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8,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盧家
龍鸞
繞梁
鉦鼓
登歌
擊缶
樂石
將于
山口
歌板
鐃吹
玉磬
玉馬
小槽
金支
《漢語大詞典》:盧家(盧家)
(1).古樂府中相傳有 洛陽 女子 莫愁 ,嫁于豪富的 盧 氏夫家。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盧 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 王 。”
(2).泛指富裕之家。 唐 沈佺期 《獨(dú)不見》詩:“ 盧 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唐 劉方平 《新春》詩:“一花開 楚國 ,雙燕入 盧 家?!?br />指善奏樂器的女子。 清 吳偉業(yè) 《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碧玉班中怕點(diǎn)留,樂營門外盧家泣?!眳⒁姟?盧女 ”。
《漢語大詞典》:盧女(盧女)
(1).亦稱“ 盧姬 ”。相傳 三國 魏武帝 時宮女,善鼓琴。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盧女曲 宋 郭茂倩 題解:“ 盧女 者, 魏武帝 時宮人也,故將軍 陰升 之姊。七歲入 漢 宮,善鼓琴。至 明帝 崩后,出嫁為 尹更生 妻。 梁簡文帝 《妾薄命》曰:‘ 盧姬 嫁日晚,非復(fù)少年時。’蓋傷其嫁遲也?!焙笠浴氨R女”泛指善奏樂器的女子。 唐 張子容 《除夜樂城逢孟浩然》詩:“妙曲逢 盧女 ,高才得 孟嘉 ?!?唐 皇甫冉 《見諸姬學(xué)玉臺體》詩:“艷唱召 燕 姬,清弦待 盧女 。”
(2).指 郢州 石城 歌女 莫愁 。舊時詩文中誤認(rèn)為即是 洛陽 的 莫愁 (嫁為 盧 家婦),故稱。 清 吳偉業(yè) 《贈荊州守袁大韞玉》詩:“ 盧女 門前烏桕樹, 昭君 村畔木蘭舟?!?br />(3).指 金陵 歌妓 莫愁 。 明 高啟 《清明呈館中諸公》詩:“ 白下 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 墓上迷芳草, 盧女 門前暎落花。”
(4).樂曲名。 唐 王維 《奉和楊駙馬六郎〈秋夜即事〉》:“對坐彈《盧女》,同看舞鳳凰?!?唐 徐凝 《樂府新詩》:“一聲《盧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div>
《漢語大詞典》:龍鸞(龍鸞)
(1).龍與鳳。亦喻賢士。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感龍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南朝 宋 顏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跡遍 湘 干。比物荃蓀,連類龍鸞?!?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xiāng)》詩:“ 鹿門 上?;兀瑺椣掳蔟堺[?!?br />(2).喻華美的文章。語本文選·吳質(zhì)〈答魏太子箋〉:“摛藻下筆,鸞龍之文奮矣?!?李善 注:“鸞龍,鱗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呂向 注:“鸞龍,有五色文章也?!?唐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詩:“ 裴生 覽千古,龍鸞炳天章?!?br />(3).喻指樂器聲音美妙,如龍吟鳳鳴。 宋 葉適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啟好游者》詩:“龍鸞變化異,笙笛音製殊。”
《國語辭典》:繞梁(繞梁)  拼音:rào liáng
1.形容歌聲美妙。《文選。陸機(jī)。演連珠五○首之一○》:「繞梁之音,實(shí)縈弦所思?!?br />2.古琴?!堆潘谆?。卷一二。器用。繞梁》:「楚莊王有琴曰繞梁?!?/div>
《國語辭典》:鉦鼓(鉦鼓)  拼音:zhēng gǔ
古代行軍時,擊鼓表前進(jìn),敲鉦表停止。故用鉦鼓比喻軍事?!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十九學(xué)孫、吳兵法,戰(zhàn)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div>
《漢語大詞典》:登歌
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
(1).升堂奏歌。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樂師登堂而歌。周禮·春官·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書·樂志一》:“ 晉氏 以來,登哥誦美,諸室繼作?!?宋 梅堯臣 《凌霄花賦》:“或製裳於騷客,或登歌於樂章?!?span id="keyy7wf" class="book">《宋史·樂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龜》《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會登歌首奏之?!?br />(2).指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樂師登堂所奏的歌。 漢 荀悅 《漢紀(jì)·惠帝紀(jì)》:“乾豆上,奏登歌?!?span id="j71dq1c" class="book">《后漢書·章帝紀(jì)》:“作登歌,正予樂,博貫六藝,不捨晝夜。”宋書·樂志一:“皇帝初登壇,奏登哥?!?br />(3).泛指歌詞。 宋 王禹偁 《皇帝親試貢士歌》:“應(yīng)制非才但淚垂,強(qiáng)作登謌謌 舜 禹 ?!?br />(4).猶歌頌。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亙古通今,明鮮晦多。千齡一見,書史登歌?!?br />(5).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所用的樂器。舊唐書·音樂志二:“登歌二架,登於堂上兩楹之前?!?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樂志一》:“大樂署舊制,宮縣三十六虡設(shè)於庭,登歌兩架設(shè)於殿上?!?span id="6e62pyz"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英宗至治二年》:“至是廟工未畢,妨陳宮縣,止用登歌。”
《國語辭典》:擊缶(擊缶)  拼音:jí fǒu
缶,瓦制的盆器,可作為樂器。擊缶指敲擊瓦盆,以打節(jié)拍?!对娊?jīng)。陳風(fēng)。宛丘》:「坎其擊缶,宛丘之道?!埂妒酚?。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某年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div>
《漢語大詞典》:樂石(樂石)
古文苑·李斯〈嶧山刻石文〉:“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fù)起……群臣頌略,刻此樂石,以著經(jīng)紀(jì)?!?章樵 注:“石之精堅(jiān)堪為樂器者,如 泗 濱浮磬之類?!痹缚芍茦菲鞯氖?,因《嶧山石刻文》用此石鐫刻,后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刊樂石,篆遺德,延休烈,垂憲則?!?清 趙翼 《奉和相公經(jīng)略來滇》之二:“相公自來功自速,好磨樂石待 韓 碑?!?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公謂吉金可以證經(jīng),樂石可以劻史,玩好之侈,臨摹之工,有不預(yù)焉?!眳㈤?唐 顏師古 匡謬正俗·樂石說文·石部“磬” 段玉裁 注。
《漢語大詞典》:將于(將于)
古代樂器名。鐘的一種。形如瓦缶。腹圓口小。文獻(xiàn)通考·樂七:“《周官》有‘錞于’之制,蓋樂作則鳴之,與鼓相和。 五代 后周 已亡其制?!畬⒂凇w當(dāng)時宮縣內(nèi)無算樂中用之。豈‘錞于’之變體歟?”原注:“形如瓦缶,以簴縣之,上有獸形如蓋?!?/div>
分類:樂器口小
《國語辭典》:山口  拼音:shān kǒu
1.兩山間交會的隘口。唐。常建〈張山人彈琴〉詩:「朝從山口還,出嶺聞清香?!?br />2.山洞口。唐。王維桃源行〉:「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3.琵琶、三弦琴等弦樂器上端架弦的部位,及簫管的吹竅部位,均稱為「山口」。
《國語辭典》:歌板  拼音:gē bǎn
樂器名,打擊樂器。在歌唱時敲擊作為節(jié)奏的拍板。由六塊或九塊長方形木板組成,雙手合擊板塊出聲。也稱為「拍板」、「的谷板」。
《國語辭典》:鐃吹(鐃吹)  拼音:náo chuì
樂曲名。為古代的軍樂。參見「鐃歌」條。
《國語辭典》:鐃歌(鐃歌)  拼音:náo gē
樂曲名。是漢代的武樂,用于軍旅之中,以壯軍威、揚(yáng)士氣的凱歌。鐃,形狀似鈴無舌,有柄可執(zhí),是一種銅制的打擊樂器,配合蕭、笳、笛、鼓,故稱鐃歌。鐃歌的名稱,起于東漢明帝時?!独m(xù)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其每朔,……元年歲首也?!箘⒄炎⒁嚏摺炊Y樂志〉曰:「漢樂四品:……其短簫、鐃歌,軍樂也。其傳曰『黃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揚(yáng)德,風(fēng)勸士』也。蓋《周官》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xiàn)則令凱歌』也?!菇翊鏉h鐃歌十八曲,即〈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擁離〉、〈戰(zhàn)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jìn)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斑〉、〈圣人出〉、〈上邪〉、〈臨高臺〉、〈遠(yuǎn)如期〉、〈石榴〉。
《國語辭典》:玉磬  拼音:yù qìng
樂器名,打擊樂器,玉石制的古樂器。《禮記。明堂位》:「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div>
《國語辭典》:玉馬(玉馬)  拼音:yù mǎ
1.玉和馬?!吨芏Y。天官。太宰》漢。鄭玄。注:「幣貢,玉馬皮幣也。」
2.用玉雕成的馬?!稌x書。卷三七。宗室傳。高密文獻(xiàn)王泰傳》:「營門前方數(shù)丈雪融不積,騰怪而掘之,得玉馬,高尺許。」
3.神駿的良馬。三國魏。曹植大魏篇〉:「玉馬充乘輿,芝蓋樹九華?!?br />4.比喻賢臣。《文選。任昉。百辟勸進(jìn)今上箋》:「是以玉馬駿奔,表微子之去。」
《漢語大詞典》:小槽
(1).古時制酒器中的一個部件,酒由此緩緩流出。 唐 李賀 《將進(jìn)酒》詩:“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宋 辛棄疾 《臨江仙·和葉仲洽賦羊桃》詞:“多病近來渾止酒,小槽空壓新醅?!?元 盍西村《小桃紅·臨川八景·西園秋暮》曲:“小槽細(xì)酒,錦堂晴晝,拚卻再扶頭?!?br />(2).指釀酒。 宋 陸游 《自適》“家釀傾醇碧,園蔬摘矮黃”自注:“小槽用緑豆麯。矮黃, 吳 中菜名。”
(3).琵琶一類樂器上架弦的格子。亦代指琵琶。 宋 惠洪 《臨川康樂亭碾茶觀女優(yōu)撥琵琶》詩:“小槽橫捧梳妝薄,緑羅綰帶仍斜搭;十指纖纖蔥乍剝,紫燕飛翻初弄撥?!?宋 鄭獬 《好事近·初春》詞:“兩行小槽雙鳳,按《涼州》初徹?!?/div>
《漢語大詞典》:金支
(1).一種黃金飾品。常施于樂器之上。《漢書·禮樂志》:“金支秀華,庶旄翠旌。”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樂上眾飾,有流遡羽葆,以黃金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華也?!?唐 杜甫 《渼陂行》:“ 湘 妃 漢 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明 何景明 《七述》:“羽裳翩翻垂白蜺,金支玉節(jié)紛葳蕤。”
(2).指代樂器。 南朝 宋 謝莊 《上封禪儀注疏》:“金支宿縣,鏞石潤響。” 明 杜岕 《雞鳴寺禪堂看白海棠》詩:“分明霜落金支冷,萬首宮詞蟋蟀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