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江陵人,字士宣,一字君益。唐介子。神宗熙寧中以辟召為司農(nóng)管勾文字、管當公事。從曾孝寬使河東,還奏利害以聞,擢湖南轉(zhuǎn)運判官。因事免歸。哲宗元祐中起知齊州,以文彥博薦加集賢修撰,帥荊南,轉(zhuǎn)湖北轉(zhuǎn)運使,討降楊晟秀。官終知潁昌府。
全宋文·卷一七四九
唐義問,字士宣,江陵府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介次子。熙寧中以辟召為司農(nóng)管勾文字,從曾孝寬使河東,還奏事,擢湖南轉(zhuǎn)運判官。元祐中,起知齊州,提點京東刑獄,河北轉(zhuǎn)運副使。文彥博薦,加集賢殿修撰,帥荊南,后拜湖北轉(zhuǎn)運使。進直龍圖閣,知廣州。章惇秉政,貶舒州團練副使。久之,復(fù)故官,建中靖國元年知潁昌府,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六三七
胡義修,紹圣間為廣西經(jīng)略安撫司管勾機宜文字。
董義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元祐六年(1091)任大理卿。建中靖國元年(1101)任袁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伾,字義夫,一作義父,洛陽(今屬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英毅不畏強御,人稱趙鐵頭。明成化《重修毗陵志》卷一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葉祖義,字子由,婺州(今浙江金華)人。早年入太學,后舉進士,官杭州教授(《夷堅支景》卷六)。編次姑從《宋詩紀事》。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有葉祖義,為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進士,然籍貫不同,不知是否一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8—1130 【介紹】: 金女真完顏部人,字斡里衍。代父為七水部長。從太祖起兵反遼。為萬戶守黃龍府,進都統(tǒng)。從取遼中京、西京,追襲遼天祚帝于余都谷。從完顏宗翰攻宋,取河中府。破汴京后,進攻陜西各地。為右副元帥,總陜西征伐諸軍事。太宗天會八年,從完顏宗弼與宋張浚在富平?jīng)Q戰(zhàn),得勝。不久,病死涇州。追贈金源郡王,謚壯義。

人物簡介

簡介
大觀三年(1109)任監(jiān)察御史。

人物簡介

簡介
王俁(1079年—1122年),高麗王朝第16任君主(1105年—1122年在位)。字世民,是高麗肅宗之子,1100年被立為王太子,1105年繼承王位,1108年獲遼朝冊封為高麗國王。即位兩年后派尹瓘、吳延寵征伐女真,修筑東北九城,先勝后敗,1109年將九城歸還女真。后在遼金戰(zhàn)爭期間拖延遼朝的出兵援助要求,并趁機奪取保州,改 名義州,使高麗疆域抵達鴨綠江。任內(nèi)還強化對宋邦交,從宋朝引進道教,建立道觀福源宮。王俁以崇儒好文著稱,他改革學校制度,自己也熱衷文學創(chuàng)作,有《睿宗唱和集》刊行于世(今亡佚)。死后廟號睿宗,謚號文孝,葬于裕陵。
耶律懷義 朝代:遼末金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0—1161 【介紹】: 遼金間契丹人,本名孛迭。遼宗室子。仕遼為同知點檢司事。降金。領(lǐng)謀克從軍攻宋。遷西南路招討使。擇諸部沖要之地,建城市,通商賈,加尚書左仆射,累官太原尹。海陵即位,封蕭王。
文宗義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五七○
文宗義,徽宗時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人。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八三一
義堪,徽宗時僧人。
曹勇義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3 【介紹】: 遼廣寧人。第進士,除長春令。累官燕京三司使。保大二年,天錫帝即位,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樞密使。金軍至,與左企弓等降。被遷東行,至平州,為守將張覺所殺。
李敦義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觀二年(1108)任兩浙路提舉學事司。政和四年(1114)任著作佐郎。宣和三年(1121)任汝州知州。
吳革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7 【介紹】: 宋華州人,字義夫。吳廷祚七世孫。從涇原軍,以秉義郎干辦經(jīng)略司公事。使粘罕軍,責其貪利敗約。歸拜閤門宣贊舍人。金人欲立張邦昌,革謀先誅范瓊輩,為瓊所執(zhí),不屈死。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三四七
蔣安義,明州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大觀三年進士。建炎四年二月以修職郎降金,知明州。五月被執(zhí),除名,隸瓊州牢城。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三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