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稱樂(稱樂)
舉樂。逸周書·糴匡:“大荒,有禱無祭,國不稱樂?!?/div>
分類:舉樂
《漢語大詞典》:無樂(無樂)
不舉樂。大戴禮記·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獻之禮,無介無樂。”
(1).沒有欲樂。列子·仲尼:“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span id="fvv2xmy" class="book">《淮南子·原道訓》:“能至於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br />(2).指無可樂之事。 晉 陶潛 《雜詩》之五:“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div>
《國語辭典》:遏密  拼音:è mì
禁絕以保持謐靜?!稌?。堯典》:「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div>
《漢語大詞典》:樂禁(樂禁)
關于舉樂的禁令。宋史·樂志五:“及 高宗 之喪, 孝宗 力行三年之制,有司雖未嘗別設樂禁,而過期不忍聞樂。”
分類:舉樂禁令
《漢語大詞典》:樂喪(樂喪)
舉樂辦理喪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尸穸:“世人死者有作伎樂,名為樂喪?!?/div>