無憂》的詞牌前半段相同,作為引子。
《國語辭典》:梁父吟  拼音:liáng fǔ yín
樂曲名:(1)是中國古代流傳于山東梁父山一帶的民謠,漢代被收為樂府詩。(2)相傳為曾子所作的琴曲。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好為梁父吟?!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挂沧鳌噶焊σ鳌?。
《漢語大詞典》:楚調(diào)(楚調(diào))
楚 地的曲調(diào)。常與 吳 弦、 燕 歌對舉。后為樂府相和調(diào)之一。 唐 陶翰 《燕歌行》:“請君留 楚 調(diào),聽我吟 燕 歌?!?唐 白居易 《醉別程秀才》詩:“ 吳 絃 楚 調(diào) 瀟湘 弄,為我慇懃送一盃?!?明 王世貞 《鳴鳳記·秋夜女工》:“雙蛾皺,嘆鳳管吹殘 楚 調(diào),何日見階前輻輳?!?清 魏源 《送陳太初出都》詩之二:“離弦忽 楚 調(diào),促柱訴中孚?!眳㈤?span id="lx4q61d" class="book">《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一·解題》。
《漢語大詞典》:獨漉(獨漉)
亦作“獨祿”。 古樂府中 晉 和 南朝 齊 拂舞歌辭名。宋書·樂志四《獨祿篇》,南齊書·樂志《獨祿辭》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三·晉拂舞歌《獨漉篇》。參閱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三·晉拂舞歌《舞曲歌辭四·齊拂舞歌》。
《漢語大詞典》:上陵
漢 樂府《鐃歌》十八曲之一,屬《鼓吹曲辭》。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帝王到祖先陵墓進行祭祀。后漢書·皇后紀(jì)上·光烈陰皇后:“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清 惲敬 《先塋記》:“今朝廷有上陵之禮,始謂可損,今見威儀,乃知至孝惻隱不可廢也。”
《漢語大詞典》:新樂府(新樂府)
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體詩。雖辭為樂府,已不被聲律。此類新歌,創(chuàng)始于初 唐 ,發(fā)展于 李白 、 杜甫 ,至 元稹 、 白居易 更得到發(fā)揚光大,并確定了新樂府的名稱。 白居易 《〈新樂府〉序》稱其創(chuàng)作宗旨為規(guī)諷時事,“為君為臣為民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欲聞之者深誡也”。
《漢語大詞典》:白鼻騧
(1).古樂府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高陽樂人歌 郭茂倩 題解引 南朝 陳 智匠 《古今樂錄》:“ 魏 高陽王 樂人所作也,又有《白鼻騧》,蓋出於此?!?br />(2).一種白鼻黑喙的黃馬。 唐 李白 《白鼻騧》詩:“銀鞍白鼻騧,緑地障泥錦?!?宋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詠·垂崖鞭》:“崖竹出石壁,根瘦懸青蛇……少年莫翦去,騎殺白鼻騧?!?明 何景明 《畫馬行》:“細(xì)看不是白鼻騧,恐是當(dāng)朝獅子花?!币嗍》Q“ 白鼻 ”。 唐 韓翃 《贈別崔司直赴江東兼簡常州獨孤使君》:“蘇山逐青驄, 江 家驅(qū)白鼻。”
《國語辭典》:七哀  拼音:qī āi
魏晉樂府的一種詩題,起于漢末。所謂七哀指痛而哀,義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聞見而哀,口嘆而哀,鼻酸而哀。為反映社會動亂、抒發(fā)悲傷情感的五言詩。如王粲、曹植、張載皆有〈七哀詩〉。
《國語辭典》:琴歌  拼音:qín gē
1.有歌詞的琴曲。起源甚早。演唱時,伴隨琴聲輕吟低唱。今日流傳的如〈陽關(guān)三疊〉、〈蘇武思君〉、〈胡笳十八拍〉等。
2.彈琴唱歌?!段倪x。孔稚圭。北山移文》:「琴歌既斷,酒賦無續(xù)?!?/div>
《國語辭典》:陌上?! ?span id="hqudjxb" class='label'>拼音:mò shàng sāng
樂曲名。漢樂府民歌。漢代著名的民間敘事詩。內(nèi)容敘述一個官吏戲弄一位采桑女子,而遭嚴(yán)詞拒絕的故事。全篇充滿真摯情感及優(yōu)美詞句。也稱為「日出東南隅行」、「艷歌羅敷行」。
《漢語大詞典》:卷衣
(1).謂君王贈衣與所愛女子。語出樂府古題《秦王卷衣曲》。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秦王卷衣曲:“右言 咸陽 春景及宮闕之美, 秦王 卷衣以贈所歡也?!?北周 庾信 《燈賦》:“卷衣 秦后 之牀,送枕 荊臺 之上。” 唐 李白 《怨歌行》:“君王選玉色,侍寢金屏中。薦枕嬌夕月,卷衣戀春風(fēng)?!?br />(2).借以泛指宮眷;君王之所歡。 唐 李頎 《鄭櫻桃歌》:“后庭卷衣三萬人,翠眉清鏡不得親?!?清 錢謙益 《丙戌南還贈故侯家妓人冬哥四絕句》之三:“卷衣宮女知多少,誰記 邯鄲 一曲歌。”
《漢語大詞典》:梅花落
漢 樂府橫吹曲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四·梅花落 郭茂倩 題解:“《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 唐 大角曲,亦有《大單于》、《小單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隋 江總 《梅花落》詩:“ 長安 少年多輕薄,兩兩常唱《梅花落》。”
《國語辭典》:后庭花(後庭花)  拼音:hòu tíng huā
1.詞牌名。原為南朝陳后主〈玉樹后庭花〉詞的簡稱,后為唐教坊曲名。因其詞輕蕩,歌聲哀怨,且為亡國之音,故后以喻亡國之音。唐。杜牧 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金。吳激〈人月圓。南朝千古傷心地〉詞:「南朝千古傷心地,還唱后庭花?!?br />2.曲牌名。北曲入仙呂調(diào)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