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64,分165頁顯示  上一頁  109  110  111  112  113  115  116  117  118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曲義
司馬望(子初 永安亭侯、義陽王 成 )
曹義
譙周(允南 陽城亭侯、義陽亭侯 )
士仁(君義 )
王士(義強(qiáng) )
伏義(公表 )
夏侯和(義權(quán) )
申耽(義舉 )
許孜(季義 )
苻洪(廟號 太祖 惠武皇帝、惠武帝、秦惠武帝 廣世 西平郡公、率義侯、廣川郡公 別稱 大單于、三秦王 )
司馬煥(耀祖 顯義亭侯、瑯邪王 )
胡義周
李勢(子仁 歸義侯 )
竺法義
曲義 朝代:東漢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末人。袁紹部將。久在涼州,曉習(xí)戰(zhàn)斗,兵亦驍銳。紹與公孫瓚交惡,義屢敗瓚軍。后恃功驕恣,為紹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05—271 【介紹】: 西晉河內(nèi)溫人,字子初。司馬孚子。初仕魏為郡上計(jì)吏,歷平陽太守、洛陽典農(nóng)中郎將。從司馬懿討王凌,以功封永安亭侯。為魏高貴鄉(xiāng)公所親待。出為征西將軍,都督雍涼二州軍事,御蜀將姜維,累遷司徒。入晉,封義陽王,拜太尉。屢率師御吳。官至大司馬。卒謚成。
曹義 朝代:曹魏

人物簡介

全三國文·卷二十
義,真次子,正始中為中領(lǐng)軍,爽敗坐誅。有集五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70 【介紹】: 三國蜀巴西西充人,字允南。博通經(jīng)史,尤善書札。諸葛亮領(lǐng)益州牧,命為勸學(xué)從事。劉禪為太子,以周為仆,轉(zhuǎn)家令,遷光祿大夫。景耀末魏軍攻蜀,力勸劉禪降魏。入魏,封陽城亭侯。入晉,拜騎都尉,自陳無功,求還爵士。著有《古史考》,已佚。
全晉文·卷七十
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國人。蜀丞相亮命為勤學(xué)從事。亮卒,徙典學(xué)從事,后為太子仆,轉(zhuǎn)家令,徙中散大夫。遷光祿大夫,蜀亡入魏,封陽城亭侯。晉受禪,拜騎都尉,后以為散騎常侍,封義陽亭侯。有《論語》注十卷,《五經(jīng)然否論》五卷,《古史考》二十五卷,《法訓(xùn)》八卷,《五教志》五卷。
士仁 朝代:蜀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三國蜀廣陽人,字君義。劉備入蜀為將軍。居公安,受關(guān)羽統(tǒng)屬,與羽有隙,叛蜀投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三國蜀廣漢郪人,字義強(qiáng)。王甫從兄。從劉備入蜀,舉孝廉,為符節(jié)長,遷牙門將,出為宕渠太守,徙犍為太守。諸葛亮南征,轉(zhuǎn)益州太守,將南行,為蠻夷所害。

人物簡介

全三國文·卷五十三
義字公表。
夏侯和 朝代:曹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三國魏沛國譙人,字義權(quán)。夏侯淵少子。清辯有才論。歷仕河南尹、太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三國魏人,字義舉。東漢末與弟申儀于西平、上庸間聚眾數(shù)千家,與張魯通。復(fù)遣使投詣曹操,操假耽懷集將軍,徙居南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晉東陽吳寧人,字季義。弱冠師從孔沖。沖亡,奔喪盡哀,制服三年。雙親沒,負(fù)土起墳,廬于墓側(cè)。積二十余年,始更娶妻?;莸墼抵?,察孝廉,不起。年八十余卒于家。人號其居為孝順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85—350 【介紹】: 十六國時(shí)前秦建立者。略陽臨渭人,氐族,字廣世,本姓蒲。世為西戎酋長。多權(quán)略,驍武善騎射。西晉懷帝永嘉之亂,部族推為盟主。尋投附后趙主石虎,說虎徙關(guān)中豪杰及羌戎內(nèi)實(shí)京師,虎從之,以洪為流人都督,處于枋頭。太寧元年(東晉穆帝永和五年)與姚弋仲等鎮(zhèn)壓梁犢義軍,封西平郡公,為關(guān)內(nèi)領(lǐng)侯將。石虎死,石遵即位,聽冉閔言,去洪都督,洪怒而降晉,東晉以為征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時(shí)四方兵起,洪擁眾十萬,自稱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改姓苻,建立前秦。旋為其降將麻秋所鴆。臨死,囑其子苻健速西進(jìn)關(guān)中。在位一年。
全晉文
洪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劉曜僭號,封率義侯,后降石虎,拜冠軍將軍,遷龍?bào)J將軍,封西平郡公,虎死,遣使于晉來降。永和六年拜征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封廣川郡公。尋自稱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為麻秋所鴆死,苻健僭號,追謚曰惠武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宗室,字耀祖。元帝子。為帝所鐘愛。初封顯義亭侯。疾篤,帝為之徹膳,下詔封瑯邪王,嗣恭王后。俄而殤,年二歲,以成人禮葬,起陵園,所費(fèi)不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十六國時(shí)夏安定臨涇人。習(xí)經(jīng)史,善為文。初仕后秦姚泓,為黃門侍郎。后秦被滅,投夏赫連勃勃仕秘書監(jiān)。勃勃作統(tǒng)萬城,義周為作銘立石,頌其功德。
全晉文
義周,安定臨涇人,仁赫運(yùn)勃勃為秘書監(jiā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61 【介紹】: 十六國時(shí)成國國君,巴氐族,字子仁。李壽子。壽死,嗣位,驕吝荒淫,不恤國事。后降于桓溫,被送至建康,封歸義侯。在位五年。
全晉文
勢字子仁,壽長子,以晉建元元年僭即皇帝位,在位五年,改元二,太和、嘉寧。至?xí)x永和三年為桓溫所滅,遷于建康,封歸義侯。升平五年死。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史失其氏族。善講法華。與王導(dǎo)孔敷友善。興寧中還江左。止于始寧之保山。弟子常百馀。供事觀世音像。咸安二年。忽患心氣。夜夢一人破腹洗腸。覺即愈。太元五年歿。詔塔之。弟子曇爽廬于旁。因建寺。名新亭精舍。
名僧傳抄
沙門曇宗寺記云?;萘x不知何許人。年九歲。遇竺法深。法義問曰。仁利是君子所行。孔丘何故罕言。深答曰。緣物鮮能行。故希言之耳。年十三。伏膺道門。修治戒行。標(biāo)秀之稱。與日而升。好大乘學(xué)。尤精法華。住瓦官寺。王導(dǎo)孔敷并通風(fēng)契。后居始寧之保山。徒眾四十馀人。皆是高勝道士。領(lǐng)會(huì)玄微。四時(shí)不替。咸安二年。遇篤病。針石不差。唯專念觀世音。久忽夢。一沙門出其腸胃。去其垢疾。清水洗濯。還內(nèi)腸中。既窹豁然頓愈。晉孝武即位。以其名德延出京華。常所師咨。供給甚厚。春秋七十四。太元五年卒。帝以錢十萬。買新亭崗為墓。起塔三層。時(shí)有釋普隨釋惠鑒升卒中居于臨海。并有德素(云云)。
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一
竺法義。未詳何許人。年十三遇深公便問。仁利是君子所行??浊鸷喂屎毖?。深曰。物鮮能行是故罕言。深見其幼而穎悟。勸令出家。于是棲志法門從深受學(xué)。游刃眾典尤善法華。后辭深出京。復(fù)大開講席。王導(dǎo)孔敷并承風(fēng)敬友。至?xí)x興寧中。更還江左憩于始寧之保山。受業(yè)弟子常有百馀。至咸安二年。忽感心氣疾病。常存念觀音。乃夢見一人破腹洗腸。覺便病愈。傅亮每云。吾先君與義公游處。每聞?wù)f觀音神異莫不大小肅然。晉寧康三年孝武皇帝遣使徵請出都講說。晉太元五年卒于都。春秋七十有四矣。帝以錢十萬買新亭崗為墓。起塔三級。義弟子曇爽。于墓所立寺。因名新亭精舍。后宋孝武南下伐兇。鑾旆至止式宮此寺。及登禪復(fù)幸禪堂。因?yàn)殚_拓。改曰中興。故元嘉末童謠云。錢唐出天子。乃禪堂之謂。故中興禪房猶有龍飛殿焉。今之天安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