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26,分316頁顯示
上一頁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福(字 能之 )杜孺休(字 休之 )蔣泳(字 越之 )崔愨(字 敬之 )朱行先(字 蘊之 世稱 小由基 )馮涓(字 信之 )楊堪(字 時之 )徐彥若(字 俞之 )褚載(字 厚之 )僧希覺( 商 字 順之 號 釋氏西齋 )崔遠(字 昌之 博陵縣男 )韋序(字 休之 )柳璨(字 炤之 河?xùn)|縣男 )杜德祥(字 應(yīng)之 )王晏球(字 瑩之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隴西狄道人,字能之。李石弟。登進士第。以兄薦,授監(jiān)察御史、遷尚書郎。累遷刑部、戶部尚書。僖宗時以鎮(zhèn)壓王仙芝軍之功,加檢校司空、同平章事。以太子太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90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字休之。杜驚子。累擢給事中。昭宗大順初,錢镠遣其弟破蘇州,以沈粲行刺史事。帝更命孺休為之,以粲為制置指揮使。镠不悅,密遣粲攻之,遂與兄杜述休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常州義興人,字越之。蔣伸子。懿宗咸通七年登進士第,伸誡以門緒孤微,不宜侈靡。僖宗中和中,為考功郎中。昭宗景福元年,知禮部貢舉,放徐寅等及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貝州清河人,字敬之。崔浩七世孫。僖宗中和間任光祿丞。著《儒玄論》三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54—924
【介紹】:
五代時海鹽人,字蘊之。善射,人稱小由基。事湖州刺史高彥,屢立戰(zhàn)功。后歸吳越,累官靜海鎮(zhèn)遏使,甚著聲譽,在鎮(zhèn)凡十五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末五代時婺州東陽人,一作信都人,字信之。唐宣宗大中四年擢進士第,為京兆府參軍。尋隱商山數(shù)年。昭宗時起為祠部郎中,擢眉州刺史。時田令孜、陳敬瑄拒朝命,不令之任。涓于成都墨池灌園自給。后仕前蜀,王建時為翰林學(xué)士,終御史大夫。有《南冠集》、《龍吟集》、《長樂集》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字信之,婺州東陽(今浙江東陽)人,一說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宣宗大中十一年(857)登進士第(《北夢瑣言》作大中四年),又登宏詞科,授京兆府參軍。以時危世亂,隱居商山十年,后為祠部郎中。僖宗中和元年(881),授眉州刺史,適為兵阻,未至任,遂于成都墨池灌園自給。昭宗景福時,王建辟為西川節(jié)度判官,后拜前蜀御史大夫,卒。涓尤工章奏,《鑒誡錄》稱其頗能“清苦直諫,比諷箴規(guī),章奏合于教化。所薦文章,迥超群品,諸儒稱之為大手筆”。生平散見《鑒誡錄》卷四,《北夢瑣言》卷三、卷五,《唐詩紀(jì)事》卷六六及《十國春秋》本傳。《十國春秋》記其著有《南冠集》、《龍吟集》3卷、《長樂集》10卷等,皆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2聯(lián)?!度圃娡饩帯酚盅a詩3首。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涓字信之。婺州東陽人。登大中四年宏辭科進士。起家京兆府參軍。昭宗時官祠部郎中。擢眉州刺史。蜀主分藩西川。表為節(jié)度判官。歷官至御史大夫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虢州弘農(nóng)人,字時之。楊虞卿子。登進士第。僖宗乾符中,歷庫部、吏部員外郎。昭宗乾寧中,遷累戶部尚書??澳隧f昭度舅。二年,王行瑜等殺昭度,堪亦貶雅州刺史。后官至太子少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1
【介紹】:
唐鄭州新鄭人,祖籍河南偃師,字俞之。徐商子。宣宗大中十二年進士。僖宗時,累拜中書舍人。昭宗立,以戶部侍郎同平章事,進位太保、門下侍郎。時方多難,彥若最見信于帝。崔胤專權(quán),出彥若為清海軍節(jié)度使,卒于鎮(zhèn)。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01
新鄭(今屬河南)人。徐商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進士,僖宗乾符末,以尚書郎知制誥,拜中書舍人。昭宗時遷御史中丞,轉(zhuǎn)吏部侍郎,檢校戶部尚書。復(fù)拜中丞,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進封齊國公。光化三年(900),為廣州刺史、清海軍節(jié)度、嶺南東道節(jié)度等使。卒于鎮(zhèn)。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唐方鎮(zhèn)年表》卷七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人,字厚之。家貧寒,曾客居梁宋間。僖宗文德元年,持文于江西謁浙西帥劉子長,誤投郎吏陸威,且犯威家諱。威雖賞識而終不能引拔。昭宗乾寧五年,方登進士第,后不知所終。有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字厚之。家貧寒,曾客梁、宋間。僖宗文德元年(888),劉子長出鎮(zhèn)浙西,路經(jīng)江西,載投文謁見,而誤投陸威,且犯威家諱。威雖激賞其文,終不能引拔。昭宗乾寧五年(898)登進士第,后不知所終。生平事跡見《唐摭言》卷一一、《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jì)事》卷五九、《唐才子傳》卷一〇?!?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褚載詩》3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記《褚載集》1卷,皆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4首、斷句若干。其中《云》一詩,乃誤收杜牧之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64—948
【介紹】:
五代時僧。晉陵人,俗姓商,字順之。幼家貧,傭書于羅隱家。年二十五,出家于溫州開元寺。吳越王錢元瓘造十佛伽藍,召為寺主,署曰文光大師。能詩文,長于《易》。有《會釋記》、《增暉錄》等。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字順之。姓商氏。世居晉陵。后徙湮陽。而覺生焉。素業(yè)儒。唐季之亂。窘乏無所歸。嘗以傭書獲事給事中羅公隱于其家。公偶與語。哀之曰。兒何至此。因多與之直而勸之學(xué)。文德初。時年二十有五。乃游溫州。依開元寺出家。龍紀(jì)中。受具戒。即究律部于西明慧則律師。則蓋法寶大師之上足。廣明中。自關(guān)輔逃難浙滸。覺始見之天臺。及則長往。覺繼講訓(xùn)于溫州。俄而武肅錢王之季弟鏵來牧。禮貌加重?;蛘_以微過。釋不問。徙居錢唐之大錢寺。文穆王。命主千佛新伽藍。仍借賜紫服。私暑以文光大師號。未幾。以老病乞解職。嘯傲山房。以道自樂。示寂之年。八十五矣。其所作有增暉集二十卷。擬江東讒書五卷。雜詩賦十五卷。
宋高僧傳·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釋希覺。字順之。姓商氏。世居晉陵。覺生于溧陽。家系儒墨。屬唐季喪亂累被剽略。自爾貧窶嘗傭書于給事中羅隱家。偶問名居。隱曰。毗陵商家兒何至于此。嘆息再三。多與顧直勸歸鄉(xiāng)修學(xué)。至年二十五嘆曰。時不我與?;蚍沓塑?。皆一期爾。忽求出家于溫州開元寺。文德元年也。龍紀(jì)中受戒。續(xù)揣摩律部。稟教于西明寺慧則律師。時在天臺山也。則乃法寶大師之高足。廣明中關(guān)中喪亂。避地江表。覺始窺其墻。終見室家瑰富。以則出集要記解南山鈔。不稱所懷何耶古德妄相穿鑿各競師門。流宕忘返。覺遂著記。廣之曰增暉錄。蓋取曹植云。螢燭末光增暉日月。謙言增暉集要之日月也。二十卷成部。浙之東西盛行斯錄。暨乎則公長往。乃講訓(xùn)于永嘉。武肅王錢氏季弟鏵牧是郡。深禮重焉。尋為愚僧所誣塑。釋而不問。徙于杭大錢寺。文穆王造千佛伽藍。召為寺主。借紫私署曰文光大師焉。四方學(xué)者騁騖而臻。覺外學(xué)偏多長有易道。著會釋記二十卷。解易至上下系及末文甚備。常為人敷演此經(jīng)。付授于都僧正贊寧。及乎老病乞解見任僧職。既遂所懷。唯嘯傲山房以吟詠為樂。年八十一。然猶抄書籍異本。曾無告倦。未終之前。舍衣物作現(xiàn)前僧得施。復(fù)普飯一城僧。自此困憊每睡見有一人。純衣紫服。肌膚軟弱。如綿纊焉。意似相伴。才欲召弟子將至。此人舒徐下床。后還如故親向。贊寧說此。某知是天人耳。囑托言畢而絕。享年八十五。生常所著擬江東讒書五卷。雜詩賦十五卷。注林鼎金陵懷古百韻詩雜體四十章。覺之執(zhí)持未嘗弛放。勤于講訓(xùn)切于進修。學(xué)則彌老而不休。官則奉身而知退??芍^高尚其事名節(jié)俱全。長者之風(fēng)藹然如在所居。號釋氏西齋。慕吳兢之蘊積編簡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博陵安平人,字昌之。崔澹子。有文而風(fēng)致整峻,時人目為“饤座梨”,言座所珍也。僖宗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侍郎。從遷洛陽,罷為尚書右仆射。為柳璨所陷,貶白州長史,被殺于白馬驛。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05
字昌之,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昭宗龍紀(jì)元年(889)登進士第。大順初,為翰林學(xué)士。乾寧三年(896),封博陵縣男。自兵部侍郎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光化三年(900)罷相,為兵部尚書。哀帝天祐元年(904)復(fù)為中書侍郎。次年因柳璨所忌,貶官后賜死。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寶真齋法書贊》卷六收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唐文·卷八百十九遠。河中節(jié)度使玙孫。龍紀(jì)元年登第。大順初以員外郎知制誥。充翰林學(xué)士。正拜中書舍人。乾寧三年轉(zhuǎn)戶部侍郎博陵縣男。轉(zhuǎn)兵部。以本官同平章事。遷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天祐初從昭宗東遷洛陽。罷相守仆射。二年。柳璨希朱全忠旨。貶白州長史。被殺于白馬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字休之。韋澳子。登進士第。昭宗朝,累官至起居舍人。乾寧中,遷禮部員外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7
【介紹】:
唐京兆華原人,字炤之。柳公綽族孫。少孤貧,好學(xué)。昭宗光化進士。累擢翰林學(xué)士。崔胤死,以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由布衣起至此無四年。朱溫圖篡弒,璨曲事之。溫后疑璨有貳,流璨崖州,尋斬之。有《柳氏釋史》等。
全唐文·卷八百三十璨字炤之。公綽族孫。顏蕘判史館。引為直學(xué)士。遷左拾遺。擢翰林學(xué)士。尋以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中書侍郎。判戶部。封河?xùn)|縣男。朱全忠加九錫。璨進拜司空。為冊禮使。已為全忠所惡。除名流崖州。斬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字應(yīng)之。杜牧子。昭宗乾寧三年,自考功員外郎、集賢殿學(xué)士,遷工部郎中、知制誥。天復(fù)元年,任禮部侍郎,知貢舉,放曹松、劉象、沈顏等及第,甚有聲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73—932
【介紹】:
五代時洛陽人,字瑩之。沉勇有斷,善撫士卒。仕后梁為廳子都指揮使。后降后唐,明宗時為北面行營副招討,大破契丹兵,平王都,授天平軍節(jié)度使,兼中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