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64,分165頁顯示  上一頁  74  75  76  77  78  80  81  82  8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見義勇為
建端樹義
見利思義
見利忘義
進(jìn)退合義
盡義務(wù)
近義詞
景福嘉義
井義
精義入神
精義霞開
介義
教條主義
金田起義
盲動主義
《國語辭典》:見義勇為(見義勇為)  拼音:jiàn yì yǒng wéi
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褂龅胶虾跽x的事,就應(yīng)該奮勇的去做。《宋史。卷三一九。歐陽修傳》:「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div>
《分類字錦》:建端樹義(建端樹義)
唐書·褚無量傳》:元宗為太子,拜國子司業(yè),兼侍讀,撰翼善記以進(jìn),厚被禮答。太子釋奠國學(xué),令講經(jīng),建端樹義,博敏而辯。
分類:講論
《國語辭典》:見利思義(見利思義)  拼音:jiàn lì sī yì
看見錢財利益,要想到道義?!墩撜Z。憲問》:「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埂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八。還帶記。裴度還帶》:「財利迷心,人情世態(tài),見利思義,于君無愧?!?/div>
《國語辭典》:見利忘義(見利忘義)  拼音:jiàn lì wàng yì
看見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唐。王勃 送劼赴太學(xué)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絕,輕進(jìn)茍動,見利忘義,雖上一階履半級,何足恃哉!」《三國演義》第三回:「某與呂布同鄉(xiāng),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div>
分類:私利道義
《分類字錦》:進(jìn)退合義(進(jìn)退合義)
韓愈《盧考功墓志》:講說周公、孔子,樂其道,不樂從事于俗。得所從,不擇內(nèi)外,奮而起,其進(jìn)退不既合于義乎?
分類:
《國語辭典》:盡義務(wù)(盡義務(wù))  拼音:jìn yì wù
1.盡應(yīng)盡的本分。如:「國民除了享受權(quán)利之外,也應(yīng)該盡義務(wù)?!?br />2.做事而不接受報酬。如:「他所領(lǐng)導(dǎo)的慈善組織,不斷為社會盡義務(wù),頗獲大眾好評?!?/div>
《高級漢語詞典》:近義詞  拼音:jìn yì cí
意思相近的詞
《分類字錦》:景福嘉義(景福嘉義)
殷仲堪《上白鹿表》:巴陵縣清水山得白鹿一頭,白者正色,鹿者景福嘉義。
分類:麋鹿
《駢字類編》:井義(井義)
易·井》九三注見井渫下。
《國語辭典》:精義入神(精義入神)  拼音:jīng yì rù shén
精通事物的義理而達(dá)到神妙的境界?!兑捉?jīng)。系辭下》:「精義入神,以致用也?!?/div>
《分類字錦》:精義霞開(精義霞開)
舊唐書·孔穎達(dá)傳》:拜國子祭酒。太宗幸國學(xué)觀釋奠,命穎達(dá)講《孝經(jīng)》。既畢,穎達(dá)上釋奠頌,手詔褒美。后圖形于凌煙閣,贊曰:道光列第,風(fēng)傳闕里。精義霞開,掞詞飆起。
分類:師儒
《漢語大詞典》:介義(介義)
耿介仗義。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劉叉死后文》:“何必縱繆言誣介義之士於有過之地哉?”
分類:耿介仗義
《國語辭典》:教條主義(教條主義)  拼音:jiào tiáo zhǔ yì
一種盲目遵從某些觀念或原則的態(tài)度。理論脫離實際,缺乏求證的精神,并拒絕接受實際經(jīng)驗的批判。
《漢語大詞典》:金田起義
1851年洪秀全、楊秀清等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參看“太平天國”
《漢語大詞典》:盲動主義(盲動主義)
機會主義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通常指“左”傾機會主義。 毛澤東 《反對本本主義》:“離開實際調(diào)查就要產(chǎn)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dǎo),那末,它的結(jié)果,不是機會主義,便是盲動主義。” 周恩來 《關(guān)于黨的“六大”的研究》:“主要的盲動主義是在1927年11月中央擴(kuò)大會議以后,但‘八七’會議就已有了盲動主義的因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