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88,分180頁顯示  上一頁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言之無物
言之有故
言之有據(jù)
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言之鑿鑿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炎之如日
陽侯之變
晏開之警
燕岱之石
燕雀之見
燕雀之居
血光之災(zāi)
血氣之勇
《國語辭典》:言之無物(言之無物)  拼音:yán zhī wú wù
文章或言論的內(nèi)容空洞。如:「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卻言之無物,不知所云?!?/div>
《漢語大詞典》:言之有故
所說的話有根據(jù)。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其言之有故,其持之成理,上傅會乎經(jīng)義,使人主中其臘毒而不自知,君子所深惡也?!眳⒁姟?言之成理 ”。
分類:有根
《國語辭典》:言之成理  拼音:yán zhī chéng lǐ
言論能自成道理?!盾髯?。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挂沧鳌秆灾欣怼埂?/div>
《高級漢語詞典》:言之有據(jù)  拼音:yán zhī yǒu jù
說話和寫文章有充分的證據(jù)或事實根據(jù)
《國語辭典》:言之有理  拼音:yán zhī yǒu lǐ
所說的話自有道理。明。無名氏《金雀記》第一○出:「還是左兄言之有理,極是曲體人情?!骨?。洪升《長生殿》第二八出:「眾卿言之有理,再上酒來。」也作「言之成理」。
分類:有道道理
《國語辭典》:言之成理  拼音:yán zhī chéng lǐ
言論能自成道理。《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挂沧鳌秆灾欣怼?。
《國語辭典》:言之有物  拼音:yán zhī yǒu wù
言論或文章有根據(jù)、有內(nèi)容?!赌鹾;ā返诙鸹兀骸肝┦變删浠\罩全篇,末句總結(jié)大意,不必言之有物?!?/div>
《國語辭典》:言之鑿鑿(言之鑿鑿)  拼音:yán zhī zuò zuò
說話確實而有根據(jù)。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宋儒據(jù)理談天,自謂窮造化陰陽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鑿鑿,如指諸掌?!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谝换兀骸溉粝衿鹫n先生,瑣屑小事,言之鑿鑿,應(yīng)驗的原也不少,也是那只叫做術(shù)數(shù)小道,君子不屑言?!?/div>
《國語辭典》: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拼音:yán zhī zhūn zhūn,tīng zhī miǎo miǎo
形容白費唇舌,徒勞無功。參見「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條。明。無名氏《三化邯鄲》第二折:「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良藥苦口,信有之矣?!?/div>
《分類字錦》:炎之如日
班固答賓戲: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函之如海。養(yǎng)之如春。注:炎火也。謂光照也。
分類:功德
《漢語大詞典》:陽侯之變(陽侯之變)
指水災(zāi)。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一》:“逾三月,而 建寧 遭 陽侯 之變,巨室所藏盡蕩為魚鱉矣?!?/div>
分類:水災(zāi)
《國語辭典》:晏開之警(晏開之警)  拼音:yàn kāi zhī jǐng
有寇警則開門晚。比喻社會不安寧?!逗鬂h書。卷一九。耿弇傳》:「臣以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使塞下無晏開之警,萬世安寧之策也?!?/div>
《漢語大詞典》:燕岱之石
喻庸才下品。 隋 江總 《讓尚書令表》:“謬以 商丘 之木,遂比舟檝之材; 燕 岱 之石,混同瑚璉之器?!?/div>
分類:庸才下品
《漢語大詞典》:燕雀之見(燕雀之見)
比喻淺薄的見識。 清 戴名世 《朱翁詩序》:“﹝翁﹞乃欲為鴻飛之冥冥,於人世已不復(fù)置其一喙。而吾猶詉詉焉為之悲憐其遇,其猶燕雀之見也夫!”
分類:淺薄見識
《漢語大詞典》:燕雀之居
比喻簡陋的廬舍。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焚券》:“蒙還燕雀之居,當(dāng)盡犬鷹之力。茲且相別,后或再逢。”
分類:簡陋廬舍
《國語辭典》:血光之災(zāi)(血光之災(zāi))  拼音:xuè guāng zhī zāi
泛指殺身之禍。《水滸傳》第六一回:「目下不出百日之內(nèi),必有血光之災(zāi),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劍之下。」
《國語辭典》:血氣之勇(血氣之勇)  拼音:xuè qì zhī yǒng
只憑一時沖動所激發(fā)的勇氣。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公孫丑上》:「孟賁血氣之勇,丑蓋借之以贊孟子不動心之難?!埂都t樓夢》第三六回:「那武將不過仗血氣之勇,疏謀少略,他自己無能,送了性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