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87,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義鳥
義母
義弟
格義
結大義
悅義
責義
贊義
植義
杖義
帶義
廉義
惠義
伸義
詮義
《漢語大詞典》:義鳥(義鳥)
鳥媒。用來引誘同類的鳥。文選·潘岳〈射雉賦〉:“伊義鳥之應敵,啾擭地以厲響?!?徐爰 注:“義鳥,媒也。為之致敵,故名曰義?!?張銑 注:“義鳥,媒雉也。”
分類:引誘同類
《國語辭典》:義母(義母)  拼音:yì mǔ
稱謂。稱經(jīng)由拜認而非親生的母親。
《國語辭典》:義弟(義弟)  拼音:yì dì
無血源關系卻經(jīng)結拜相認的兄弟。
《國語辭典》:格義(格義)  拼音:gé yì
用該文化原有的概念,去解釋從另一語言文化翻譯來的新觀念。格義源于早期佛教傳入漢地時,沙門用老、莊等外典比附解釋佛法。《高僧傳。卷四。高邑竺法雅》:「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div>
《國語辭典》:結大義(結大義)  拼音:jié dà yì
結婚。《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分類:結婚
《漢語大詞典》:悅義(悅義)
愛慕道義。 南朝 梁 任昉 《齊宣德皇后臨朝答梁王令》:“賢者悅義,長難進之風;不肖者矜功,沮竭力之効?!?/div>
分類:愛慕道義
《漢語大詞典》:責義(責義)
以合乎禮義要求別人。漢書·薛宣傳:“譴呵及細微,責義不量力。” 顏師古 注:“言求備於人?!?/div>
分類:禮義要求
《漢語大詞典》:贊義(贊義)
贊助正義之事。晉書·魏詠之傳:“其后録其贊義之功,追封 江陵縣公 ,食邑二千五百戶,諡曰‘桓’?!?/div>
分類:贊助
《漢語大詞典》:植義(植義)
立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崔瑗 《七厲》,植義純正?!?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余謂此言推鬼神之末始,植義甚精?!?/div>
分類:立意
《漢語大詞典》:杖義(杖義)
主持正義。 漢 陸賈 新語·輔政:“杖仁者霸,杖義者強?!?span id="dya6ess"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崔林傳》:“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誠宜得秉忠履正本德杖義之士,足為海內(nèi)所師表者。”一本作“ 仗義 ”。新唐書·韓游瓌傳:“四方杖義而起,賊不足慮。”金史·完顏忠傳:“吾欲舉兵,杖義而西,君以為如何?”
分類:主持持正
《分類字錦》:帶義(帶義)
宋史食貨志:景定五年,程元岳奏:隨粳帶義,法也。今粳糯帶義之外,又有所謂外義焉者,絹、?豆也。豈有絹、?、豆而可加之義乎?望嚴督監(jiān)司,止許以粳帶義,其馀盡罷。其有循習病民者,重其罰。從之。
分類:平糴
《漢語大詞典》:廉義(廉義)
廉潔而有節(jié)操。北史·魏紀三·高祖孝文帝:“戊辰,濟 河 。詔 洛 、 懷 、 并 、 肆 所過四州,賜高年爵,恤鰥寡孤獨各有差;孝悌廉義文武應求者,皆以名聞。”
《漢語大詞典》:惠義(惠義)
恩義。文選·江淹〈雜體詩·效王粲“懷德”〉:“君子篤惠義,柯葉終不傾。” 張銑 注:“惠,恩也。”
分類:恩義
《漢語大詞典》:伸義(伸義)
伸張正義。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庶不負朝廷伸義討賊、興滅繼絶之初心?!?/div>
分類:伸張正義
《漢語大詞典》:詮義(詮義)
闡明義理。 宋 本《〈顏氏家訓〉序》:“凡字以詮義,字猶未識,義安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