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52—926
【介紹】:
五代時濮州臨濮人,字國維。又名宗奭。唐末入黃巢軍為吏部尚書、水運使。后與李罕之分據(jù)洛陽、河陽以附于朱溫,久而與罕之有隙。以朱溫兵為助,襲河陽,敗罕之,得授河南尹。為政寬簡,勸耕殖,京畿遂富足。入后梁累官中書令、天下兵馬副元帥。后唐莊宗滅后梁,加拜太師尚書令,封齊王。卒謚忠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人。初名延古。李德裕孫。唐昭宗時官司勛員外郎。后唐莊宗定河朔,拜工部尚書。太原監(jiān)軍張承業(yè)待之甚薄,或面折于公宴,或指言德裕過惡,敬義乃郁憤卒。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眉山(今屬四川)人。少舉進士第,仕前蜀高祖為秘書郎。性強毅狂簡。曾以筆硯見用于樞密宋光嗣。時九頭鳥見于成都,義方題九頭鳥詩。光嗣疑其刺己,遂奏貶沈黎。生平事跡見《鑒誡錄》卷六、《詩話總龜》卷一四、《十國春秋》本傳。義方長于吟詠,自謂才過羅隱。《全唐詩》存斷句2聯(lián),《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全唐詩續(xù)補遺義方,眉山人。王建時舉進士,為秘書。執(zhí)性強良,所為狂簡。曾以筆硯見用于宋樞密光嗣。因題九頭鳥,宋疑楊見詠,遂奏譴沈黎。至咸康元年,后主失位,宋亦遭誅,乃九頭鳥之應(yīng)也?!?a target='_blank'>十國春秋》云:義方長于吟詠,自謂才過羅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河間人,字承之,一說字義師。張浚子。少負才俊邁,有父風(fēng)。因禍離父入成都,王建擢為翰林學(xué)士,恩禮尤異,又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建卒,出為茂州刺史,貶為維州司戶。終官三司副使。有文章,明吏事,時頗稱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27
字承之,又字義師,郡望河間(今河北任丘東北)。宰相張浚子。昭宗時,為太學(xué)博士、直弘文館。天復(fù)三年(903),其父被殺,格逃入蜀依王建,為翰林學(xué)士、戶部侍郎。武成元年(908),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累加右仆射、太傅,封趙國公。后主立,貶為茂州刺史,再貶維州司戶,徙合水鎮(zhèn)。乾德六年(924),復(fù)起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前蜀亡,仕后唐為太子賓客,充三司副使。天成二年(927)卒。生平事跡散見《舊唐書·張浚傳》、《舊五代史》卷七一、《蜀梼杌》卷上、《十國春秋》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補斷句3。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87—942
【介紹】:
五代時杭州臨安人,初名傳璙,字德輝。吳越國君錢镠第六子。儀狀瑰杰,風(fēng)神俊邁。歷官邵州、睦州、蘇州刺史。在蘇州三十年,性儉約而恭靖,便弓馬。元瓘時進檢校太師、中書令、開府儀同三司。作金谷園以娛老,又建煙雨樓于滮湖之上。后封廣陵郡王,不及授而卒。謚宣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南詔人。大長和國布燮(官名,相當(dāng)宰相)。前蜀王衍乾德中,奉使前蜀。至成都,不欲朝拜,乃削發(fā)為僧,自號為“大長和國左街崇圣寺賜紫沙門銀缽”。嫻熟漢詩文,善談?wù)?,能歌詠,使前蜀僧俗酬酢失宜。歸國后,遇鴆而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南詔大長和國布燮(官名,相當(dāng)宰相)。前蜀后主乾德中,奉使前蜀。至成都,不欲朝拜,遂削發(fā)為僧,號曰“大長和國左街崇圣寺賜紫沙門銀缽”。善談?wù)?,能歌詠,嫻熟漢詩文,使前蜀僧俗酬酢失宜。歸國后,遇鴆而卒?!?a target='_blank'>鑒誡錄》卷六載其事跡,并存詩5首。《全唐詩》僅存2首,署布燮,另段義宗名下存斷句3聯(lián)?!?a target='_blank'>鑒誡錄》皆存其全詩,《全唐詩外編》據(jù)之補足。
全唐詩補逸段義宗,南方長和國布燮(官稱,相當(dāng)于宰相)。前蜀乾德中入蜀使,因不欲朝拜,遂禿削為僧。補詩三首。(按《全唐詩》佚句卷收段義宗佚句六句,不見全篇,注只云「外夷」人,其實皆吾中華當(dāng)時所謂南土藩臣耳,亦兄弟民族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34
【介紹】:
五代時代北三部落人,字信臣。以騎射事李克用。后唐明宗時累遷節(jié)度使,加同平章事。秦王從榮反,獨心結(jié)之。后從榮為朱弘實逐殺,遂深銜之。閔帝立,加檢校太尉兼侍中,判六軍諸軍事。潞王從珂反,義誠請西行扼關(guān),弘實爭之,閔帝斬弘實,授義誠風(fēng)翔行營都招討使。及閔帝出奔,義誠降從珂。后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98—955
【介紹】:
五代時鄆州須昌人,字成績。后梁末帝貞明二年進士。初賀瑰辟為從事,瑰與李存勖戰(zhàn),敗,獨凝以死相隨,時稱義士。仕唐,歷禮部、刑部員外郎,知制誥,權(quán)知貢舉,所收多才名之士。后晉有天下,歷端明殿學(xué)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帝開運初,罷相,尋轉(zhuǎn)左仆射。后漢時授太子太傅,封魯國公。凝好修整,性樂善,常稱道后進。文章以多為富,長于短歌艷詞。詩有《宮詞》百首,詞收于《花間集》,與子合撰有《疑獄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98—955
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17歲舉明經(jīng),19歲登進士第。后梁時累為幕府從事。后唐天成時,拜殿中侍御史,后歷禮、刑二部員外郎,改主客員外郎、知制誥,尋充翰林學(xué)士,轉(zhuǎn)主客郎中依前充職。長興四年(933),知貢舉,所取皆一時之秀。后遷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后晉時,轉(zhuǎn)戶部侍郎,復(fù)入翰林充承旨學(xué)士。天福五年(940),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開運二年(945),罷相,遷左仆射。后漢高祖時,拜太子太保,封魯國公。后周顯德二年(955),官終太子太傅。生平見《北夢瑣言》卷六,新、舊《五代史》本傳。凝善為文章,尤長于短歌艷曲。少時即好為曲子詞,流傳汴洛,故有“曲子相公”之稱。有集100卷,自行雕板,模印數(shù)百套。著有《演論》、《游藝》、《孝弟》、《疑獄》、《香奩》、《籯金》六集,皆佚?!?a target='_blank'>花間集》錄詞20首,多為香艷之作。又有《宮詞》100首,頗具史料價值?!?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詞24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3。
唐詩匯評和凝(898-955),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幼聰敏。梁乾化四年(914),年十七,明經(jīng)及第;貞明二年(916),復(fù)登進士第。初歷諸府從事。后唐天成中,入拜殿中侍御史,累官工部侍郎、瀚林學(xué)士。晉初,拜端明殿學(xué)士。天福五年(940),拜中書侍郎、平章事。漢興,授太子太保。入周,遷太子太傅,年。凝為文章,長于短歌艷曲,尤好聲譽,有集百馀卷,自鏤版印刷以贈人,已佚?!?a target='_blank'>花間集》錄其詞二十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九凝字成績。汶陽須昌人。年十九舉進士。梁義成軍節(jié)度使賀瑰辟置幕府。入后唐。累遷中書舍人工部侍郎。晉初拜端明殿學(xué)士兼判度支。轉(zhuǎn)戶部侍郎。天福五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少帝嗣位。加右仆射。開運初罷相。轉(zhuǎn)左仆射。漢祖入立。拜太子太保。封魯國公。周顯德初遷太子太傅。二年卒。年五十八。贈侍中。
作品評論
《詩藪?雜編》和凝,字成績,生平撰述共分為六種,《香奩集》其一也,今獨此傳。其句多浮艷,如“仙樹有花難問種,御香聞氣不知名”、“鬢髽香頸云遮藕,粉著蘭胸雪壓梅”、“靜中樓閣春深雨,遠處簾櫳夜半燈”,皆見《瀛奎律髓》。方氏以為韓渥,葉少蘊以為韓熙載。大概晚唐五代,調(diào)率相似。第渥當(dāng)亂離際,以忠鯁幾殺身,其詩氣骨有足取者,與《香奩》殊不類,謂凝及熙載則意頗近之。《詩話總龜》又載凝“桃花臉薄難成醉,柳葉眉長易攪愁”之句,可證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議金。五代時人。后梁末帝貞明初,為歸義軍長史。時張承奉卒,張氏絕后,州人推義金主節(jié)度使。歷二十年,御侮保境,貢獻中朝,崇信佛事,民多頌德。約卒于后晉高祖天福初。(⊙ 《敦煌莫高窟題記》)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99—936
契丹主阿保機長子,本姓耶律氏,名倍,小字突欲,契丹迭刺部霞瀨縣人。初立為皇太子,復(fù)為東丹王。父死,其弟為帝,贊華遂于后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奔后唐。賜姓東丹,更名慕華,授懷化軍節(jié)度、瑞、慎等州觀察處置等使。二年復(fù)賜姓李,名贊華。轉(zhuǎn)義成、昭信節(jié)度使。清泰三年(936),末帝遣人殺之于洛陽。后晉高祖追贈為燕王。遼興宗謚文獻欽義皇帝,廟號義宗。生平見《新五代史》卷七二、卷七三,《遼史》本傳,《資治通鑒》卷二七七至卷二八〇。贊華好學(xué),通陰陽,知音律,兼精技術(shù)。工遼、漢文章,嘗譯《陰符經(jīng)》。善畫本國人物,如《射騎》、《獵雪圖》、《千鹿圖》,皆入宋秘府?!?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姓張氏。滑臺人。童子從鄉(xiāng)州開元寺。習(xí)經(jīng)業(yè)。逮登戒。即負笈聽法華義于洛邑。操履厭物。識見過人。眾請居九曜寺。建隆初。左散常侍申公為奏。賜紫衣。太平興國三年。歲八月終世。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九。明年二月。遷靈輿塔于龍門菩提寺西。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八 興福篇第九之三釋義莊。姓張氏?;_人也。當(dāng)免懷之日及就傅之秋。神彩克明塵機頓去。乃于本府開元寺歸善財之列。從升戒德因樂游方。始于洛邑采聽法華。見識過人闡揚訓(xùn)物。眾請居九曜院焉。匪虧法食用濟往來。慈以利生始末無間。建隆初左散騎常侍申公奏賜紫衣。稟學(xué)僧尼三十馀員。莊性敦勤。進講外兢兢五十年間二時禮懺。至老不替。于太平興國戊寅年八月奄終。俗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九。明年二月遷塔于龍門菩提寺西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3—976
【介紹】:
宋宋州寧陵人,字義淳。后唐明宗長興間進士。歷仕至后周。入宋,召為諫議大夫,知青州。太祖建隆二年制置晉州榷礬,增課八十余萬緡。乾德初遷刑部侍郎、知鳳翔府,移秦州,轉(zhuǎn)兵部侍郎,徙知成都府。開寶五年拜參知政事。以戶部尚書致仕。有《歷代紀(jì)要》、《切韻拾玉》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47
【介紹】:
五代時青州人。名或作保義。治《尚書》、《左傳》。仕后蜀。孟昶廣政初,官戶部郎中,充諸王侍讀。性嚴(yán)急,諸王業(yè)不進者輒笞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8—966
【介紹】:
宋博州高唐人,字廣川。善書記。五代后唐長興中,隸樞密院為小吏。后晉初,出掌滑州廩庾,遂補牙職。又隸從景延廣、白文珂、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即位,擢為軍器庫使。歷知鳳翔、河中、開封府,改左領(lǐng)軍衛(wèi)上將軍。恭帝立,加檢校太傅。宋太祖建隆元年,授檢校太尉。二年,拜義武軍節(jié)度。因病詔還京師。性明敏,有節(jié)概,篤于行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8—971
【介紹】:
宋太原人,先世沙陀部人。歷仕五代后唐、后晉,屢破契丹于代北。后漢立,歷鄭州防御使、河北都巡檢使、鎮(zhèn)寧軍節(jié)度,平杜重威、趙思綰叛。后周時從征劉崇、契丹、淮南,歷鎮(zhèn)許州、徐州,兼侍中,加兼中書令、開府階。入宋,為河中尹、護國軍節(jié)度。太祖開寶二年改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以太子太師致仕。性重厚,有謀略,多技藝,善飛白書。
全宋詩郭從義(九○九~九七一),其先沙陀部人,后家太原(今屬山西)。父紹古,事后唐,賜姓李。后晉天福初,復(fù)姓郭。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入宋,加守中書令。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為河中尹、護國軍節(jié)度使。開寶二年(九六九),改左金吾衛(wèi)上將軍。逾年,以太子太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五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