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729,分516頁顯示  上一頁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眾山之長
眾矢之的
之死靡它
之死靡他
之死靡二
之死不渝
之屏之翰
之乎者也
眾怨之的
眾樂之先
正始之音
正人之德
重賞之下,必有死夫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正月之音
《分類字錦》:眾山之長(眾山之長)
唐明皇西岳太華山碑銘:是曰靈岳,眾山之長。
分類:華山
《國語辭典》:眾矢之的(眾矢之的)  拼音:zhòng shǐ zhī dì
矢,箭。的,箭靶子。眾矢之的指許多支箭所共射的靶子。比喻大家一致攻擊的目標(biāo)。如:「他作奸犯科,喪盡天良,早已成為眾矢之的。」
《國語辭典》:之死靡它  拼音:zhī sǐ mǐ tuō
至死沒有二心。形容貞節(jié)的婦女至死不改嫁。語本《詩經(jīng)。鄘風(fēng)。柏舟》:「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顾?。楊萬里夫人李氏墓志銘〉:「李永官金陵,不幸蚤世。夫人才三十有三,撫群幼泣且誓,之死靡它?!购蠓褐溉说囊庵緢詮姡了蓝疾桓淖?。也作「之死靡他」、「至死靡他」。
《國語辭典》:之死靡他  拼音:zhī sǐ mǐ tuō
意志堅定,至死不變。參見「之死靡它」條。明。李贄《焚書。卷四。雜述。昆崙奴》:「忠臣俠忠,則扶顛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俠義,則臨危自奮,之死靡他?!?/div>
《漢語大詞典》:之死靡二
同“ 之死靡它 ”。 清 曹寅 《重修二郎神廟記》:“ 白崖君 之諫君澤民,之死靡二,在在所當(dāng)祀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之死不渝
同“ 之死靡它 ”。 宋 蘇轍 《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諸孤,賦詩《柏舟》,之死不渝?!?/div>
《分類字錦》:之屏之翰
之屏之翰,百辟為憲。
分類:勛封
《國語辭典》:之乎者也  拼音:zhī hū zhě yě
1.之、乎、者、也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個語助詞。故以之乎者也指讀書人所應(yīng)具備的基本能力。《敦煌零拾。俚曲三種。嘆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識,如今嗟嘆始悲吟。」
2.宋太祖親自規(guī)劃首都的外城,一日獨與韓王趙普視察工程,走到南門,門額上題「朱雀之門」,太祖問為何不只寫「朱雀門」,而多個「之」字,趙普答道:「『之』是語助詞呀!」太祖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典出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后用以譏諷讀書人只知道咬文嚼字,而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一個生意人家,只見這些之乎者也的人來講呆話,覺得可厭,非止一日?!挂沧鳌刚咭仓酢?。
《漢語大詞典》:眾怨之的(衆(zhòng)怨之的)
眾人怨恨的目標(biāo)。《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一回:“可見得我們就這大關(guān)的事不是好事,我這當(dāng)督檢的,還是眾怨之的呢?!?/div>
《分類字錦》:眾樂之先(眾樂之先)
陳氏樂書:古之人始作樂器,而葦籥居其先焉。震為六子之首,籥為眾樂之先,其斯以為稱。
分類:
《國語辭典》:正始之音  拼音:zhèng shǐ zhī yīn
三國魏正始年間,何晏、王弼等人的清談?!稌x書。卷三六。衛(wèi)瓘傳》:「不意永嘉之末,復(fù)聞?wù)贾簦纹绞迦粼?,?dāng)復(fù)絕倒?!?/div>
《分類字錦》:正人之德
陳氏樂書:瑟者,閉也,所以懲忿窒欲,正人之德也。
分類:
《漢語大詞典》:重賞之下,必有死夫(重賞之下,必有死夫)
見“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國語辭典》: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拼音:zhòng shǎng zhī xià,bì yǒu yǒng fū
(諺語)用重金懸賞,一定會有為了優(yōu)厚的獎金而自告奮勇的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埂斗馍裱萘x》第八七回:「陛下可出榜招賢,大懸賞格,自有高名之士應(yīng)求而至。古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弧?/div>
《分類字錦》:正月之音
說文: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
分類:笙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