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64,分165頁顯示  上一頁  88  89  90  91  92  94  95  96  97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普法義經
普義經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華嚴法界義海
華嚴音義
華嚴演義鈔
菩提心義
無方釋義
無量義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疏
無量義處三昧
無量壽經義疏
無義語
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
普法義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后漢安世高譯。與真諦譯之廣義法門經同經。
普義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普法義經之略名。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佛學大辭典】
(書名)又名華嚴一乘教分記,華嚴教分記,一乘教分記,五教分記,五教章。三卷,又四卷。唐法藏撰。說一乘之義并五教之分際。
華嚴法界義海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賢首著。又曰義海百門。
華嚴音義
【佛學大辭典】
(書名)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之略名。二卷,唐慧苑著。亦曰慧苑音義。
華嚴演義鈔
【佛學大辭典】
(書名)清涼作八十華嚴經疏二十卷,更作演義鈔四十卷,自釋其疏。
菩提心義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著者不詳。以五門分別明菩提心之要義。
無方釋義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論家四種釋義之一。(參見:四種釋義)
無量義
【佛學大辭典】
(術語)無量無數(shù)之義理,謂一切諸法也。諸法無量,各具義理,故云無量義?!居帧繉嵪嘀惷?。無量義經曰:「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狗ㄈA嘉祥疏二曰:「無量義者,凡有二種:一者實相之體不可限量,謂體無量。二者從實相一法出一切教,謂用無量。此體用并有深所以故稱為義?!?br />【佛學常見辭匯】
無量的義理。
無量義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佛將于法華說無量之法歸于實相之一、先說此經明無量之法,由一實相而生。故謂之為法華之開經。又法華論列法華十七名,無量義經,其一名也。是法華之實相,有自生無量義之理,故以為別名也。
【三藏法數(shù)】
謂佛欲說法華一實相理故,先說此無量義處,蓋將以無量之義,會歸于一實相之理。實相之中,妙義無窮,故名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疏
【佛學大辭典】
(書名)日本傳教疏三卷,題曰注無量義經。又無量義經箋注,丁福保注。
無量義處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Anantanirdes/apratis!t!ha%na sama%dhi。佛說法華前,先說無量義,次入此三昧也。無量者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即無量義也,義處為無量義之依處,即實相也,生無量法義依處之實相無相三昧,謂之無量義處三昧。佛既說無量義后,將說實相,于中間入此定,依所出之無量義故為無量義經之三昧,依所歸之義處,則為法華經之三昧,因而通于前后。法華文句二曰:「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羅漢緣覺菩薩佛。此等諸法名為無量,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得為無量法入一義處?!?/div>
無量壽經義疏
【佛學大辭典】
(書名)二卷,隋凈影寺慧遠撰。又唐嘉祥寺吉藏撰。
無義語
【佛學大辭典】
(術語)義者義利也,無益之語謂之無義語。晉華嚴經二十四曰:「無義語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所說言語人不信受,二者所有言說不能明了?!?br />【佛學常見辭匯】
沒有意義的言語。
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
【佛學大辭典】
(書名)順中論之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