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薛志義(1524年—?),字民服,號槐亭,山東濟南府濱州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十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百六十二名進士。戶部觀政,四十五年六月授靈璧知縣,隆慶三年(1569年)十二月升戶部主事,萬歷四年(1576年)六月復除本部,五年正月升員外,五月升郎中,十一月升馬湖知府,八年正月有疾致仕。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三六七李邦義,字宜之。連州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進士。知上虞縣,以績最召為戶科給事中,轉(zhuǎn)兵科都給事,升太常寺少卿,卒年五十七。清同治《連州志》卷七有傳。
維基李邦義(1526年—?),字宜之,號喻齋,廣東廣州府連州人,軍籍。乙卯科(1555年)廣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五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四十四名進士。刑部觀政,授浙江上虞縣知縣。四十年九月擢兵科給事中,四十一年十一月升本科右,四十二年四月升本科左,四十三年二月升戶科都給事中。四十四年六月論劾江西巡撫都御史周相不職,詔令相致仕。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月升順天府府丞,隆慶元年(1567年)二月升南京鴻臚寺卿,歷升太常寺少卿,萬歷三年(1575年)二月考察,調(diào)用南京。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六釋義玄,字古鏡。姓賈氏,云中人也。父林,母李氏。生有異徵,髫年厭俗,禮郡中定盛出家。志切向上,及長,辭師操方。初至京都,于萬壽戒壇受具足戒,遍禮名山,參訪知識,決策己躬,有所發(fā)明。念?;畚磮A,功行不具,中年還鄉(xiāng),廣作佛事,結(jié)飯僧緣,不以數(shù)計。造滲金像,以嚴佛土,繪水陸以拔幽冥,修橋梁以濟厲揭,建窣堵以標人天,跪誦《往生咒》三十六萬遍,以資凈業(yè)。凡在利益,靡不精心竭力,以導利多人,由是四眾歸依,王臣敬仰。云中邊地逼虜,民情剽悍,以玄之教化,轉(zhuǎn)殺機為善種,變鴟鸮以好音,見者欣說景從。體厚而性柔,學富而行高,故感代藩國主,三世崇重,吉陽、端惠諸王咸為外護。建普興禪院,遂為開山祖。以明萬歷乙巳年入滅,世壽八十,僧臘四十有奇,塔于云中郊外,釋德清為之銘云。
人物簡介
維基李從宜(1527年—?),字宗賢,號義齋,直隸大名府開州長垣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三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聯(lián)捷癸丑科會試第三百九十四名,三甲第四十三名進士。戶部觀政,授山東歷城知縣,升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維基李承式(1528年—1605年),字敬甫,又字之義,號見衡,山西大同府大同縣人,遷居江都(今揚州市)。同進士出身。李承式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會試二百十四名,廷試三甲一百七十三名進士。兵部觀政,初授浙江錢塘縣知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改任直隸深澤縣知縣,任內(nèi)修建文廟,減負賑災。深澤城墻東、南、西三面皆有城門樓,李承式創(chuàng)修北極臺,并在其上建真武廟,以壯城北形勝。臺廟至今尚存。三年后,承式因丁憂離職。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任順天府固安縣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起復,升南京工部主事,歷官兵部職方司郎中,萬歷元年(1574年)三月升陜西副使,改山東副使,五年二月升河南左參政,升浙江按察使,八年五月以驛遞違例,降三級。十一年正月降為陜西右參議,三月升河南副使,歷升陜西右布政使。二十一年七月起補山東右布政使,備兵開原,二十二年五月官至福建左布政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29—1586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方,號儆庵。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官國子祭酒,訓士有方。萬歷中歷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研究經(jīng)術(shù)及濂洛關(guān)閩之學,與子周炳謨皆以學行稱于世。有《中書直閣記》、《國朝故實》、《交翠軒佚稿》。
人物簡介周子義(1529-1586),字以方,號敬庵。南直隸無錫人 。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育士有方,精研經(jīng)術(shù)及"濂洛關(guān)閩"之學(濂溪周敦頤、洛陽程顥.程頤、關(guān)中張載、閩中朱熹)有心得。謚文恪。一生著述甚豐,曾???a target='_blank'>史記》、《梁書》、《新五代史》,與子周炳謨皆以學行稱于世。
維基周子義(1529年—1586年),字以方,號儆庵、警庵,直隸無錫人。嘉靖乙丑進士,官至吏部侍郎。子炳謨,官至禮部侍郎。父子皆以學行稱名于世。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四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十二名,二甲第二十五名進士。刑部觀政,選翰林院庶吉士,隆慶元年(1567年)三月授翰林院編修,五年二月升南國子監(jiān)司業(yè),萬歷五年(1577年)二月改國子監(jiān)司業(yè),七年四月升司經(jīng)局洗馬兼修撰,八月主考順天府鄉(xiāng)試,八年四月升國子監(jiān)祭酒。十年十二月升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十一年二月升本部左侍郎、兼官照舊,六月教習庶吉士,十一月升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事,兼官照舊,十四年十二月卒,十五年四月贈禮部尚書,謚文恪。
人物簡介
維基賀一孝(1529年—1587年),字子順,號義齋,河南汝州魯山縣民籍湖廣酃縣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河南鄉(xiāng)試第七十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禮部會試中式第二百七十一名貢士,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登三甲第二十四名進士。同年秋授山東歷城縣知縣,八年擢南京戶部主事,以侍養(yǎng)母親乞休回鄉(xiāng)。母親去世后,萬歷十四年服闋,授兵部職方司主事,督修神宗壽宮,以勞瘁卒官,享年五十九。
人物簡介
維基柴宗義,字子集,山西平陽府解州安邑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十五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八十七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鄭宣化(1535年—1584年),字行義,別號獅南,應天府龍江左衛(wèi)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應天鄉(xiāng)試六十三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二百四十七名,廷試三甲二百二十六名進士。通政司觀政,四十五年二月授江西袁州府推官。隆慶三年(1569年)四月升南京工部主事,五年三月升郎中,四月調(diào)南兵部,六年十月調(diào)南吏部,丁憂。萬歷七年(1579年)十一月復除兵部,九年五月累官福建邵武府知府,十二年卒,享年五十。
人物簡介
維基劉渾成(1541年—?),字廉卿,號義軒,河南汝寧府確山縣人。嘉靖四十四年登乙丑科進士第三甲第二百四十七名。戶部觀政,四十五年四月授堂邑知縣,丁憂。隆慶三年(1569年)十二月復除內(nèi)黃縣,五年九月選授工科給事中,六年十月升本科右,巡視陵工,萬歷元年(1573年)三月升戶科左,二年二月升陜西副使,八月降山西布政司都事,三年四月升青州府推官,四年六月升南京大理寺右評事,五年六月升寺正,八年二月升浙江副使,裁革。九年二月改補山東青州兵備副使,十一年七月升山西右參政,十四年正月升本省按察使,十五年九月丁憂。十九年六月起補湖廣兵備,二十年四月升浙江右布政使,二十一年九月升本省左布政,二十四年致仕。
人物簡介
維基楊有仁(1544年—?),字以義,四川成都府新都縣人。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進士。萬歷十三年(1585年)三月授,試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陜西。十五年八月升湖廣僉事、整飭武昌兵備,十九年五月任河南僉事,二十年四月以陳州指揮李承教侵費條銀,致使軍士躁動,兵巡僉事楊有仁以此被調(diào)職。
人物簡介
維基田樂義(1544年—?),字宜卿,河南開封府蘭陽縣人,匠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十六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三百二十二名,三甲第二百五十三名進士。初授臺州府推官,萬歷五年(1577年)閏八月選授戶科給事中,七年二月以年例外放四川按察司僉事,十年正月升湖廣左參議,十一年八月升為山東副使、整飭臨清兵備,十五年二月升湖廣左參政,十六年二月以山東巡按御史毛在論劾不職,被降調(diào)。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50—1613
【介紹】:
明時韃靼右翼土默特萬戶首領俺答汗之妻。原為俺答孫把漢那吉所聘,俺答見其美,奪為妻。時稱三娘子。隆慶五年,明封俺答為順義王,開互市。俺答死后,依韃靼慣例,配俺答子辛愛(乞慶哈)。辛愛死,又配扯力克。萬歷十五年受明冊封為“忠順夫人”。歷事三王,掌政四十年,主兵權(quán)及貢市,堅持與明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