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8,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六樂
管籥
木聲
鼓缶
金鉦
阮咸
鼓笳
吹鳳
邊笳
樂歌
樂縣
羽籥
瑯璈
崇牙
小弦
《國語辭典》:六樂(六樂)  拼音:liù yuè
黃帝以下六代的古樂。包括云門(黃帝之樂)、咸池(堯樂)、大韶(舜樂)、大夏(禹樂)、大濩(湯樂)、大武(武王之樂)?!吨芏Y。地官。大司徒》:「以六樂防萬民之情,而教之和?!购蠓褐敢魳?。南朝宋。鮑照數(shù)名〉詩:「六樂陳廣坐,組帳揚春風?!?/div>
《國語辭典》:管籥  拼音:guǎn yuè
1.笙與簫兩種樂器?!睹献印A夯萃跸隆罚骸赴傩章勍蹒姽闹?、管籥之音。」
2.鎖匙?!抖Y記。月令》:「戒門閭,脩鍵閉,慎管籥?!?/div>
《漢語大詞典》:木聲(木聲)
(1).木質(zhì)之聲,擊木之聲。靈樞經(jīng)·經(jīng)脈:“聞木聲則惕然而驚。”莊子·山木:“ 孔子 窮於 陳 蔡 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jù)槁木,右擊槁枝,而歌 猋氏 之風……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於人心?!?br />(2).指樂器木質(zhì)部分的共鳴聲。 唐 柳宗元 《箏郭師墓志》:“生善音,能鼓十三弦……使木聲絲聲均其所自出。” 清 金農(nóng) 《四哀詩·張澐》:“古樂棲神明,撫琴臥巖藪,絲中有木聲,不生荊棘手。”
《漢語大詞典》:鼓缶
(1).敲奏一種瓦質(zhì)樂器。《易·離》:“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管庫隸臣,呵強 秦 使鼓缶?!?br />(2).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晉 孫楚 《莊周贊》:“ 莊周 曠蕩,高才英雋,本道根貞,歸於大順。妻之不哭,亦何所懽,慢弔鼓缶,放此誕言,殆矯其情,近失自然?!焙蠹唇琛肮捏尽币灾竼势蕖?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荀奉倩 喪妻,神傷而卒,非鼓缶之情也?!?宋 劉克莊 《風入松·福清道中作》詞:“蕭瑟擣衣時候,凄涼鼓缶情懷。遠林遙落晚風哀,野店猶開。”
分類:樂器
《國語辭典》:金鉦(金鉦)  拼音:jīn zhēng
1.比喻太陽。宋。范成大曉出古嚴呈宗偉子文〉詩:「東方動光彩,晃晃金鉦吐?!?br />2.樂器名,打擊樂器。參見「鉦」條。
《國語辭典》:阮咸  拼音:ruǎn xián
1.人名。字仲容,生卒年不詳,三國時魏國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東南)人,阮籍之侄。性任達不拘,長于音律。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峽流泉〉相傳為他的作品。擅長彈奏直項琵琶。為竹林七賢之一。
2.樂器名,彈撥樂器。古稱秦琵琶或月琴。圓形音箱,直柄,四弦,原為十二品位。晉人阮咸善于彈奏此種樂器,故稱為「阮咸」。唐代武則天時發(fā)展為十三品位,今增為二十四品位,有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之分。可做為獨奏、合奏之用。
《漢語大詞典》:鼓笳
鼓和笳。兩種樂器,為出行時的儀仗。 元 虞集 《城東觀杏花》詩:“絶勝 羊傅 襄陽 道,歸騎西風擁鼓笳?!?/div>
《漢語大詞典》:吹鳳(吹鳳)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好吹笙作鳳凰鳴?!庇?span id="fiowz3a" class="book">《蕭史》:“ 蕭史 者, 秦穆公 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 弄玉 作鳳鳴,居數(shù)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焙笠蛞浴按跌P”指吹奏笙簫等樂器。 唐 顧云 《華清詞》詩:“隔煙遙望見云水,彈璈吹鳳清瓏瓏。” 元 郯韶 《寄熊自得》詩:“思爾簫聲當靜夜,時時吹鳳碧山頭。”
《漢語大詞典》:邊笳(邊笳)
亦作“ 邊加 ”。 即胡笳。我國古代北方邊地少數(sh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 南朝 宋 鮑照 《王昭君》詩:“霜鞞旦夕驚,邊笳中夜咽?!?唐 馬戴 《邊館逢賀秀才》詩:“不堪吟斷邊笳曉,葉落東西客又分?!?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二折:“牧馬邊笳,刁斗軍中夜?!?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四:“綺閣低迷空昔夢,邊加凄切咽新愁?!?/div>
《國語辭典》:樂歌(樂歌)  拼音:yuè gē
音樂及歌曲,合稱為「樂歌」。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聲律》:「聲含宮商,肇自血氣,先王因之,以制樂歌?!?/div>
《漢語大詞典》:樂縣(樂縣)
亦作“ 樂懸 ”。
(1).指懸掛的鐘磬類樂器。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王宮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辨其聲?!?鄭玄 注:“樂縣,謂鐘磬之屬縣於筍虡者?!?唐 高彥休 《闕史·太清宮玉石像》:“ 長安 重建 太清宮 ,琢玉石為 元元皇帝 真像,雕鐫之麗,不類人工,列太常樂懸,服天子袞冕?!?span id="ujrzawj"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八》:“傳臚日,設鹵簿,陳樂懸,王公百官列侍?!?br />(2).也以指鐘磬之樂。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3).指懸掛鐘磬之類樂器的架子。舊唐書·音樂志二:“樂縣,橫曰簨,豎曰簴?!?span id="jhx8da1" class="book">《明史·樂志一》:“特鐘、特磬宜造樂懸,在廟廷中,周旋未便,不得更製?!?/div>
《漢語大詞典》:羽籥
古代祭祀或宴饗時舞者所持的舞具和樂器。羽,指雉羽?;a,一種編組多管樂器。周禮·春官·籥師:“祭祀,則鼓羽籥之舞。賓客饗食,則亦如之?!?鄭玄 注:“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span id="ljuum6p" class="book">《禮記·文王世子》:“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朱彬 訓纂:“干戈,萬舞,象武也,用動作之時學之;羽籥,籥舞,象文也,用安靜之時學之?!?span id="diamd6v" class="book">《史記·樂書》:“鐘鼓、管磬、羽籥、干戚,樂之器也?!?span id="exutvps"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下》:“今文舞執(zhí)羽籥,武舞執(zhí)干戚?!?唐 蕭仿 《享太廟樂章》:“羽籥象德,金石薦祥?!?/div>
《漢語大詞典》:瑯璈
古玉制樂器。漢武帝內(nèi)傳:“ 王母 乃命諸侍女 王子登 彈八瑯之璈,又命侍女 董雙成 吹云和之笙?!?宋 劉過 《賀新郎·平原納寵姬能奏方響席上有作》詞:“試一曲,瑯璈初奏?!?明 高啟 《蔡經(jīng)宅》詩:“冷風吹動天樂鳴,璚簫瑯璈和鸞笙?!?/div>
《漢語大詞典》:崇牙
(1).懸掛編鐘編磬之類樂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鋸齒。亦代指鐘磬架。《詩·周頌·有瞽》:“有瞽有瞽,在 周 之庭。設業(yè)設虡,崇牙樹羽?!?孔穎達 疏:“虡者立於兩端,栒則橫入於虡。其栒之上加施大板,則著於栒。其上刻為崇牙,似鋸齒捷業(yè)然,故謂之業(yè)。牙即業(yè)之上齒也?!?漢 張衡 《東京賦》:“爾乃九賓重,臚人列,崇牙張,鏞鼓設?!?薛綜 注:“張,謂樹之以懸鐘鼓也?!?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建簴崇牙盛,銜鐘獸目嗔。”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為方務德侍郎壽》詞:“建崇牙,開盛府,是生辰?!?br />(2).旌旗的齒狀邊飾。禮記·明堂位:“ 有虞氏 之綏, 夏后氏 之綢練, 殷 之崇牙, 周 之璧翣?!?孔穎達 疏:“ 殷 之崇牙者,謂刻繒為之形,飾旌旗之側(cè)?!?span id="yreh5tp" class="book">《禮記·檀弓上》“設崇, 殷 也” 唐 孔穎達 疏:“旌旗之旁,刻繒為崇牙。 殷 必以崇牙為飾者, 殷湯 以武受命,恒以牙為飾?!?/div>
《漢語大詞典》:小弦(小絃)
弧形曲線。常用以稱舊歷每月上旬初出及下旬將晦時的眉狀月。 宋 吳文英 《宴清都·壽秋壑》詞:“對小弦、月掛南樓,涼浮桂酒?!?br />小絃:亦作“ 小弦 ”。指彈撥樂器的細弦。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夫瑟以小絃為大聲,以大絃為小聲,是小大易序,貴賤易位,儒者以為害義,故不鼓也?!?span id="xlu1vlq" class="book">《后漢書·陳寵傳》:“夫為政猶張琴瑟,大弦急則小弦絶?!?唐 劉禹錫 《曹剛》詩:“大絃嘈嘈小絃清,噴雪含風意思生?!?宋 張先 《定西蕃》詞:“三十六絃蟬鬧,小絃蜂作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