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729
典故
200
詞典
2688
分類詞匯
5
佛典
110
其它
4726
共7729,分516頁顯示
上一頁
33
34
35
36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39
40
41
42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長王之郊
杖斧之臣
終焉之志
執(zhí)之指掌
準(zhǔn)繩之官
姿容之美
斬夫之祀
中庸之道
章句之徒
萬人之?dāng)?/a>
萬世之嗣
萬全之策
萬物之精
萬物之統(tǒng)
萬分之一
《分類字錦》:
長王之郊(長王之郊)
李嶠請車駕還洛表:定社而立稷,建邦而設(shè)都,是萬年長王之郊,誠億載不遷之宇。
分類:
都邑
《漢語大詞典》:
杖斧之臣
指掌握兵權(quán)的武臣。
《
宋書·劉義慶傳
》
:“不勞杖斧之臣,號令不嚴(yán)而自肅;無辱鳳舉之使,靈怪不召而自彰。”參見“ 杖斧 ”。
分類:
掌握
兵權(quán)
武臣
《漢語大詞典》:
杖斧
謂持斧以為威權(quán)。
分類:
持斧
威權(quán)
《國語辭典》:
終焉之志(終焉之志)
拼音:
zhōng yān zhī zhì
對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或方式,感到滿意,而有安身終老的想法?!秶Z。晉語四》:「子犯知齊之不可以動,而知文公之安齊而有終焉之志也?!埂稌x書。卷八○。王羲之傳》:「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div>
分類:
安身
終老
想法
《分類字錦》:
執(zhí)之指掌(執(zhí)之指掌)
康子玉神蓍賦:感以洗心,遂通端策之志;執(zhí)之指掌,空嗤握策之倫。
分類:
卜筮
《分類字錦》:
準(zhǔn)繩之官(準(zhǔn)繩之官)
繆世應(yīng)石鑒碑:君為治書御史,朝廷以公雅節(jié)不群,直方其道,仍授準(zhǔn)繩之官,頻居牙爪之任。鷹跱虎視,而庶僚風(fēng)靡。
分類:
臺諫
《分類字錦》:
姿容之美
釋名:口上曰髭。髭,姿也,為姿容之美也。
分類:
須髯
《高級漢語詞典》:
斬夫之祀
斷絕夫家的祭祀
《國語辭典》:
中庸之道
拼音:
zhōng yōng zhī dào
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處事態(tài)度。《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讓產(chǎn)立高名》:「吾等適才分處,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遜,便是矯情沽譽了?!?/div>
分類:
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
無過
無不
不及
處事
事態(tài)
態(tài)度
《國語辭典》:
章句之徒
拼音:
zhāng jù zhī tú
只知道探究文句的訓(xùn)釋,而未能完全理解整篇文意的人。漢。
揚雄
解嘲
:「當(dāng)其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無所患?!?/div>
《漢語大詞典》:
章句小儒
指不能通達(dá)大義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
漢書·夏侯勝傳
》
:“ 建 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币喾Q“ 章句之徒 ”。
《
漢書·揚雄傳下
》
:“當(dāng)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亡所患?!?顏師古 注:“章句小儒也?!币嗍》Q“ 章句儒 ”。 宋
洪邁
《
容齋續(xù)筆·文中子門人
》
:“丈夫當(dāng)以功名取富貴,何至作章句儒?!?/div>
分類:
通達(dá)
大義
拘泥
辨析
章句
儒生
《國語辭典》:
萬人之?dāng)常ㄈf人之?dāng)常 ?span id="6aikgtq" class='label'>拼音:wàn rén zhī dí
善于領(lǐng)兵,武藝高強,能抵擋萬人。《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guān)羽等傳》評曰:「關(guān)羽、張飛,皆稱萬人之?dāng)?,為世虎臣?!姑?。沈采《千金記》第四出:「智勇多能,學(xué)劍學(xué)書俱未成,待學(xué)萬人之?dāng)??!?/div>
分類:
勇武
善戰(zhàn)
萬人
匹敵
《分類字錦》:
萬世之嗣(萬世之嗣)
禮記: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昏,萬世之嗣也。
分類:
婚
《國語辭典》:
萬全之策(萬全之策)
拼音:
wàn quán zhī cè
策劃周密而安全的計謀?!度龂?。卷六。魏書。劉表傳》:「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后嗣,此萬全之策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王嬤嬤的言語是娘子下半世的受用萬全之策,憑娘子斟酌?!挂沧鳌溉f全之計」。
分類:
策劃
安全
計謀
《分類字錦》:
萬物之精(萬物之精)
說文:萬物之精,上為列星。
《高級漢語詞典》:
萬物之統(tǒng)
萬物之本
《漢語大詞典》:
萬分之一(萬分之一)
形容極少的一部分。
《
莊子·在宥
》
:“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其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span id="6ivnjb6" class="book">《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今盜宗廟器而族之,有如萬分之一,假令愚民取 長陵 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
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開禧元年
》
:“臣奉行法令,不敢違失……鈐制公吏,禁抑豪強,以鎮(zhèn)靜為務(wù),庶幾萬分之一?!?/div>
分類:
萬分之一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