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728,分516頁顯示  上一頁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有事之秋
羽旄之美
逾淮之橘
漁翁之利
侑酒之歡
宥坐之器
于是之
漁父之圖
漁人之利
諛墓之金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魚菽之祭
魚菽之奠
魚米之地
魚米之鄉(xiāng)
《漢語大詞典》:有事之秋
指戰(zhàn)爭或多事故的年頭。北史·王羆王軌等傳論:“ 王思政 驅(qū)馳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際?!?span id="pajsijs"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莫講把 何玉鳳 支使得眼花繚亂,連 張金鳳 在 淮安 過門時,正值那有事之秋,也不似者番熱鬧?!?/div>
《漢語大詞典》:羽旄之美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這里指君王的儀仗。美,形容詞用作名詞。例如:百姓聞王車馬之聲,見羽旄之美?!?a target='_blank'>孟子·梁惠王下》
《漢語大詞典》:逾淮之橘
晏子春秋·雜下十:“ 晏子 避席對曰:‘ 嬰 聞之,橘生 淮 南則為橘,生于 淮 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焙笠浴坝饣粗佟北扔饕椎囟冑|(zhì)的事物。 葉圣陶 《窮愁》:“無如工廠之制,昌于西土,殆如逾 淮 之橘,遷地弗良。絲廠旋歇業(yè), 阿松 遂失所依恃?!?/div>
《國語辭典》:漁翁之利(漁翁之利)  拼音:yú wēng zhī lì
從他人沖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讣孜鐬槿毡厩治覗|三省,俄德出為調(diào)停,借收漁翁之利,大局又為之一變?!?/div>
《國語辭典》:漁人得利(漁人得利)  拼音:yú rén dé lì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div>
《高級漢語詞典》:侑酒之歡
陪侍進酒的歡樂
《漢語大詞典》:宥坐之器
即攲器。古時國君置于座右,以為不要過或不及之勸戒。荀子·宥坐:“ 孔子 觀於 魯桓公 之廟,有欹器焉。 孔子 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 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楊倞 注:“宥與右同,言人君可置於坐右以為戒也。説苑作‘右坐’?;蛟唬骸杜c侑同,勸也?!眳㈤?span id="p35wmtn" class="book">《孔子家語·三恕》。
《漢語大詞典》:于是之
(1927- )演員。原籍天津,生于北京。曾就讀于北京大學(xué)西語系。后任祖國劇團、北平藝術(shù)館演員。建國后任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演員、院長。主演話劇《龍須溝》《茶館》、《關(guān)漢卿》和電影《青春之歌》等。
《高級漢語詞典》:漁父之圖
比喻行動之中別有所圖
《國語辭典》:漁人之利(漁人之利)  拼音:yú rén zhī lì
從他人沖突矛盾中取得的利益。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抖膛陌阁@奇》卷一六:「他日可以在里頭看景生情,得些漁人之利?!埂端逄蒲萘x》第五二回:「王世充殘忍褊隘之人,刻刻在那里覬覦非望,以收漁人之利?!?/div>
《國語辭典》:漁人得利(漁人得利)  拼音:yú rén dé lì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div>
《高級漢語詞典》:諛墓之金
為人作墓志所得的報酬
《國語辭典》: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拼音: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有缺失就加以改正,沒有就勉勵自己小心不要犯錯?!墩撜Z。學(xué)而》:「吾日三省吾身」句下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div>
《漢語大詞典》:魚菽之祭(魚菽之祭)
以魚、豆為祭品的祭事。魚、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公羊傳·哀公六年》:“ 陳乞 曰:‘ 常 之母有魚菽之祭,愿諸大夫之化我也?!?何休 注:“ 齊 俗,婦人首祭事。言魚豆者,示薄陋無所有?!?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灌畦鬻蔬,為供魚菽之祭?!?清 龔自珍 《農(nóng)宗》:“宅不什一,則不足以容魚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币嘧鳌?魚菽之奠 ”。 明 楊慎 《祭毛以正文》:“同鄉(xiāng)友生 楊慎 謹以薄陋魚菽之奠,致祭于亡友鄉(xiāng)進士 毛君 以正 之靈?!?/div>
分類:祭品食品
《漢語大詞典》:魚菽之奠(魚菽之奠)
見“ 魚菽之祭 ”。
《漢語大詞典》:魚菽之祭(魚菽之祭)
以魚、豆為祭品的祭事。魚、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公羊傳·哀公六年》:“ 陳乞 曰:‘ 常 之母有魚菽之祭,愿諸大夫之化我也?!?何休 注:“ 齊 俗,婦人首祭事。言魚豆者,示薄陋無所有。”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灌畦鬻蔬,為供魚菽之祭?!?清 龔自珍 《農(nóng)宗》:“宅不什一,則不足以容魚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币嘧鳌?魚菽之奠 ”。 明 楊慎 《祭毛以正文》:“同鄉(xiāng)友生 楊慎 謹以薄陋魚菽之奠,致祭于亡友鄉(xiāng)進士 毛君 以正 之靈。”
分類:祭品食品
《漢語大詞典》:魚米之地(魚米之地)
見“ 魚米之鄉(xiāng) ”。
《國語辭典》:魚米之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  拼音:yú mǐ zhī xiāng
近水而盛產(chǎn)魚、米的地帶。泛指物產(chǎn)富庶之地?!杜f唐書。卷九三。王晙傳》:「望至秋冬之際,令朔方軍盛陳兵馬,告其禍福,啖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說其魚米之鄉(xiāng),陳其畜牧之地。」《水滸傳》第三八回:「兄長,你不見滿江都是漁船,此間正是魚米之鄉(xiāng),如何沒有鮮魚?」
《國語辭典》:魚米之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  拼音:yú mǐ zhī xiāng
近水而盛產(chǎn)魚、米的地帶。泛指物產(chǎn)富庶之地?!杜f唐書。卷九三。王晙傳》:「望至秋冬之際,令朔方軍盛陳兵馬,告其禍福,啖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說其魚米之鄉(xiāng),陳其畜牧之地?!埂端疂G傳》第三八回:「兄長,你不見滿江都是漁船,此間正是魚米之鄉(xiāng),如何沒有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