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杭州鹽官人,字敬玄。中宗神龍元年,為沂州刺史。釋市丞葉貞冤獄,貞造七級浮圖以報德。官至比部郎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中宗女。始封義安郡主。嫁裴巽。巽有嬖姝,公主恚,刖耳劓鼻,且斷巽發(fā)。中宗怒,斥為縣主。久之,復(fù)故封。神龍時,與長寧等七公主皆開府置官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24
【介紹】:
唐宗室。睿宗第二子。本名成義。始封恒王,尋改封衡陽郡王。開元間累官司徒兼幽州刺史,改名撝,并歷鄧、虢、絳三州刺史。性弘裕。卒贈惠莊太子。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見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瀛州河間人。累官度支郎中。中宗景龍三年,自宋州刺史授越州刺史,旋改相州刺史。玄宗開元初,為潭州都督,為政公平,民歌為“尹佛子”。官至司農(nóng)少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僧。潞州襄垣人。俗姓尹。有奇操,通經(jīng)論。住京兆大慈恩寺,末年歸潞,年七十二卒。有《成唯識論纂要》、《成唯識論鈔》、《法華經(jīng)鈔》、《無垢稱經(jīng)鈔》。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生潞之襄垣尹氏。甫九歲。即依淄州沼阇梨出家。沼使誦涅槃大經(jīng)。未幾而習(xí)復(fù)。無小脫誤。時年十三矣。年二十受具足戒。深研四分律。旁通十二門論。且為眾開演。沼謂之曰。蹄涔之水。惡足以容吞舟之魚。慈恩基師方有聲海宇。遂相與??持而就學(xué)焉。閱五年。而受法華無垢稱等經(jīng)。百法因明俱舍成實唯識等論。高座屢登。長筵每展。于是著成唯識纂要。成唯識論鈔。法華經(jīng)鈔。無垢稱鈔。百法論疏。忠平常必向西北方。行坐冥心。兜率內(nèi)院以祈往生。一日晨興澡漱訖。望空拜如有所禱。頃之跏趺命諸子。教戒忽異香充庭。光影燭室。忠合掌仰矚曰。穢弱比丘。何煩大圣。躬至接引。遂逝。時年七十二。
宋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篇第二之一釋義忠。姓尹氏。潞府襄垣人也。年始九歲宿殖之性志愿出家。得淄州沼阇梨為師。若鳳巢中之生鹓雛也。少秉奇操慧解不倫。沼授與大涅槃經(jīng)。時十三歲矣相次誦徹四十卷。眾皆驚駭。號空門奇童也。二十登戒學(xué)四分律義理淹通。旁習(xí)十二門論。二本即當講演。沼師知是千里之駿。學(xué)恐失時。聞長安基師新造疏章門生填委聲振天下。乃師資相將同就基之講肆。未極五年。又通二經(jīng)五論。則法華無垢稱及百法因明俱舍成唯識唯識道等也。由茲開獎弟子繁多。講樹別茂于枝修。義門旁開于關(guān)竅。乃著成唯識論纂要。成唯識論鈔三十卷。法華經(jīng)鈔二十卷。無垢稱經(jīng)鈔二十卷。百法論疏。最為要當。移解二無我歸后。是以掩慈恩之繁。于今盛行勿過忠本。所謂列群玉貫眾花。王裝瓊樹之林?;ňY蜀機之錦。輩流首伏聲彩悠飏。況基師正照于太陽。忠也旁銜于龍燭。四方美譽千里歸心者不可勝算矣。傳持靡怠。僅五十馀年。計講諸教七十許遍。至年七十二。忽起懷土之心。歸于昭義。示同初夏誦戒行道。每一坐時。面向西北。仰視兜率天宮。冥心內(nèi)院。愿舍壽時得見天主。永離凡濁終得轉(zhuǎn)依。一日晨興澡洗訖。整肅容儀望空禮拜。如有哀告之狀。少頃結(jié)加趺坐。囑付流通教法之意畢。忽異香滿室彩云垂空。忠合掌仰視曰。穢弱比丘何煩大圣躬來引接。言盡而化。鄉(xiāng)人道俗建塔供養(yǎng)。全身不壞。至今河?xùn)|鄉(xiāng)里高岡存焉。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平不詳。玄宗開元間任魏州司功參軍?!段奈飬⒖假Y料》1957年第三期載趙縣安濟橋所出石刻中,有其殘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見劉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吳興長城人。陳叔達玄孫。玄宗少時與之善。開元中屢官武德、南薰、中尚等使、少府監(jiān)。工丹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61
【介紹】:
唐寧夷州突厥族人,初名窣干,玄宗賜名思明。通六蕃語。與安祿山同鄉(xiāng)里,長相善,俱為捉生將。后遷大將軍。天寶中,以功累授平盧兵馬使。祿山叛,使思明略定河北。安慶緒殺祿山稱帝,思明復(fù)并其眾歸于唐,詔為范陽長史、河北節(jié)度使。朝廷恐其變,使烏承恩密圖之,事泄,思明再叛。肅宗乾元二年,僭號稱大圣燕王于魏州,遂進兵援慶緒,解鄴城之圍。尋又殺慶緒等,并其眾。還范陽,稱大燕皇帝。以子史朝義攻陜,兵敗,將誅而釋之,后為朝義與其下所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61
本名窣干,營州(今遼寧朝陽)寧夷州突厥雜種胡人。約生于中宗時。玄宗開元間在幽州,為折沖。天寶初,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十一載(752)遷北平太守。安祿山奏為平盧節(jié)度都知兵馬使。十四載隨安祿山叛,率軍陷河北諸郡。次年,偽授范陽留后。肅宗至德二載(757)降唐,封歸義王、范陽節(jié)度使。次年底復(fù)叛。乾元二年(759),潛稱大圣周王。旋殺安慶緒,改國號大燕,自稱應(yīng)天皇帝。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史思明好作詩,但不知押韻?!?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首。另《安祿山事跡》卷下另存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浙東三衢人。開元初。至臺山掛錫清涼寺。居鬻院。充典座職。日負薪樵。不堪勞苦。而每織竹鞋。貿(mào)有力者代之。時披納衣出游。偶東北行可五里所。遇一老僧于楞伽山下。氣貌古樸。而神情澹雅。有童子隨后。其實于義未嘗識也。忽呼名童子覺一。使邀義就寺啜茶。乃相與入寺。遍閱諸院。見大閣三重。上下九間。皆黃金色。輝耀奪目。既而老僧謂義曰。山寒難住??稍檫€也。義唯諾辭出。僅百許步。回顧其地。莽然皆山林也。大歷初。義上疏言狀。詔即其地置金閣寺。以十節(jié)度助貲費。西域沙門純陀為都料。蓋造寺成。仍詔賜不空三藏焉。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釋道義。江東衢州人也。開元中至臺山于清涼寺粥院居止。典座普請運柴負重登高。頗有難色。義將竹鞋一緉轉(zhuǎn)貿(mào)人荷擔。因披三事納衣。東北而行可五里。來于楞伽山下逢一老僧。其貌古陋引一童子。名字覺一。老僧前行。童子呼請義東邊寺內(nèi)啜茶去。乃相隨入寺遍禮諸院。見大閣三層上下九間總?cè)缃鹕W爍其目。老僧令遣義早還所止。山寒難住。唯諾辭出寺。行及百步回顧唯是山林。乃知化寺也。卻回長安。大歷元載具此事由奏寶應(yīng)元圣文武皇帝。蒙敕置金閣寺。宣十節(jié)度助緣。遂召蓋造都料。一僧名純陀。為度土木造金閣一寺。陀元是西域那爛陀寺喜鵲院僧。寺成后敕賜不空三藏焉。義不測其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張掖人。玄宗開元二十一年,為幽州裨將。二十二年,為平盧節(jié)度使、營州都督。時渤海、黑水靺鞨新附,詔委其節(jié)度。安祿山、史思明皆在其麾下。二十四年,遣祿山討契丹,敗之。二十六年,與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圭合攻叛奚,初勝后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47
【介紹】:
唐回紇汗國建立者。姓藥羅葛氏,名骨力裴羅,又名逸標苾。唐玄宗天寶初為葉護。助拔悉蜜擊走烏蘇可汗。三載,襲破拔悉蜜,斬頡跌伊施可汗,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南居突厥故地,建回紇汗國,徙牙烏德鞬山、嗢昆河之間。唐始封之為奉義王,后又封為骨咄祿毗伽闕懷仁可汗。四載,又攻殺突厥白眉可汗。盡有突厥故地。唐加授左驍衛(wèi)員外大將軍。在位四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