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728,分516頁顯示  上一頁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易之失賊
質素之聲
億丈之城
用之鄉(xiāng)國
置水之情
置水之清
用武之地
置之不問
置之不論
置之不理
置之不顧
置之度外
置之高閣
置之弗論
永年之瑞
《韻府拾遺 職韻》:易之失賊(易之失賊)
禮記經解:易之失賊。疏:易主絜靜嚴正,遠近相取,愛惡相攻,若不節(jié)制,則失在于賊害。
《分類字錦》:質素之聲(質素之聲)
禮記:壹倡而三嘆。疏:弦聲既濁,瑟音又遲,是質素之聲,非要妙之響。
分類:
《分類字錦》:億丈之城(億丈之城)
賈誼過秦論: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
分類:城郭
《分類字錦》:用之鄉(xiāng)國(用之鄉(xiāng)國)
朱子詩傳序:昔周盛時,上自郊廟朝廷,而下達于鄉(xiāng)黨閭巷,其言粹然,無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協之聲律,而用之鄉(xiāng)人,用之邦國,以化天下。
分類:
《國語辭典》:置水之情  拼音:zhì shuǐ zhī qíng
漢時任棠置水一杯,曉悟龐參做官要保持清廉。典出《后漢書。卷五一。龐參傳》。后表示人民期望為官者能清廉持正。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盡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伋待期之信。」也作「置水之清」。
《國語辭典》:置水之清  拼音:zhì shuǐ zhī qīng
表示人民期望為官者能清廉持正。參見「置水之情」條。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置水之清必勵,則人知敬?!?/div>
《國語辭典》:置水之情  拼音:zhì shuǐ zhī qíng
漢時任棠置水一杯,曉悟龐參做官要保持清廉。典出《后漢書。卷五一。龐參傳》。后表示人民期望為官者能清廉持正。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盡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伋待期之信。」也作「置水之清」。
《國語辭典》:用武之地  拼音:yòng wǔ zhī dì
1.適宜打仗的地方。《晉書。卷一一六。姚襄載記》:「洛陽雖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埂度龂萘x》第一○○回:「更兼前臨渭濱,后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地?!?br />2.可讓人發(fā)揮所長,表現才干的地方或環(huán)境。
《漢語大詞典》:置之不問(置之不問)
擱在一邊,不予過問。 清 袁枚 新齊諧·抬轎郎君:“乃閉鎖書舍中,未幾逃出,又為人抬轎矣。如是者再三,祖父無如何,置之不問?!?巴金 《秋》一:“ 鄭 家至今尚無安葬的意思,大舅也置之不問。”
分類:過問
《漢語大詞典》:置之不論(置之不論)
擱在一旁,不予理論。 魯迅 《而已集·文藝和革命》:“這之前,有時恐怕也有青年潛入宣傳,工人起來暗助,但這些人們大抵已經死掉,或則無從查考了,置之不論?!币嘧鳌?置之弗論 ”。 魯迅 《朝花夕拾·無?!?/span>:“鬼神之事,難言之矣,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div>
分類:一旁理論
《國語辭典》:置之不理  拼音:zhì zhī bù lǐ
不聞不問,不加理會。清。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人主之于民,賦斂之而已爾,役使之而已爾,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div>
《國語辭典》:置之不顧(置之不顧)  拼音:zhì zhī bù gù
放著不管,不聞不問?!段拿餍∈贰返谒乃幕兀骸溉绻犉渥匀?,置之不顧,各家只好把學生領回。」
分類:一旁理會
《國語辭典》:置之度外  拼音:zhì zhī dù wài
不以為意,不加理會。《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自青德啟運,款關受職,置之度外,不足絓言。」《紅樓夢》第六四回:「將現今身上有服,并停妻再娶,嚴父妒妻,種種不妥之處皆置之度外了?!?/div>
《國語辭典》:置之高閣(置之高閣)  拼音:zhì zhī gāo gé
把東西放置于高樓上。比喻棄置不用?!段饔窝a》第一五回:「行者在山凹里見師父果然做了將軍,取經一事,置之高閣,心中大亂,無可奈何?!挂沧鳌甘唛w」。
分類:棄置一旁
《漢語大詞典》:置之弗論(置之弗論)
見“ 置之不論 ”。
《漢語大詞典》:置之不論(置之不論)
擱在一旁,不予理論。 魯迅 《而已集·文藝和革命》:“這之前,有時恐怕也有青年潛入宣傳,工人起來暗助,但這些人們大抵已經死掉,或則無從查考了,置之不論?!币嘧鳌?置之弗論 ”。 魯迅 《朝花夕拾·無?!?/span>:“鬼神之事,難言之矣,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div>
分類:一旁理論
《分類字錦》:永年之瑞
隋書樊子蓋傳:大業(yè)十年冬,車駕還東都,帝謂子蓋曰:元感之反,神明故以彰公赤心耳。析圭進爵,宜有令謨。是日下詔,進爵為濟公。后與蘇威、宇文述陪宴積翠亭,帝親以金杯屬子蓋酒,曰:良算嘉謨,俟公后動。即以此杯賜公,用為永年之瑞。并綺羅百匹。
分類:賞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